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的一天,育才学校要迎接一位人人热盼的"好老师".这位"好老师"究竟是谁呢?同学们等在大门口,手拍得震天响.但等了老半天,没看见有人来,只看见有一个人拎着一大包、一大包的东西走过来.大家正奇怪,陶先生跳上门口的土墩说话了:"孩子们,我给你们请来一位'好老师'.它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远自开天辟地,近至国内外大事,它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孩子们拼命往远处看,"好老师"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需不需要所谓"通才教师"的问题是一个假问题.教师成为"通才"当然好,不存在需不需要的问题.问题倒在于,何谓"通才"或"通才教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与看法.因此,可能大家都在谈"通才教师",但各人心目中的"通才教师"却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3.
"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肯定性行动计划"是通过政府调控、旨在促进真正的种族平等和性别平等所采取的带有强制性的措施.它与美国个人主义"机会均等"价值观的冲突引起了颇多争议.本文通过对该计划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的论述,着重指出只要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继续存在,且受害者有足够大的影响力,"肯定性行动计划"就有继续下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斗"鸡眼"     
正4月16日晴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会疑惑地说:斗"鸡眼"有啥稀奇的,眼一挤,谁不会啊!其实,事情并非如此,我这个"鸡眼"不是眼有问题,而是脚上的问题哦!它可是折磨了我很久很久,现在一想起来就令我不寒而栗!记得有一次,我的脚上长了一个怪东西,听妈妈说它叫"鸡眼",也叫"垫眼"。我非常好奇鸡眼是啥东西,于是就用我的"如来神掌"伸手摸了一下,"呀!好痛哦!"我一下子跳到了地上。这样一来,正好把脚上长的"鸡眼"踩了一下。顿时,我的脚火辣辣地疼,犹如刀削肉一般。一下子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般的声音:"啊!好痛啊!疼死我啦!"我赶忙抬起脚来,用嘴轻轻地吹,才感觉好了很多。  相似文献   

5.
充足的教育资源供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前提.然而,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进一步提高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是解决义务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政府要为适龄儿童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然而现实中各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难以平衡.为了舒缓教育资源供给结构性矛盾,"租购同权"政策被正式提出,旨在通过政策引领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理论来看:公共性是"租购同权"政策的公平逻辑,体现了政策主体的公共表达、政策客体的公共效用、政策手段的公益导向;法理性是"租购同权"政策的法治逻辑,在这个逻辑中,"平等"是法理基础、"正义"是法理原则、"程序"是法理规范."租购同权"政策通过调节规范住房租赁,能够推进公共服务权益均等化、有效缓解随迁适龄儿童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对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充足的教育资源供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前提.然而,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进一步提高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是解决义务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政府要为适龄儿童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然而现实中各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难以平衡.为了舒缓教育资源供给结构性矛盾,"租购同权"政策被正式提出,旨在通过政策引领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理论来看:公共性是"租购同权"政策的公平逻辑,体现了政策主体的公共表达、政策客体的公共效用、政策手段的公益导向;法理性是"租购同权"政策的法治逻辑,在这个逻辑中,"平等"是法理基础、"正义"是法理原则、"程序"是法理规范."租购同权"政策通过调节规范住房租赁,能够推进公共服务权益均等化、有效缓解随迁适龄儿童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对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充足的教育资源供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前提.然而,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在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进一步提高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是解决义务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政府要为适龄儿童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然而现实中各地义务教育资源供给难以平衡.为了舒缓教育资源供给结构性矛盾,"租购同权"政策被正式提出,旨在通过政策引领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理论来看:公共性是"租购同权"政策的公平逻辑,体现了政策主体的公共表达、政策客体的公共效用、政策手段的公益导向;法理性是"租购同权"政策的法治逻辑,在这个逻辑中,"平等"是法理基础、"正义"是法理原则、"程序"是法理规范."租购同权"政策通过调节规范住房租赁,能够推进公共服务权益均等化、有效缓解随迁适龄儿童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对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育平等是社会平等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我国的"教育平等"有了自己的困难和问题.现实社会中社会不平等的存在,使得教育平等只能成为一个悖命题,教育的不平等才是永恒的主题.人们对教育平等的渴求,更多地反映的是对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渴求,其实是在追求"教育公平"而不是"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我都把一句话奉为座右铭:"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只有走得快与走得慢的区别."欣赏这句话,不只因为它教育我不要人为地把学生分出什么等次,机械地去定性某一个学生;也不只因为它告诉我要正确看待"走得快与走得慢"的学生,暗示我要特别关注那些所谓的"差生";更为重要的是,它指引了我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差生"令人心寒,一些老师唯恐避之不及,一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引发家庭矛盾;"差生"使一部分学生从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遭遇老师、同学和家长不应有的歧视,在苦熬中度曰;"差生"更会让我们一些老师以此为理由逃避教育失败的责任.重视一部分,无视另一部分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做法本身就侵犯了宪法所赋予的每一个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给社会和一部分家庭的发展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0.
火车票"实名制"的制度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车票实名制之争本质上是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标准的争论.实名制体现了民众对于平等的公平购票权、乘车权的伦理价值诉求,具有时代的价值合理性与合法性.但实名制价值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各种现实条件的改善与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实名制的现实合理性基础是其价值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嗨!我是"化asinx+bcosx为1个角的1种三角函数形式"中的那个辅助角.在我的旅程中,我可是有多个站点的,随着我到达不同的站点,我会影响其结论形式,但各种不同的结论形式是可能相互转化的.因而无论我到达哪个站点,我可始终是x的忠实朋友,我只会帮助它更加显现其性质,而绝不会去改变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筹备了三年,在招生权依然没有批复的情况下,南科大决定先试先行,实行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支持朱清时校长"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理论基础便是他的"黄灯论"--"一路走来,没有碰到红灯,没有碰到绿灯,全都是黄灯".这论调与邓小平著名的"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颇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当教师把学生推到校长面前的时候,就一定是个难教育、有"分量"的人物了.面对这样"小霸王"式的学生,校长该如何面对呢? "四了解"是基础 "四了解"是指了解家庭背景,了解成长经历,了解个性特长,了解个人需求. 一个孩子成为让家长和学校都头疼的问题,是和以上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从家庭上来说,有离异家庭,单亲教育缺乏平衡;有多子家庭,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有贫困家庭,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走向两极;有留守家庭,缺乏父母亲情,存在代沟.不同的家庭,孩子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对家庭、学校、社会也有不同的需求.了解这些,就会为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一个让人痛心的故事.陈陈是个性格极其内向的男孩子,平日里极少与同学说话.每当我要与他交流时,他便低着头,身子使劲倚着墙,好像要把自己"塞进"墙里,也好像在拼命找个依靠,你根本听不清他的声音,只能通过嘴唇的动作来判断他的反应.每天放学这孩子收拾东西的时候拖拖拉拉,总是催了一次又一次他才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可每天上学时他总是第一个进教室.  相似文献   

15.
一位老教师曾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双休日,她上街买东西,碰到了她以前教过的两个学生.一个是昔日精心培养、百般关照的"优秀生",另一个则是曾经三天两头进办公室的"双差生".  相似文献   

16.
我做梦都想成为一只袋鼠,因为我喜欢袋鼠胸前那个大大的口袋。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真的变成了一只袋鼠。我觉得现在的口袋小了点儿,便找到著名裁剪师非凡熊。非凡熊可真是大手笔,三下五除二改成了一个好大好大的非凡大口袋。有了这个大口袋,我喜欢的奇珍异宝统统可以收到口袋里了,我将成为世上最富有、最快乐的人了。我决定离开妈妈去闯世界。一路上,我看到很多好玩的东西:一组巨型楼房积木、一列超大号玩具铁皮火车、一个装满了金钱的小猪储蓄罐……我都把它们装进大口袋里。装了好半天,大口袋居然还有十分之八的地…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的平等化取向反映到理想人格建构上,表现为从"精英"走向"大众"、从"圣人"走向"平民"的大众化和平民化.在中国理想人格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即从人人有自主之权、尽性主义、芸芸平等之英雄三个层面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格理想由"圣"入"凡"、由"德性"走向"自由个性",从而提升广大民众主体地位和主体能力的平民化取向.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已经把社会保障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通过宪法、国际人权文件等形式确认下来,社会保障权的存在有两个正当性理由,一是实现“民主的平等”的正当性(趋向平等的正当性),二是作为个人权利的正当性.社会保障权反映了个人权利与平等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不是达到了平等才能实现个人的权利,而是在完善个人权利的保障过程中趋近平等.社会保障权是“通向平等的权利”基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们的报刊杂志上及日常生活中,"与时俱进"这个概念使用率非常高,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它表明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已经成为人们思维方式的主旋律.文章就如何理解"与时俱进",从"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成功实践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话教学是对话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体现民主平等、互动合作、创造生成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对话教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它与以往教学的本质不同在于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重过程、重感悟的课堂,是个性的、开放的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对话教学应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为课堂开展对话做充分准备、对话的过程要基于文本,以文本为凭借、教学中努力创设好对话的生成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