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结构封闭、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民主参与虚化的问题,文章提出构建开放多元的治理结构和分权制衡的权力体系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策略,并根据高等教育法要求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实际,提出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决策咨询体系、党委领导下的决策体系、校长负责下的行政体系、教授引领下的治学体系和民主参与下的监督体系等具体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意.当前,中国公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在行政权力对外过度强势、对内沟通不畅,民主权力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内部治理结构过于封闭等问题.提出通过树立现代化的高职内部治理理念、健全内部治理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内部治理文化自觉等路径以消解公办高职内部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3.
大学治理结构法治化表现为授权并规约高校治理组织及利益相关者之间权益关系的法律制度安排,其演化目的是完善大学法人治理。完备、细化的法律制度供给与创新;公正、平等、自由的法治理念;多样化的法人类型;学术权力主导、行政权力分化、政治权力式微、民主权力与市场权力壮大的法权关系,是德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学治理结构变迁的规律性经验与实践逻辑,有利于引导我国公立与民办高校构建公平、均衡治理结构,实现有效法人治理。  相似文献   

4.
公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亟待改革,必须把握高职院校组织特性,改革和创新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建立董事会制度,变单一的领导决策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横向调适权力,变党、政二重唱为党、政、教、学和谐合奏;纵向下放权力,变系部被动应付为主动经营;重构监督体系,变零星监督为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体现为大学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配置,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管理体系和制度.针对我国目前公立高校存在党政职责不明、行政化色彩浓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民主制约监督机制缺失等弊端,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六位一体”的治理结构;理顺权力关系,规范权力运行;构建内部治理的监督机制,重视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进一步促进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政府职能的转变势必带来行政权力的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权力也同样面临重新的配置,一方面,政府通过放权使高职院校教育行政权力得以合理的扩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使行政权力得以控制,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优化权力配置,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权力架构,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法人各权利主体之间权利配置及运行机制,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列举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与基本特征,对比公司法中企业法人特点,从内外两方面阐述我国公办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内部主要缺陷是大学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行政权责与学术权责不协调.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如完善权力结构、使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离等,为相关从业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公办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在法制轨道上高效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8.
行政化为我国公立高校治理的基本特征。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行政化主要表现为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主导化,学术权力边缘化与师生权力形式化,由政策治理向法治的跨越是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推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向法治化推进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为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我国应针对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行政化的表现及法律障碍而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审视民办高职院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关键利益相关者,对于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水平和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以及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看,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陷入董事会机构运行虚化、民主管理与监督弱化、权力主体权责边界模糊的困境,导致各治理主体间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失衡,阻碍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因此,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要发挥党建引领来增强党组织政治监督与保障作用,用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立足依法治校构建多元共治的长效治理新格局,并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下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从当前来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在领导权和监督权失衡,经常会出现两个"一把手"的现象;学术权与行政权失衡,滋长了高职院校内部的不正之风;缺失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民主监督管理流于形式;权责分配不合理,服务意识差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搞好高校内部治理的核心就在于处理好分权与制衡的关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内部治理上要转变管理理念,明确价值定位和管理框架;整合管理部门,促进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实现二元交融互补,重建校内权力机构;推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具有行政色彩的职教集团作为民事主体在法人制度上具有跨“行政法”与“民法”的双界性,这是职教集团法人治理的症结所在。职教集团法人治理的现实困境突出表现在法律缺失、政府管制以及院校失位等三个方面。职教集团法人治理的实现,需“明确职教集团具备独立的法人主体资格,界定职教集团法人治理的边界;变革政府管理职能,解除职教集团对政府评估权威的路径依赖;建立健全职教集团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依法进行职教集团章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要求,必须认真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的现状与问题,研究高职院校权力结构失衡的原因,明确高职院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问题解决的着力点,为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高职院校行政和学术权力和谐运行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体现在大学的领导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的权力失衡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失衡,校院、系权力分配的不合理等。笔者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并且从大学章程的角度,构建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确立和坚持法人化治理结构。法人化既使我公立高校获得了公权主体身份,也使其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私权主体资格。公立高校法人明显地具有机关法人色彩,同时也具有我国《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民事法人特质。高校法人的双界性导致了法人治理结构内外部的制衡与保障机制并未得到建立与遵守,公立高校的公益性没有得到准确、有效的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秉持“良法”与“善治”的精神,建立以学术权力和教育权力为主体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大学治理是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大学治理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章程应该是兼顾就业、升学与专业发展,确立明确的办学目标和使命;兼顾政府、企业与学校发展,确立灵活的办学体制与机制;兼顾党委、行政与学术权力,建立公平的权力制衡机制;兼顾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建立协调的内部治理结构。贯彻落实高职院校章程,应该明确学校章程在高职院校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在高职院校办学中的规范效力,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内部权力运行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内部权力分为学生权力、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外部权力四个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权力运行不畅,主要表现为权力系统之间失衡、权力系统内部之间权力分配失衡和权力约束问题.高职院校内部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方向是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转换运行机制.实行民主管理;实现权力体制的民主化;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实现权力分配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校权力运行中的出资人(举办者)控制、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职权不明晰、缺少利益相关者参与及内外监督机制缺失等法人治理结构上的突出问题,使得民办学校陷入了家族化治理、内部权力冲突频现、缺少共治动力及存在监管盲区,深刻制约着我国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在对民办高校进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制度框架下,迫切需要直面治理困境,突破法人属性、产权制度、举办者权益及政府监管等政策瓶颈,明确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路,完善外部制度建构,改进民办高校尤其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研究——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理论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公立高校治理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权力分配制度能有效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得以实现。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公立高校的三大权力存在形式,通过从权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切入,形成公立高校“三权”三维研究空间,解构和构建中国公立高校权力整合机制,提出公立高校内部权力中心下移,三权分立及“三A”的优化重组原则,以及三权权力资源重新配置整合的路径和框架。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组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通过NVIVO12软件对51份公办高职院校章程文本进行质性研究。章程中列明的高职院校学校层级内部治理主体主要有学校党委、校长、学术组织、民主与监督组织、社会参与组织、咨询审议组织,各治理主体配置相应权力并制定其运行规则。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呈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专家咨询”的基本特征。章程文本反映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组织制度存在如下问题:章程高度趋同,缺乏针对院校自身特点的制度设计;章程重要条款缺失,难以保障制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最高学术机构地位不明确,学术权力难以保障;学生民主参与权限模糊,监督权力被忽视;社会利益相关方参与不足,高职特色不突出;咨询审议权未受重视,缺乏科学决策的制度保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突出章程的学校特色,做到共性个性统一;健全学术权力制度设计,保障学术话语权;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突出职教校企合作、服务当地的特色;加强咨询审议机构建设,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公办高职院校应设计出费用最低、效用最高的治理结构。我国的公办高职院校存在着治理目标的庸俗化、行政权力的泛化、人力资源的开发滞后等问题。公办高职院校应确立内部治理的价值取向、坚持分权化的治理原则、营造良好的治理文化、建立体现职教特色的治理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