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孙西义 《教育》2012,(2):54-55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话体现了学校的所有工作都在育人上,育人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环节上都比较薄弱,学生并没有形成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学习理念,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教导,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差的问题。新形势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目标,接着提出这样做的必要性,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创新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角色有两大特色:教书和育人。教书是育人的过程,育人是教书的最终目标。班主任各有自己的带班之策,成功的带班之道都离不开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来“攻心”。孙子兵法上说过“为兵之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我借鉴在班主任工作上,可称之为“带班育人之道,攻心为上”。攻心,通俗的说就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做通了,学生自然就心悦诚服,就会积极的配合班主任教师,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也在逐渐提高,为了能够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国家提供优质人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于教育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时期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应当采取更多元化的方式,并且积极创新,以全新的面貌应对时代的更迭。传统教学方式当中,虽然通过教师口述以及板书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提高了部分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较为片面。而劳动教育当中的实践育人途径成为了现代教学方式当中的新鲜血液,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全方位人才。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打造"十育人"体系,"心理育人"作为十项重要环节之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发挥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新的要求。在当前社会的多重结构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融合,将心理育人紧扣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是高校心理育人"育心育德"的求真之道。"育人"是本,"心理"是用,发挥心理育人"育心"和"育德"的作用,是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不断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发动教师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一项根本措施,同时也是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就教书育人的一些基本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书又教人反映了教学过程的一个客观规律。教学活动是学校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知行合一”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结晶,也是世界教育的趋势。知行合一规律是知与行范畴的对立统一,其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在教育价值上,知与行互为基础、相互联系,又互为目的和过程。在教育方式上,知与行互相包含、互相依存,又相互转化、相互促进,达到“转识成智”“以文化人”“实践出真知”。在教育过程上,知与行互相协调、和谐统一,对立统一、合而为一,达到身心和谐、情知互动、全面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遵循知行合一教育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完善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文化(或精神)的交换过程。在这一交换过程中,有知识的授受,有智慧的开启,也有生命的润泽。尽管目前人们对教师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还是指导作用,抑或是辅导作用等观点,尚未达成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教师是在不断地从不同层面发挥育人功能。在学校中,人们往往认为教师“育人”主要是通过“教书”来进行的。其实,教师育人功能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本文试就教师育人功能作一粗浅的探讨,以就教方家。一、教师以情有人功能心理学上,情感具有信号和感染这两大很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韩愈在《师说》中曾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师就要不断地谋“道”。这个“道”应该是教师自身思想品德的升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知识的丰富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而且更主要的应是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学记》提出“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之也”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观点,对于每  相似文献   

10.
刘安鹏 《辽宁教育》2000,(10):16-17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受心理支配。教育活动更是如此。教师无论是上好一堂课,开好一次会,谈好一次话,做好一次家访等,都要受许多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为了肩负起育人的重任,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自己的心理品质有所认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掌握学生的心理,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培养适应教师工作的良好心理品质,根据教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把是否育真人,看作为能否改造社会的大问题。生活教育理论的灵魂性问题,即教育应该是真教育、真育人,而"不是作假的教育"。在我们讨论民族素质问题,研究和实践素质教育问题的时候,必须牢记陶行知关于教人求真而不作假的教诲。借鉴陶行知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必须改变旧有的小德育观念,破除旧有的将教师分为"教学型"、"教育型"的认识上的形而上学观念,使自己在教书育人上具有战略眼光。凡教师都应是"教书育人"型的,教师应从"单打一"教学转向德智体全面育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了解决"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促进教授进课堂,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三令五申"地规定教授必须为本科学生上课,否则便视为考核不合格,这对教师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从事教学和育人工作。作为大学教师,必须坚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这是由大学的功能决定的,也是教育法规规定的,更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坚守教书育人的职责是由大学的功能所决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有三大功能:教人懂事,即传授知识;教人做事,即培养能力;教人做人。大学同样具有这三大功能。就我国的大学而言,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  相似文献   

13.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对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党史学习的同路人、党史宣讲的带头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引路人。可以从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等方面,建构党史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新路径,并在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中,不断强化辅导员教师身份认同,通过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提升专业素养,推动党史育人评价改革,增强党史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4.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首先要了解他们后进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只有找到他们后进的根源,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转化教育。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育人实践告诉教师:要有科学辩证的认识;要有矫正态度的方法;要有感化灵魂的爱心;要有严慈相济的艺术;要有静待花开的毅力。当教师做到以上几点时,相信一定会开启后进生的心扉,让他们重新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实现对他们转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从应然角度来说应当吻合,但是在实然的层面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就是实践育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没有意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实践育人是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的最佳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有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通过对实践育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深入分析,以期唤起人们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做育人的工作,但在中学里没有专职的班主任,班主任一般都兼教本班的一门课程。做班主任工作能很好地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本文将主要探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想在专业成长方面获得长足进步,必须要有强烈的成长意识。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成长的动机和兴趣。没有成长意识,教师的成长免谈。一个教师是不是有成长意识,可以看他有没有做到"四自":自愿、自觉、自律、自立。成长意识从哪里来?来自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改变人。陶行知说:"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是好教育,教人变坏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教人不变或不教人变不是教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对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改革也是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本文将会对初中数学的复习课程相关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进行探究,从其特点以及其价值体现上对初中的数学复习进行讨论。使得初中的老师将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作为一种育人的目标执行,寻求有效的复习方法帮助老师实现初中数学教学复习的有效性,从根本上参透教学与复习的关系,切实做到高效学习的基本理念,将育人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育人的观念上转变思想。  相似文献   

19.
毛建顺 《湖南教育》2003,(11):18-18
“以德治国”,作为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正日益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方针,对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指借助道德的力量,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值得强调的是,以德育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真正有效地实施以德育人有赖于教师深化认识,并坚持不懈地付诸行动。当前,在以德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它的三种内涵。以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影响下,学生不仅“亲其师,信其道”,也因教师崇高人格的感召“不令而行”。这是以德育人的第一种内涵。俄国教育家乌辛斯基说过…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对象不断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面临学校重视不够、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快构建高职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