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是美妙的。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不是“教”出来的,语文是“学”出来的。“教”的语文是死的,“学”的语文是活的,语文教学本该是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理应是学识的、诗意的、智慧的、创造的。因而——语文学习要关注文化,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语文学习要有文化的内核,要有生活的外延,要参以人生的阅历和生命的体验。一言蔽之,语文学习是诗意的建构。一、 语文学习——“我”是主人在“课本就是世界”的年代,语文学习的主权无疑紧攥在教师…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是美妙的。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不是“教”出来的,语文是“学”出来的。“教”的语文是死的,它解读的是符号代码(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学”的语文是活的,它导向的是文本外的人文品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前者是“小学”,后者是“大学”;前者是“跟我学”,后者是“我来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文本的解读与表达,通过文本来实现人文精神的体悟与捍卫。因而,文本与人本的交融,就支撑起语文天地斑斓广阔的创造空间。因而,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散文多为经典,这些传统名篇凝聚着中国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是珍贵的文学遗产,是无可替代的语文教学资源。现代高中生的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弱,在阅读经典文言散文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阅读障碍,因而如何教好高中文言散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言"与"文"结合,要教"实",教"活",更要教"美"。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须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的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4.
1.树立“言语本位”的语文意识。“言语性”是语文最基本的属性,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以言语教学为本位,语文科的研究性学习也当然应该体现这一点。2.要体现人文关怀和文化观照。(1)选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2)面向全体学生,多关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08,(11):64-64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发表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一文。文章指出,语文学习对象(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语文知识要点滴积累,语文能力是在深厚的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并通过善于联系、讨论热点、阅读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语文营养。  相似文献   

7.
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意味着语文课程应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职业高中(以下简称“职高”)语文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职高语文学科的教学,书本知识要教,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更要教.因此,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多引入生活案例,不管是在精讲课文的课堂上,还是在口语交际课和作品欣赏课上,都应该尽可能引入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结合具体实际来让学生理解,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生活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广大而活跃的智慧生命生成的空间,它不仅需要教而化之于知识、能力,而且要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与品格,还要联系生活与人生活动。一方面我注意把语文教“实”,另一方面努力将语文讲“活”。  相似文献   

9.
语文知识要点滴积累,语文能力是在深厚的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并通过善于联系、讨论热点、阅读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语文营养.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文本的主要形式是教材,而语文教材在选文时又特别强调文章要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强调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考虑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因而文本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抓手,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语文教学理应以文本阅读为基点。在新课程理念下,  相似文献   

11.
乐晓华 《师道》2006,(6):22-23
于漪老师说:“进入语文织就的‘宝藏’,能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净化感情,增添智慧,认识社会,品尝人生,其中快乐,难以言表。”因而语文教学应该是最有生气最富情趣的艺术活动。然而那种程序式的教学却很难引起学生的多大兴趣,事实上,千差万别的文本个性和学生各不相同的学习个性,也决定着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模式,追求个性教学。艺术是对生活的创造,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艺术具有惊人的魅力!它让多少人如痴如迷,魂萦梦绕。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能像艺术那样,磁铁般地吸引着我们的学生,那我们的教学必定会成…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特的经验、感悟与情感。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疑问,从而培养出鲜活的生命个体。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姿态和方式。同样,不同文体的文本教学,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关注文体特点是实现“教语文”“教阅读”的有效策略和正确的路径选择;关注文体特点,有利于我们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关注文体特点,有助于我们找到文本的核心价值;关注文本体裁特点,也是对学生文学启蒙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要不断充实和“外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建树人生理想和精神气质。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开作文教学的新局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重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结合教学实际从“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两方面进行探索。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参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样式,聚焦表达,学习语言。在同一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在记叙文的教学中要充分关注文体特点,选择有效的策略,让语文课上得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样式,聚焦表达,学习语言。在同一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在记叙文的教学中要充分关注文体特点,选择有效的策略,让语文课上得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而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让人能更好地生活.即通过阅读文本的语文教学来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当然这前提是要读懂文本.那么怎样教学才是读懂文本?本人认为这跟语文教学中要领会文本的过渡与照应密切相关。有时语文教学中分析得太细碎,过于纠缠文章的细节,没有注意行文的过渡与照应。反而忽略了文章的中心表达而读不懂文本了。苏轼在《题西林壁》里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识庐山“真面目”。横侧远近高低须相联,这就是所谓的过渡与照应。下面。就语文教学中不同文本来谈谈怎样来注重文本的过渡与照应。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要不断充实和“外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建树人生理想和精神气质。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开作文教学的新局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