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民办高校招生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普通高校的扩招、二级学院的不公平竞争、社会传统观念等外部因素,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招生虚假宣传、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内部因素,是民办高校招生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政府、社会及民办高校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招生不景气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招生不景气,其原因错综复杂,有文化因素、教育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方方面面。因此,研究高职招生工作,不能就招生谈招生,而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当务之急是从舆论宣传、招生政策、办学经费、教育体系、就业环境诸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制约中高等职教衔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健康发展。目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两的衔接,从外部因素看,社会对高职的偏见,“普高热”及就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对中、高职衔接遣成消极影响。从职教发展内部因素看,两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学制年限等未能做到有效的衔接与沟通。从政府部门看,管理体制及对职教的政策使得中高职各自为战、互相分离;我国现行的招生政策也使得中职难以为高职输送充足及合格的生源。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影响了其与中职教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招生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招生普遍遭受冷遇,招生越来越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模糊、高考环境的日渐宽松,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偏低,学生就业低迷和招生计划投放上存在问题等。要解决高职招生困难应在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高办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调整招生计划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源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本文客观指出了高职院校生源持续紧缩的大背景及其对高职招生工作造成的冲击,并从社会经济环境、教育系统本身、高职教育内部三方面剖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内抓改革、外树形象",在招生宣传、教学实力、就业质量、生源拓展等方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压力逐渐增大,究其原因较为复杂,除了高考生源逐年减少的因素外,还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专业建设、本科扩招、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等有极大的关系。对目前高职院校招生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高职院校应改进招生模式,包括扩大招生范围、拓展招生宣传途径、加强与本科院校合作、突出就业优势等。  相似文献   

7.
透过当今高职热,冷静审视高职教育发展,端正高职办学思想,实行课程改革,完善教学体系,改革招生制度,使使学校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沈理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4):68-70
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结合点,对口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但现行的模式存在重形式轻内涵、专业技能考式趋向形式化的问题。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际,可通过探索集团化办学内部引领,推行学分互认模式、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衔接等,全面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招生难已成为普遍的现状,出现这种现象社会因素,也有高职院校自身的因素。要改善招生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学校的发展,这就需要学校从硬件、师资、招生生源、专业等方面加于改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考生源下降,高职院校招生困境不断加剧,高职院校"招生难"问题主要体现生源数量、生源质量、以及招生不均衡等几个方面,这其中既有整体生源逐年减少、本科院校招生挤压等外部原因,也有高职院校本身实力不足、特色不明显、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等内部原因。地方高职院校打破招生困境,可以从校企合作,开拓生源地、经营特色专业、拓展农村教育市场等方面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扩招背景下,高职招生对象已经扩充为中职生、普高生和社会生.这种多元化的高职生源结构,给实训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现阶段中职生源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情况.目前中职生对职业教育有主见,但自主学习能力弱.本文以中职生学情问题为导向,提出了高职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促进等创新实践,以适应高职教育新的变化,更好地促进高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曹晔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9):11-15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数量的变化,主要与高校扩招、普通高中扩张、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及国家政策导向直接相关。制约中等职教扩招的主要因素在于,现有学校数量、规模变化、师资不足及普通高中的发展。为保证2010年高中阶段的普职规模相当,应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成人学校的兼并、重组,大力发展民办学校,抓好薄弱地区、学校招生工作。从政策角度,应做好初中毕业生分流工作,制定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促进地区、校际合作,深化职教体制、机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3.
不确定环境中高职师资范式的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变化及不确定的动态环境要求高职院校师资范式必须具有敏锐捕捉环境变化信号并迅速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即柔性;现行高职师资范式的刚性特征及衍生出的诸多问题,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应变能力,构成了师资范式柔性研究的学校内部要求。柔性师资范式以其自适应和自组织的柔性机制,能灵活适应日趋动态化的新环境,产生积极效应,是对现行范式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4.
谢小玲  邓显奕 《高教论坛》2012,(9):60-63,107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和“职业性”,而要凸显高职教育这两个特性,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职越南语专业由于建立时间较短,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轻实践。本文就广西高职越南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对策,希望这个年轻的高职小语种专业能够发展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背景对中职教育提出了规模与内涵建设的要求。该文针对中职课堂中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频发、教学内容偏难、课堂教学评价不规范等问题,论述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就业导向性、教学内容有效知识量高、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教学评价以生为本四个关键特征,进而从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四个层面探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s at the boundary of school and work can be characterised as integrative because they integrate features from the contexts of school and work. Many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such integ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re found in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both in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owever, limited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how to design thes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not much is known about their designable elements (i.e. the epistemic, spatial, instrumental, temporal and social elements that constitute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manifestations of two categories of integ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s: designs based on incorporation; and designs based on hybridisation. Cross-case analysis of six cases in seni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led to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able elements of both categories of designs. We report findings about the epistemic, spatial, instrumental, temporal and social elements of the studied case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s based on incorporation and designs based on hybridisation were identified and links between the designable elements became apparent, thus contributing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aim to connect the contexts of school and work.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向的政策背景,通过对全国10660位中职生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影响我国中职生升学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中职生具有很高的升学意愿,且以本科为主要期望学历;毕业班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中职生更可能选择升学;学生干部身份和学校生涯教育质量会影响中职生升学意愿;家庭对中职生升学与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但影响方式和程度与普高生存在差异;对省域中职升学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促进学生升学,而对就业市场和本科招生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削弱中职生升学意愿。基于此,未来应从职教本科办学规模、高等职业教育招考机制、央地项目设置、公共财政兜底、生涯教育和升学指导等方面优化中职升学环境。  相似文献   

18.
学分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极大限度地激活高职教育僵化的局面,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各类型人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所以在高职实行学分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定位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城市学院(原海淀走读大学)的创立和发展得益于科学定位。科学定位的实现,要解决办学理念、教育评价、资源配置、市场运作、培养模式、师资建设、实训基地等一系列问题。要处理好坚守定位与发展提高的关系,在高职教育中,有些专业需要开展四年制本科教育,其培养模式既可从高中后直接建立,也可从高职毕业生中选优续立。  相似文献   

20.
从就业率看"五位一体"办学模式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通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与办学模式的相关性分析,对“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五位一体办学模式与提高高职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五位一体”办学模式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