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普曼和马修斯皆是儿童哲学的主要开创者及先锋人物,他们二人对儿童哲学的基本认识总体上是一致的,虽然各有侧重,但其区别并不能上升至取向或流派的程度.儿童哲学可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未来中国学者需加强对中义和广义之儿童哲学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开辟出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儿童哲学的诞生缘于20世纪60年代对话哲学与"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兴起.我国有近三十年的儿童哲学研究,相比于前二十年的研究,近十年的研究显得更为"理智",在引进、介绍、实验的同时,研究者开始对儿童哲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进行审视,寻找儿童哲学与中国教育改革的契合之路.  相似文献   

3.
儿童观与教育行为之间是相互构建、相互生成的。不同的儿童观决定了儿童哲学教育的不同理念和路径,儿童观的确立,在中外都经历了从单一平面到多面立体、从简单对立到复杂多元、从客位视点到主位立场的演变。儿童哲学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关注,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让儿童哲学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而独立存在,而且作为理念和方法向更多的学科课程乃至课外校外活动拓展延伸。儿童是属于未来的,也是体验和见证当下的;儿童哲学要面对的未来社会和未来学习是值得期待的;未来的儿童哲学教育,将走向对“人”与“智慧”的兼爱,走向哲学与学科及生活的融合,走向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大众哲学”。  相似文献   

4.
越过儿童与教化之间的纠缠,儿童现象世界作为一种本真的存在,对哲学上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儿童是成人的根,童心是儿童存有的根,童心自然是成人的根,童心乃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之根.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童心""赤子之心"是"善端"之发源地;在西方哲学中,善是理性自然进程中之"普遍原理".因此,童心是善之奠基.只有首先护持先验之"童心",个体与城邦之"善"才有可能.以"童心为善奠基"反思儿童研究的地位,儿童研究理应成为未来关于人的研究之中心学科.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需要教育,教育学的理论逻辑首先在于认识到儿童精神的本性,复归儿童生活的本真,发现作为善之奠基的童心哲学.  相似文献   

5.
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是儿童哲学的开创者及先锋人物,与"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齐名,著有儿童哲学三部曲。他认为运用哲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强调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应平等待之。我们通过对马修斯儿童哲学的研究,可以看出马修斯之所以关注儿童哲学是因为他发现儿童与哲学有天然联系,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马修斯通过与儿童对话来"做"哲学,认为"群体探究"是对话的过程,思考故事是对话的媒介,意义发现是对话的目的。马修斯儿童哲学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有如下几点启示:要尊重和爱护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努力促进儿童哲学的学科建设及推广教育的繁荣发展;儿童哲学教育是在方法论上对"钱学森之问"与"顾明远之问"的一种解答。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儿童哲学研究是"批判性思维运动"以及对话哲学在反思教育变革的一种尝试。在40多年的发展中,儿童哲学研究经历了探索与争鸣、扩宽与深化、反思与总结3个阶段。考察我国儿童哲学研究现状,问题与成就并存,我国儿童哲学研究的领域仍需拓宽,研究的深度还需加强,儿童哲学比较研究也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时代下,对于儿童语言学的研究,逐渐形成了靠近人类中心范式与心智哲学的研究方向.人类对儿童语言的研究以及儿童语言的发展,从语言博弈的角度看,其始终是儿童心智与儿童所处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寻求对话规律的博弈史.在生物学的解释中,注重的是儿童语言的生物特性及其内在机制,而在社会学的解释中,重视的是儿童语言的社会性以及外显功能.语言哲学的内容不仅包括研究成人语言,儿童语言也是语言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哲学视角对语言的发展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儿童语言学的发展进行分析,以供学术界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研究》2021,33(2):76-83
开展师范生儿童哲学教育,培养师范生的儿童哲学素养有助于师范生自身的思维品质提升与意义构建,也是培养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重要抓手。当前师范生儿童哲学教育的开展面临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不足、师范院校内外支持条件不够以及师范生儿童哲学素养偏低等问题。建议从加强儿童哲学理论的中国化研究、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嵌入儿童哲学教育课程体系、推动师范生主动修习儿童哲学等路径推动教师教育职前端的儿童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的死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从儿童哲学本位出发探寻了死亡哲学在儿童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建构,并在揭示当前我国学前儿童死亡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诸如传统文化、大众传媒、托幼机构等多方面因素对学前儿童死亡教育的影响,进而从哲学角度提出了改进和提高学前儿童死亡教育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谁——重构我们的儿童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我们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任何教育行动都受着教师的儿童哲学的干预。当前,儿童哲学的斗争还在持续,"乖孩子"的民间儿童哲学正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从对"儿童是什么"的发问方式转向对"儿童是谁"的追问,重构我们的儿童哲学是教育事业的召唤。儿童是他自己,他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儿童属于童年,成年人读不懂他;儿童需要好教育,他需要在教育中实现自我。只有在儿童的世界、童年和教育活动中,我们才能完全搞懂"儿童是谁",才能重构一种崭新的儿童哲学。  相似文献   

11.
在儿童哲学活动中,一线老师经常担心自己和儿童的探究活动主题"不是哲学问题"。通过梳理儿童哲学活动中和主题相关的活动现象,发现儿童哲学探究活动主题可以是文本内部的中心主题,也可以是在文本内部抽象出来的话题,但是最重要的必须是原生于儿童的兴趣话题,并且是由儿童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件来论证和推进的主题。儿童哲学主题谈话和一般主题谈话的根本区别在于谈话过程中对思考过程的自觉,主题生成关键在于聚焦原生于儿童的"小哲学问题",而不仅仅是专业哲学家们的"大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儿童青少年是具有魔鬼和上帝二重性的人,儿童青少年可爱极了--只要你不是他的父母或者老师,你要是他的父母或者老师,儿童青少年恶心极了.儿童青少年在根本上是一个哲学,一个思想,是人类的精魂.然而,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意识中,一直没有隆起一个明晰的、独立的儿童青少年观念,他们一直依附于成人,同时陷落着成人.传统农耕文明用结婚霸占他们的身体,终结他们的青春,现代工业文明用上学陷落他们的青春.  相似文献   

13.
30年来,儿童哲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我国取得了一定进展,回顾与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其学术经验与智慧,反思其研究与探索轨迹,并进行评价与创新,对于儿童哲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阐释儿童哲学的文献概貌、儿童哲学的翻译介绍、儿童哲学的概念阐释、儿童哲学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儿童哲学的实际运用与中国化及儿童哲学的研究综论。  相似文献   

14.
儿童观决定儿童文学观,并进而决定儿童文学翻译观。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清末民初"儿童的发现",并随着儿童观的进步而发展。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共同作用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儿童观从"成人本位"走向"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翻译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儿童本位"的确立形成了"为儿童而译"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相似文献   

15.
方红 《教育导刊》2010,(3):19-22
儿童精神研究经历了从属阶段、独立阶段和推崇阶段三个阶段,儿童精神逐渐从成人文化里分离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关注.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儿童精神"并未获得真正的尊重,儿童精神面临渐渐消逝的危机.对此,教育须守望儿童的"精神家园",其基本理路就是精神教育的实施和儿童哲学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古往今来的许多中外教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启迪学生的思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指的就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苏格拉底的座右铭则是"没有思想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可见能系统地对小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思维的训练,早期在儿童心中播种哲学的种子就能更好地训练人的思辨能力。美国哲学教授李普曼是儿童哲学的创始人。1969年《聪聪的发现》宣告儿童哲学的诞生。七十年代得以发展,其观点、方法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儿童哲学是为孩子们写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人自从呱呱落"地"以后,就不断理解着世界,体现生命和生存的意义,那些看上去很"浅薄的"哲学和科学思想,以及"简单"的艺术手法,无不体现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但在现实社会中,成人往往无法正确理解儿童,容易把成人的意识强加给儿童.我们要通过"澄明""阐亮"和"平等对话"来改变这种现状,还儿童一片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学习方式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深刻地影响儿童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哲学意义上重新认识和深刻理解学习方式的本体价值、方法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将之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中之重予以塑造。  相似文献   

19.
王卉 《快乐阅读》2011,(6):116-117
儿童作文贵在"童"字,难也难在"童"字,不是儿童写不出童心,童真,童趣,童语。而是我们教师的引导出了偏差。我们应当引导儿童作文向儿童生活回归,向儿童心灵回归,把原本属于儿童的话语权还给他们,以童眼看世界,童心去想世界,童真去感世界。让儿童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让他们书写属于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儿童哲学对于培养儿童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工具性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原初意义上对于儿童的"关心"更值得重视。以诺丁斯的关心伦理学作为引导来表明儿童哲学并非仅仅是一项"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项目。当哲学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充满游戏性和创造性的对话空间,成人与儿童在哲学探究活动中一起重拾对世界的"关心"时,儿童哲学更应该是一种基于"关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