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汽车召回”是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由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其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中国的“汽车召回”制度,是由国家颁布的对缺陷汽车“汽车召回”的管理规定,正在抓紧实施。  相似文献   

2.
日美英交通事故信息搜集、汽车召回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的信息成为推动最近丰田召回事件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汽车安全对中国百姓的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对中国与日本、美国、英国三个发达国家相关管理体制的对比,在交通事故信息搜集与汽车召回管理体系关系方面,发现了中国现有汽车召回和交通安全监管体系的问题,为完善中国的相关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合资自主品牌的进入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发展模式的出现受政治、经济、市场环境、企业内部等因素的影响。首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将中国的GDP、乘用车销量、千人保有量、恩格尔系数等影响因素对中国合资自主品牌导入时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引入合资自主品牌导入因子e建立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模式数理模型,并借助AMOS统计软件进行模型实现和评价,根据评价指标及各变量的实际内涵对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构建模型在"金砖四国"的印度、俄罗斯等得到验证,希望为发展中国家或市场潜力大的发达国家促进发展汽车合资自主品牌提供可借鉴的进入模式和进入时机的研究方法和方式。量化后的理论模型证实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4.
谢滨  吕春燕  荣立松 《科研管理》2011,32(10):151-160
2009年11月25日以来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备受关注,这一事件反映出仅仅依靠汽车厂商的自觉性来保障汽车召回的有效实施是不够的。在政府、消费者、汽车厂商对汽车安全缺陷的认定存在争议时,中立检测机构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汽车召回流程出发,对比了中日汽车召回流程的差异,相关检测机构特点和作用的不同,发现中国的汽车召回检测机构在中立性和权威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合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方伟  于淼  孙秀霞 《科研管理》2013,34(6):152-160
由于技术学习方式升级的缓慢性与技术和市场追赶的非同步性,我国汽车产业的合资历程始终无法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初始目标。为实现技术的实质性引进,近期国内的汽车合资企业纷纷推出了全新的合资自主品牌产品与相应的产品开发模式。这种"合资自主开发模式"究竟会如何影响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研究通过对三个汽车合资自主品牌产品开发案例的探索性研究,探讨了依托合资自主开发模式推进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进程的作用路径。基于多案例对比分析,识别出合资自主创新模式实施的关键点,为我国汽车企业的实质性技术获取与自主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8月,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和科学技术评价院发布《201 2年度韩国技术水平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以韩国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列出的1 20项国家战略技术为对象,比较韩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差距。评估结果表明,韩国的整体水平位列第四;中国的整体水平相当于最高技术所有国美国的67%,技术差距为落后美国6.6年,落后韩国1.9年。  相似文献   

7.
2015年8月,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和科学技术评价院发布《2012年度韩国技术水平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以韩国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列出的120项国家战略技术为对象,比较韩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差距。评估结果表明,韩国的整体水平位列第四;中国的整体水平相当于最高技术所有国美国的67%,技术差距为落后美国6.6年,落后韩国1.9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因产品缺陷引发的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共安全问题亦纷至沓来.如何防范产品系统性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各国产品质量立法关注的焦点.该种背景之下,产品召回制度应运而生,并迅速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法律制度,产品召回通过课以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对缺陷产品的召回义务,改变了传统模式中消费者依赖私权诉讼途径请求救济的通常做法,以期有效预防缺陷产品对社会利益的潜在损害.通过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的不同法域产品召回适用条件立法的对比分析与研究,以期抛砖引玉,从理论方面丰富我国产品召回立法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16年三星手机事件为背景,来研究我国的产品召回责任保险。主要从产品召回责任保险的作用、产品召回责任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产品召回责任保险的监管体系等方面出发,对目前产品召回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为我国产品召回责任保险的完善提供参与。  相似文献   

10.
黄春波 《科学生活》2007,(11):54-59
不久前,我国专业汽车研究机构根据消费者、媒体记者、评审专家团的综合投票得分,从企业、人物、产品等层面,评选出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奖的各大奖项。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指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总结和表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创新经验和典型,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一步发展、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贡献力量。这些"自主品牌"汽车排头兵的力作绝对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joint effect of competitive actions and social media related interactions on offline car sales after automobile recalls. Our analysis of all the mid-size automobile recall events in the U.S. from 2010 to 2015,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media discussions of the recall and the competitive actions taken by the recalling firms and their competitors revealed that after recalls: (1) fewer competitive actions by the recalling firm are more effective in influencing car sales; (2) although social media discussions can increase awareness and sales, the change in perceptions of the brand on social media can negatively affect sales; and (3)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ocial media on offline car sales is amplified when the recalling firm conducts fewer competitive actions, regardless of strategic or tactical actions, but is attenuated when competitors conduct more competitive actions. The current study adds to the competitive actions literature by considering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under which recalling firms can construct their competitive actions more effectively and extends the social media literature by incorporating both the focal and non-focal firms’ perspectives when examining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those responsible for steering companies through product recall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Research Policy》2023,52(1):104659
While the impact of U.S. immigration on innovation in the U.S. has been well-studied,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immigration and glob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fills this gap using novel data on a set of highly talented teenagers— participa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IMO)—and presents three results. First, migrants to the U.S. are up to six times more productive than migrants to other countries, even after accounting for talent during one's teenage years. Second, most of the productivity difference is associated with academics being more productive in the U.S. compared to those who stay home (with differences in entry rates into academia mattering less). Third, there is a large gap between aspirations to move to the U.S. and actual migration: about 2 in 3 of the world's most talented youth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would like to migrate to the U.S. for their undergraduate studies, but only 1 in 4 do, with financing constraints being a key barrier. A back of the envelope calculation suggests that removing constraints on immigr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global scientific output of future cohorts by up to 50 %.  相似文献   

13.
基于S曲线对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处于成熟阶段,尤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在2000年前便已进入成长阶段。依据S曲线发展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阶段分为“要素-结构-功能-成本”四个阶段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中介、国外等的多主体协同创新战略,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提供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剑琳  古继宝  代祺 《软科学》2012,26(2):25-29
以丰田事件为例,利用召回事件前后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汽车产品伤害危机中不同性别、年龄、收入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受损程度显著不同,从而验证了消费者个人特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有大量汽车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行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可以分为技术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竞争力。专利分析是研究企业技术竞争力的优良方法。通过专利分析可以得知,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已经进入稳定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竞争力处于两极分化状态,生产企业开始出现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跟随型企业两个主类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随之机动车保险需求每年也会与汽车保有量保持同等增长速度。在我国汽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汽车保险制度不够完善、汽车保险奖惩力度不够、保险体系诚信建设不够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我国汽车保险业能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轨道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基于1995—2018年自动驾驶汽车专利数据,综合运用社群分析、主路径分析等方法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热点、发展脉络和主导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导企业战略和产业发展实践揭示了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轨道演进的路线、方向和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1995年以来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先后形成了十个主导的技术社群,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群组化特征。(2)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主导路径经历了融合-分离-再融合-再分离的过程,技术焦点从辅助驾驶向部分自动驾驶继而向复杂场景的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演进。(3)当前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存在两种不同的演化路径和发展方向,未来的技术轨道演进将由技术、市场与政策多重因素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未来10年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欧盟创新指数报告2006至2010年的年度报告,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4年及2005年中国创新能力在主要R&D支出国中的排名情况,比较分析了2006至2010年中国创新能力与美国、日本及欧盟的差距,比较分析了2006至2010年中国创新能力与俄罗斯、印度及巴西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在主要R&D支出国中排名靠后,与美国、日本和欧盟有非常大的差距,在金砖四国中明显低于俄罗斯,与巴西和印度比较接近。本文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专利文献数据的基础上,从总体层面和公司层面对电动汽车领域进行研究,以期从专利技术成果这一客观角度评价我国目前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得出了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应强调自主创新、加强体制改革等结论,以期辅助指导我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发展方向,并为电动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刘晓  朱永彬  彭永明  王铮 《资源科学》2012,34(5):864-873
由于碳排放趋势影响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也是各国进行减排谈判的基础,因此得到了公众和政府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碳排放动力学模型,预测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中国、美国、波兰三国2009年-2050年的能源碳排放量,并对三国碳排放总量分别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三国碳排放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中、美、波分别在2035年,2022年,2032年达到碳排放高峰;②三国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都趋于下降,中国波兰两国下降速率较快,美国下降速率较慢;③未来能源结构中,中国和波兰的能源结构较相似,煤炭比例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石油,天然气,非碳能源;美国的能源结构较为合理,石油占比最大,其次为煤,天然气和非碳;④中、关、波三国人均碳排放量差距较大,美国人均碳排放量在三国最高,但三国人均碳排放量最终都呈下降趋势;⑤在欧盟目标下,中,美,波三国碳排放总量降幅并不明显,而在哥本哈根会议背景下,中国完全能提前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而基于2005年的碳排放水平,2050年中国要实现减排50%的难度非常大。美、波两国如不实施减排措施,其碳排放量将保持上升,实现目标的难度将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