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它为课堂教学服务。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书写教案是备课,了解学情是备课,教师上课也是备课.教学后的反思、总结更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因此备课是一个在动态中生成的系统工程,它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完备。  相似文献   

2.
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四个环节构成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度翻译和转化,是后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课是对教案的再现,而作业和辅导是对自己教学的检测与反思。支撑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的,是教师的思想,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师思想的行为体现。  相似文献   

3.
如何走进新课程,怎样建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新课程教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就以备课、上课、课后拓展三个方面来探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一、精心备课是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保证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  相似文献   

4.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是教师上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课堂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对于教师来说,没有备好课,就犹如巧妇做无米之炊。对于备课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个教师心中都是很明确的,但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小学教师备课的形式和内容及现状的分析,揭示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减轻中小学教师备课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备课是每一个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一名合格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课过程中的质量、效率以及与课堂教学的吻合程度,可以说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此认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备课,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对教材领悟和把握的过程。通过备课,掌握教学内容,领会编者意图,确定目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备课必须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依据,通过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落实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达着教师的创新思想,体现着教师全新的教学观。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就很难达到有效,课堂上无效或低效,就要课后去补,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也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由此可见,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下面就针对有效备课问题,谈谈我的认识。一、教师备课现状剖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上课,教案的准备非常  相似文献   

8.
备课写教案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上课要遵循备课所写出的教案。这个备课的教案用新理念产生的新名词说就是预设。但这种预设是否就一层不变照本宣科呢?我想,这关系到心中是否有学生。如果心中有学生,它就不是定稿的“剧本”,只是上课的遵循、依据、导向;如果心中没有学生,那它就成了教师上课的台词了。  相似文献   

9.
《汇编语言》教学过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顺利完成《汇编语言》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必须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备课、课堂教学和测评几个主要环节。一、备课备课是教师在上课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教师必须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能力,做好系统性、目的性、计划性很强的备课工作。  相似文献   

10.
毛爱文 《现代教学》2008,(7):104-105
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的推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可以说课堂是检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试金石。回溯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这也是教师每天的“功课”。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师对课程、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为何要备课?备课是为了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多此一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不言自明的。我以为,备课,是"养兵";上课,是"用兵"。上课,是"面子工程";备课,是"根基工程"。备课是最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也是为教师课堂教学这个脸面充实内在品性的最佳途径。由此,说到"同课异构"。有不少教师认为,"同课异构"是不同的教师就相同的课题在同一个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上课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前提。可以说教师备课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同时,备课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实施有效性备课策略研究教师上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备课。教师备课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备教材不备学生,教师由于对新课改教材不是很熟悉,所以花在教材研究上的时间较长,而对学生却考虑不周;二是备章节不备体系,备课内不备课外,以为一堂课结束,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忽视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针对教师备课存在局限性,学校引导教师从一般性的备课转变到有效的教学研究上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者最有效的教学。学校制定的《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制度》中指出有效教学可划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讲究备课的艺术,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艺术。综合教师的备课过程,备课思路,可以发现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教材的钻研,有对学生的了解,有对教法的设计,这是教师顺应课改潮流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它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经验不足的新教师,上课的"甜"必须来于备课的"苦".然而,一些新教师在备课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不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电子备课的利与弊 1.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当老师掌握和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后,采用电子备课,可以克服传统备课方式中教师过多地把时间花在查找资料和书写等方面的弊端,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到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做上课的准备上来。  相似文献   

17.
教师如何备课,备课的质量如何?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师如何上课,如何在课中开启学生的智慧门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并写好相应的教案。教师上课可以不看教案,但不能不备课和不写教案。教师认真备课,同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并改进备课和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备课的质量,使教学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整体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备课中除了应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重点、…  相似文献   

18.
备课浅谈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当前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主旋律,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备课是课堂讲授的依据,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但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直接的意义,因为我们教学对象(学生)的不同,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讲授的方法和手段也可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每次上课都应重新认真备课。下面就我的上课情况略谈主要的几点:  相似文献   

19.
漫谈备课     
漫谈备课黑河市粮食学校魏玲祁英俊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备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的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习做好准备。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声音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备好课,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但是,现实向我们警示:过去长期所坚持的备课规范和备课管理已成为新课程下教师创造能力发挥的桎梏。教师对备课规范的无奈顺从,对备课检查的消极应付,导致备课的低效和虚假,甚至出现教师不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备课! 不会备课的教师自然不会上课,不会上课,课堂效益从何而来?虽然此类现象不能概全实践现实, 虽然不会备课的教师属于个别,但是教师的备课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过去到现在,无论是教师自身,或者是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备课的行为与质效并非感觉良好。教案,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别人或自身过去的思考,备课与上课脱节,方案与实践错位,教师在无谓的纠缠中迷失自我,失却专业的主见。备课,这一朝朝暮暮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活动却令人如此地忧虑不安和牵肠挂肚。扫描教师备课现状,剖析与追问备课不尽如人意的深层原因,寻求备课走出现实误区的思路与策略,是本专题关注的焦点。——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