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进行教师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增加了教师的科研压力,但其是否会促进科研绩效还存在不同观点。本文针对该问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了科研投入、薪酬满足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并基于江苏、安徽地区12所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科研压力与科研投入呈倒U型关系;(2)科研压力通过科研投入的中介作用,对科研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科研压力与薪酬满足显著负向关系,并通过薪酬满足的中介作用对科研绩效呈显著负向影响;(3)薪酬满足对科研投入没有正向作用。研究结果对于高校制定科研绩效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邢翠兰 《大众科技》2021,23(10):169-171
高校绩效改革是学校薪酬分配制度实施的重要举措,对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工作绩效、科研工作绩效和年终考核绩效是影响教师工资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高校绩效改革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校教师绩效改革教师激励程度评价模型,构造出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高校绩效改革教师激励程度模型各评价指标及其子因素的占比.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作动机理论,把内在激励、薪酬与奖励、组织创新氛围进行整合,作为整体激励体系探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在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得到353份有效问卷.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薪酬与奖励、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内在激励、薪酬与奖励对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高内在激励条件下,薪酬与奖励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在低内在激励条件下,薪酬与奖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关系没有显著影响;当内在激励取高水平值时,薪酬与奖励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4.
路军 《科技与管理》2009,11(5):148-150
为加快推进二级办学体制建设,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推进薪酬体系改革,通过科学界定高校薪酬模式,对现行教师薪酬模式的现状进行剖析,归纳激励型薪酬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等方法,提出高校激励型薪酬基本思路及做法,以及高校教师的薪酬构成,分析高校教师薪酬管理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以及组织对其实施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5.
研究地方省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现状与激励机制,以探求适应新时期地方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机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地方省属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现状问卷调查,揭示青年教师在薪酬、考核、培训、奖惩、晋升等五个方面存在激励机制失灵的现象;深入分析激励机制失灵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为提高地方省属高校科研工作的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绩效考核是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师对其满意度关系到教师工作的态度及行为,对教师的工作效率及积极性等造成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存在一定的意见,认为考核管理制度存在不公平现象。造成不公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包括在晋升及发展的机会上,单位薪酬制度和学校环境方面,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针对高校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郭卫玲  王帅 《科教文汇》2009,(28):8-8,41
教师群体是高校科研管理的主体,教师激励也是高校科研激励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高校科研管理的激励对象及对起进行激励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建设过程中教师激励存在的流动性、考核机制等问题,着重提出高校教师激励过程中忽视的精神激励对教师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影响,另外,科研团队建设对教师激励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管激励机制的设计和选择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将对公司治理及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在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薪酬、股权和晋升三方面考察高管激励对公司治理及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单方面考虑高管激励机制对公司治理及绩效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纳入到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使三种激励效应之间相互补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治理的战略决策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9.
内/外在激励、心理所有权与员工敬业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5,(12):87-91
基于激励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对421份组织员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内/外在激励、心理所有权与员工敬业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对员工敬业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内在激励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外在激励;心理所有权在内/外在激励与员工敬业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自主性倾向在内在激励与员工心理所有权、敬业度之间以及外在激励与心理所有权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在外在激励与员工敬业度之间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隐性知识客体的激励因素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西方激励理论的主要观点与不足剖析了对隐性知识客体激励的二因素:心理期望最大化与经济价值最大化。从隐性知识客体的尊重需要与组织环境建设、成就需要与组织目标设计、创造需要与组织薪酬体系以及发展需要与组织晋升机制等四大关系进行了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容 《科研管理》2013,34(11):114-123
在学术水平不可验证的背景下,以科研成果的数量作为主要绩效依据的职称晋升能否有效分离不同学术水平的科学家并促进学术创新是学术评价制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科研成果的不可验证特征对职称晋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以1338名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学家为样本并利用信号理论和probit模型对职称晋升中科研成果的数量能否区分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努力不同的科学家进行了证实。理论分析与计量经济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可验证性使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不适合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在我国现行职称晋升制度下,科研成果的数量主要是科学家能否晋升职称的信号而非甄别其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性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王旭  王非 《科研管理》2019,40(7):131-139
绿色创新已成为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路径。过度依赖科技政策的外生冲击而忽略企业内生激励机制,容易造成创新平滑失效和公共资源的配置扭曲。本文从财税政策与公司治理双重层面,重点探讨政府补贴与高管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整合影响。研究显示,薪酬激励的创新补偿效应能够提升财税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平滑效果;相比之下,声誉激励对财税补贴与绿色创新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的互补关系催生了激励组合的创新补偿效应,在薪酬激励强度适中的条件下,财税补贴能够实现对绿色创新的最优驱动作用。本文能够从公司治理视角揭示财税补贴创新悖论的成因,并为优化政府财税政策和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司莉  周璟 《情报科学》2022,39(2):36-42
【目的/意义】用户参与对于“一带一路”专题数据库的资源利用、价值实现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带一路”专题数据库用户参与激励机制尤为重要。【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数据库建设角色定位,以及用户参与 动机基础上,使用文献调研法借鉴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相关实践,构建了“一带一路”专题数据库用户参与激励机制。 【结果/结论】用户参与角色划分为5类:规划建议者、资源贡献者、资源描述者、资源审校者、维护与评价者,其参与 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提出以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为主,利益激励为辅的“一带一路”专题数据库建设用户 参与激励机制,其中荣誉激励机制包含积分制-排行榜激励、徽章激励、书面认可激励,情感激励机制包含任务设置 趣味化、系统设计人性化。【创新/局限】本文构建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服务于“一带一路”专题数据库建设全过程, 能有效提高用户参与度与忠诚度,进一步发挥“一带一路”专题数据库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纵向科研项目对于高校进行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典型煤炭行业高校近10年的2 648个纵向项目为样本,研究行业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结构构成、项目负责人年龄结构、入职时长以及实际到款关系。研究表明:国家科技计划改革对高校纵向科研影响很大,急需协同创新;科研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帕累托法则效应明显,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校纵向科研的重要经费来源,更加注重为基础研究创造条件;急需建立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人才制度;行业工科高校在社科领域的研究薄弱,急需政策引导激励。  相似文献   

15.
胡小兰 《科教文汇》2012,(12):26-28
目的:了解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动机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61名有过网络游戏经历的大学生,采用《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享受乐趣动机因子得分最高,其次是人际交往、逃避现实,成就体验得分最低;②男生在享受乐趣、成就体验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4.01,P〈0.001;t=4.74,P〈0.001);③享受乐趣、成就体验和人际交往因子与每周的网络游戏时间显著正相关(r=0.29,0.29,0.26,P均小于0.001);④时间损失和舆论压力等外在动机与游戏时间相关不显著。结论: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主要受至享受乐趣、成就体验、人际交往、逃避现实等内在动机的影响,时间损失和舆论压力等外在动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吴锋 《科教文汇》2014,(12):104-104,109
激励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激发和提高对象积极性和自主性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将激励理论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技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为健美操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思路。  相似文献   

17.
The open source software (OSS) movement thrives on innovation and volunteer effort of developers. Scholars have expressed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OSS movement due to high levels of volunteerism.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a central challenge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OSS-developers’ acceptance of monetary rewards. We strive to explain why some OSS developers accept monetary rewards and others do not. Viewed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lens of the private-collective innovation model (0395 and 0400), this allows us to describe when developers will accept private financial rewards. Our main research objective is to clearly map the web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usal antecedents, and developers’ acceptance behavior. Using a unique dataset that combines survey and behavioral measures, we find that – (a) intention to accept monetary rewards mediates the impact of motivational elements on developers’ acceptance of monetary rewards; (b)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s positively affect their intention to accept monetary rewards, community motivation negatively impacts intention and ideological motiv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intention to accept rewards and (c) these effects are obtained even after inclusion of several control variables. The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our work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8.
栾斌  杨俊 《科研管理》2018,39(10):22-30
本研究选择168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门槛检验模型研究企业增加价值分配结构对创新绩效脆弱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是脆弱的,创新匮乏和不可解释风险是脆弱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匮乏和脆弱的情况正在恶化;企业的增加价值分配结构中,股东所得、债权人所得和政府所得与创新绩效脆弱性之间存基于托宾Q的门槛效应;员工所得与创新绩效脆弱性之间不存槛效应,对员工实行薪酬激励有利于降低创新绩效脆弱性,但其经济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郑永彪  张磊 《科研管理》2013,34(9):36-45
委托代理理论重点研究委托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通过制定相应措施来激励代理人朝委托人希望的方向去努力,主要工具是静态激励模型和动态激励模型。本文借助于委托代理动态激励模型,研究了在企业创新管理中,领导如何在不具备某些信息的情况下,激励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长期的创新动力,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机制中的政策激励。分别构建了在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共存等两种情况下,员工在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中的努力分配情况的连续时间模型,讨论了两种情况下最优激励合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比较发现在过去与未来无关的条件下,员工的努力水平与将保持不变,并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努力方向,忽视企业创新工作。建议在企业创新的政策激励动力机制中,将员工的过去业绩及努力成本都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中,来激励员工在不同时期调整其创新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黄新建  尤珊珊 《科研管理》2020,41(3):217-226
本文以2010-2017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Tobit模型、PSM模型研究股权激励计划中契约要素对技术创新、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严格的行权条件减少了创新投入、增加了创新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较长的激励有效期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激励作用越弱,到第3年激励作用消失;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而高管股权激励减少了创新投入及产出。研究结论为企业设计恰当的股权激励契约要素提供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