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文章着眼于老师们对逐层递进整体化教学设计模型的应用,提出其实施步骤:综合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者与限制条件分析、学习目标设定与评估工具开发、学习任务类别设计、学习内容提取与分类、单元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分析、单元任务序列及学习支持与学习指导设计、教学策略适配、教学反馈设计、合作学习设计、单元教学框架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学材料开发,每个阶段的设计结果也会对之前的各个阶段产生影响,是"有序教学设计"和"整体化教学设计"的协同互补。  相似文献   

2.
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对单元学习活动单元评价设计具有导向和调控作用。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为例,探索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从环节、方法、目的三个维度构建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路,并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导向下分配课时,表达和优化课时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人体的体液调节"为例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梳理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分析突破单元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构建单元学习活动,并进行了教学反思。旨在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聚焦重要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单元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要素包括: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依据学习目标选择引领性学习主题;以“任务—情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路径;以学科素养达成为导向的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单元教学评价等要素。结合“运动让生活更精彩”单元,阐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理念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弱化教学碎片化、表层化,实现课堂增效提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调查C市203名小学教师深度学习理念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现状,发现存在单元规划认识肤浅、目标设计模糊、学情分析关注面单一、“教—学—评”统整性不够等现象。从深度学习理念出发,提出深度分析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深度设计目标,引领学习过程进阶;深度分析学情,坚持全面育人;深度制定评价标准,落实核心素养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与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的最大区别在于要先分析关键要素,以便形成单元教学的整体视角,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具体教学中可以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读懂学生了解“四知”的基础上,变教材内容为学习内容、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单元学习活动、整体规划单元学习评价,从而提升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要真正省时高效,教学目标要简明优化,教学设计要简约流畅,包括聚"焦点",就是要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善"连体",即单元整组教学。教学方法要简便实用,具体为:注重养成,活而有序;小组合作,省时高效;媒体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成果导向教学实施的必然要求,在课程结构调整以后,应对课程的教学标准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开发教学单元,对课程实施情况的具体细节进行设计;以明确单元基本信息、分析学生的学习条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准备课堂教学资源、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学生活动历程、实施多元评量、合理部置作业为历程完成教学单元设计,有利推进成果导向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9.
大单元教学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并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逆向设计是以清晰的教学目标为起点,教学评估和教学活动都围绕目标展开的一种教学设计理念。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探索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方向和思路。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基于逆向设计的理念,制订单元预期目标、单元评估证据和单元学习计划,并对教学进行反思。这样设计并教学,能促使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单元教学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在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价值。"任务群"式单元教学设计的操作流程为确定单元内容、设计单元目标、开发单元任务群、设计评价工具、设计单元作业、开发单元教学资源等。在"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单元教学实践中,"任务群"式单元教学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解决"任务群"的过程中建构了生物学概念,发展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从教学设计的视角看,有效教学的基本要义涉及促进一般发展与特色发展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与差异发展协调平衡;形成知己、知事与知人相统一的专长;实现可应用于具体学科领域的一般原则或策略的具体迁移;强调学习中生成意义,以满足学习本质上内外协调、表里贯通的要求;坚持学教统一,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做到从扶到放、扶放有度,逐渐撤除支架,同时致力于创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之物理环境宜人、心理环境舒畅与技术环境通达;教学时应面向完整任务,聚焦解决问题,通过整体设计与有序设计的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三者匹配一致。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中最根本的要素,它的有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影响课堂教学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有: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态度及认识、教育自身的特点和现实教学条件及教学传统等。明确的课堂教学功能定位是确立预期教学目标的基础,而预期目标的达成仍然是判定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指标,同时也要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师生双方积极的教学体验来判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研究和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数学物理方法"是工科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繁、难"两大困境。本文应用系统教学设计中"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论,结合工科类专业的学习特点,提出了该类专业"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课程框架、总结了系统备课过程中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示,将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数学物理方法"的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学习模式是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的新的教学形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及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章运用混合式学习理论结合分层教学的思想设计教学过程,并提出了混合学习理论下的分层教学设计思路,并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实例。最后以"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对课程设计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有效教学理论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教学是指符合教学规律,同时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教师相关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效与否。相关有效教学的研究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很好的启示:大学英语教学要立足于社会,以期提高效率来满足新时期下人们对英语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使大学英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善知识结构,实施多科教学变量组合,增强其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培养良好的教学效能感,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课程教学交互水平的质量决定了网络教学效果。针对目前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网络教学交互理论,构建基于项目引导的"主导—主体"平面设计类网络课程教学交互模式。在分析学生特点、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媒介从教学内容、教学支持两方面开展教学交互设计,以期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利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物理学习结果和物理教学目标,指出了物理学习结果和教学目标与SOLO理论对思维层次分类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摩擦力教学为例,应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学习需要和学习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结果表明把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of which instructional methods are suitable for school, what instructional methods should be applied in teaching individual subjects and how instructional methods support the act of learning represent challenges to gener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individual subject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learning outcome with respect to two instructional methods: programmed instruction and reciprocal teaching. An SPF-2 × 2•2 design is used to control instructional method, time and class context. Learning outcome on search queries is assessed with reference to multi-choice test item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how that learning with programmed instruction performs better than reciprocal teaching.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initially demonstrates the parallels between the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in education and the user-centered approach in design disciplines. Afterward, a course on human factors that applies learner-centered methods to teach user-centered design is introduced. The focus is on three tasks to identify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he major instructional methods utilized in the tasks are role enactment, project-based learning, case-based learning and reflection. These tasks develop student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skills reflecting on their selves, their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n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he course and their learning are presented. The study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ourse has been successful in its learning objectives. Multiple methods of learner-centered instruction complement lecture sessions and one-another to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of user-centered design in different levels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domains.  相似文献   

20.
论教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创立的整合教学系统结构,规范教学行为的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的规范体系,是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软件”,是联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研究教学制度的特点,构成,类型及功能,对于认识教学制度的本质,确立教学制度在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