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今年适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NSFC)与德国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DFG)建立合作关系22周年,共同组建中德科学中心10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谨向推动和参与  相似文献   

2.
科学基金国际评估的实践——中德科学中心评估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德科学中心概述 中德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德中心)成立于2000年10月19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NSFC)与德国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DFG)共同建立,共同投资,共同管理,专门资助中德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机构.中德中心的任务是通过资助中德双边研讨会、合作研究项目、合作研究小组、人员互访、出版物等项目,推动中德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培养青年科研人才,改善中德科学合作的基础环境.这是我国与国外科学基金组织合资合办的第一个科学资助机构,一个新形式的合作实体,一种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美国科学基金会的组织变革特点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的组织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对照于国家创新体系和基金委长远规划的要求,本文比较了NSFC与其它国家科学基金组织在资助板块设计上的差异性。最后,论文针对如何推进面向未来的组织变革,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孟太生  张远  井润田 《科研管理》2008,29(4):180-184
 本文回顾了美国科学基金会的组织变革特点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的组织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对照于国家创新体系和基金委长远规划的要求,本文比较了NSFC与其它国家科学基金组织在资助板块设计上的差异性。最后,论文针对如何推进面向未来的组织变革,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共同倡导和组织下,中美首届计算机科学高峰论坛(US-China Computer Science Leadership Summit)于2006年5月23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来自美国的15位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中国的30位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或系主任)和一些资深专家参加了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6.
科学基金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了有效推动科学发展而制定的战略性举措。探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追溯其申请制度、评审制度、复审制度等制度创新的演变发展脉络。NSFC的制度创新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它塑造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形成了文化积淀,促进了文化传播,已然成为科学文化建设与传承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美同行评议公正性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旭 《科研管理》2005,26(3):1-7
同行评议是科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基础科学资助机构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之一,公正高效的同行评议是保证科学质量的基础。本文通过比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的同行评议公正性政策,分析其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制度条件,进而提出改进NSFC评议公正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创立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在两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体制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NSF和NSFC分别成立于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之下,对二者的创立过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一方面,NSF和NSFC都创生于两国科研体制转型的关键阶段,是政府支持科学的制度探索;另一方面,二者在政策提议的主体、希望解决的问题以及共识塑造中的结盟和争论等方面存在差异,是两国深层社会结构的折射。总的来说,NSF和NSFC的成立分别表现出“理念先行”和“实践先行”的特点,各自在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下构建了国家支持科学新途径,深刻地改变了政府与科学的关系。“政府如何支持科学”这一命题不仅是NSF和NSFC创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各国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并表现出新的内涵和特征。面对科学这一没有止境的前沿,中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需要社会各界在理论和实践中共同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是联邦德国主要的科研资助单位之一。它属于科学自治组织。它的宗旨在于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研究。资助范围为:人文科学、生物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四大领域。它同联邦科技部、科学顾问委员会等一样,是联邦德国的科研管理重要机构。一、简况1920年,由德意志科学家提议建立,1929年正式命名为德意志研究联合会。1951年8月又与其他研究会合并为目前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科学装置的公共性、投资与回报之间的超长期关系,探寻以大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道路,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发展趋势。通过从国家主导的大科学俱乐部、大科学组织跨国采购的集聚效应以及大科学技术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等三个方面对欧洲大科学商业论坛的制度经验做出探析,获得了以下3个方面的政策启示:(1)探索建立大科学俱乐部制度,促进我国地方政府跨边界合作共建大科学组织;(2)探索建立我国的大科学产业政策,以公共创新采购促进产业组织技术能力提升;(3)探索建立中国大科学市场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德国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新任主席卡佳贝克尔(Katja Becker)教授在2020年DFG新年招待会上发表了题为"服务社会"的主旨演讲,就基础研究及其资助和DFG的未来工作阐明了观点。作为德国最主要的科学资助机构之一,DFG致力于支持德国高校和公益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专注于单纯由好奇心驱动而不考虑应用目标的纯基础研究,推崇自由、独立与多样的科学。虽不否认应有一定的优先设定,但反对仅以"实用性"衡量科学及其资助价值。这一理念和原则与DFG在德国创新链及资助布局中的位置有关~(1),对基础研究及其资助也具一定代表性及借鉴意义。本文编译了讲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学科交叉研究是解决复杂性科学问题和产生重大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科交叉发展需要合适的组织形式.国际经验表明,研究中心是促进学科发展一种成功的组织形式.本文选择美国科学和技术中心(STC)作为研究案例,考察STC的目标、运行特点、组织与管理模式和成就,提出对我国学科交叉研究发展有借鉴意义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资助项目的科研产出绩效,将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我国2010年所有科研论文(133 769篇)按照基金资助项目来源分为3组,NSFC论文(Ⅰ组)、其他基金论文(Ⅱ组)和无基金资助论文(Ⅲ组),详细统计3组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结果表明,3组论文数分别为63570,42237和27962篇,被引次数(均数±标准差)分别为11.15±21.43,10.14±18.36和6.29±12.73,经Nemenyi检验,任意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NSFC论文数及被引次数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论文,与无基金资助论文相比差异更加显著。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产出的NSFC资助的SCI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及其他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比较,对NSFC资助产出SCI论文数最多的50个机构及其绩效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在2008年提出了国际评估的设想,期望对其资助与管理绩效进行整体评估。尽管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对资助绩效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对管理绩效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基于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从项目资助流程和组织管理要素两个维度对NSFC资助与管理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关键评估议题。期望能为设计NSFC国际评估方案提供启示,也能为同类科学资助机构管理绩效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在2008年提出了国际评估的设想,期望对其资助与管理绩效进行整体评估.尽管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对资助绩效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对管理绩效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基于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从项目资助流程和组织管理要素两个雏度对NSFC资助与管理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关键评估议题.期望能为设计NSFC国际评估方案提供启示,也能为同类科学资助机构管理绩效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cience, AI4S)的兴起,使得如何确保科学系统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和多样可持续性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关系到各国在全球创新和产业革新中的话语权和领导地位,同时也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这些挑战,AI4S需要引入新的科学组织和运营方式。基于Web3和分布式自主组织与运营(DAOs)等智能技术之上的分布式自主科学(decentralized science,DeSci)与AI4S相辅相成,为AI4S提供强有力的支撑。DeSci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科研体系中的信息孤岛、偏见、不公平分配和垄断等问题,进而促进多学科、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合作。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对DeSci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框架进行界定,其次分析DeSci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现状,最后探讨和总结DeSci对于科学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更广泛的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促进科学共同体提升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公众(至少有一定知识层次的社会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加强与各国科研资助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大力推动国际科学界携手开展对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科学攻关。1厚植友谊,增进国际科学界理解与互信2020年2月至4月,自然科学基金委分别联合德国研究联合会(DFG)、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以联合声明的形式呼吁中德、中英科学界合作共抗疫情,推动国际科学理事会(ISC)发声支持中国抗疫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建立和完善《纲要》实施工作的管理机制,激励和表彰先进,推进邯郸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全市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邯郸市政府近日制定出台了《邯郸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考核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科学素质领导小组负责,市素质办具体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20.
灾害风险综合研究(IRDR)计划是由原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原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发起的为期10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2009年,IRDR国际项目办公室(IRDR IPO)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功申办并落地中国,成为ICSU在亚洲设立的首个国际大科学计划。IRDR计划通过10年实施,成为全球灾害风险综合研究旗舰计划,建成广泛的全球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网络,形成有效的国际科学计划管理机制,取得四大成果:(1)我国首次成功落地ICSU国际大科学计划;(2)成功运行IRDR计划10年,确保了计划圆满实施;(3)提升了全球灾害与风险科技治理水平;(4)促成“新十年”IRDR二期计划的设立。同时,利用IRDR计划这一项目平台学习了国际的先进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为我国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提供了经验,为全球综合减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