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有“概念”、“内涵和外延”、“定义和分类”等内容。我觉得“内涵和外延”是这篇逻辑知识短文的教学重点。因为每一个概念都具有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的特征,通常所说的“概念要明确”,就是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明确;而“定义和分类”是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两种逻辑方法,与“内涵和外延”有直接关系,“内涵和外延”懂了,“定义和分类”也好理解了。基于上述认识,现将本人关于“内涵和外延”的教学设计略陈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概念和概念学习的形式1概念的含义概念是指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或性质。大多数概念都包括四个方面: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和概念定义。大多数的概念都有名称,如“法律”、“物质”、“商品”等。由于概念是用符号(即概念名称)所代表的同类事物,同类的事或物便是概念的例证。例如,“法律”的例证是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等,这些都是法律,称之为正例。不属于这一类的事物称为反例,例如“班级条例”、“游客须知”等便是法律的反例。概念属性是指概念的一切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如“法律”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加减、乘除是否分别互为逆运算关系?传统算术教材肯定了它们的逆运算关系,但现行中师小学数学基础理论教材则仅指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不再提及“互逆关系”了。八四年《江苏教育》更载文指出“‘加减、乘除互为逆运算关系’不能成立”。一些杂志摘编或转载,影响很广。事实上,这一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我们知道,所谓概念明确,就是正确地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是定义,不同的“逆运算”定义下有不同的外延。传统的逆运算定义是:“两种运算中,第一种运算的条件是第二种运算的结果,而第二种运算的结果是第一种运算的条件,这两种运算叫做互为逆运算。”(注1)  相似文献   

4.
概念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一般的和共同特征的概括,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确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的对象范围。我认为要讲清一个概念,必须注意下列几点:1.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外延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譬如,讲授化学平衡概念,其定义内涵包括:“一定条件、可逆反应、V_正=V_逆、反应混和物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这些不可缺一,否则,定义就不成立。定义的外延则包括:“一切可逆的化学反应”。又如:固体物质的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基本单位.众所周知,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学生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其共同的关键属性,叫做概念形成;一种是用定义的方式向学生直接揭示,学生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来理解新概念,叫做概念同化.无论是哪一种概念获得方式,对学生而言,概念都是抽象的,要让学生顺利获得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就需要教师以"学为  相似文献   

6.
数学概念例证是指能够说明或代表数学概念属性的例子.属于概念所代表的例子叫做正例,不属于概念所代表的一类事物的例子叫做反例.“一个好例子胜过一千条说教.”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设计好例证,对于揭示概念属性、概括概念定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概念教学五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概念教学的五个基本要素是概念的语词、内涵、外延、例证及其前科学概念。语词是概念的符号,语词和概念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内涵是概念的含义,是通过定义的方法来界定的;外延是概念的全部对象,是通过划分的方法来明确的。概念的例证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必要支持。前科学概念是科学概念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说的概念“清”与“不清”(或“明确”与“不明确”),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概念的内涵;二是指概念的外延。根据内涵与外延的意义可知,概念的内涵可以决定外延,反之,概念的外延也可以决定内涵。所以,不管是从内涵角度弄清本质属性,还是从外延方面弄清涉及范围,都能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但是,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对矛盾中,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做间接证法?间接证法的外延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众多的初等数学研究教材或数学专著的答案很不一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间接证法的界定不一致;(2)间接证法的外延不“同一”;(3)同一本专著里,间接证法的定义及其外延不和谐。 就间接证法概念的外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的作文中,常常出现一些逻辑病句。对此,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逻辑知识,指出其错误的原因,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一) 概念不明确一篇作文,首先要用准确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语言中的句子是由词或词组(短语)构成的。而每个词或词组都有确切的含义,这个含义就是人们常说的概念。概念分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即这个事物特有的、别的事物没有的东西;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类事物,即反映的事物的范围。所谓概念明确,就是要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弄清楚。一、概念内涵不清。  相似文献   

11.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学生有了数学概念,才能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出正确的概括和陈述。一、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概念明确”。1.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说出概念所反映的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理解概念定义中的关键词语;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范围;能举出概念外延中的事例;能判定某个事物是否属于这个概念的外延,并说明理由。2.明确这个概念和其它一些概念的关系。能说出它的邻近的属概念,并将属概念按有无种差分类;能按不同标准对概念本身分类;能说明这个概念和另一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3.能正确运用表达概念的词或词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定义则是一种明确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小学数学教材,在传授数学知识时,揭示了许多数学概念。其中除不定义的“原始概念”外,对教材里的绝大部分概念下了定义,但也有些在教材里没有下定义。如在四边形的认识中,教材对“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两个概念下了定义,而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概念就没有下定义。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概念 ,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对同一概念的认识的深度有不同的要求 ,有的只给出表象 ,但不提名称 ,有的虽给名称 ,但不下定义 ,有的给出定义 ,并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细致的说明。下面以几何概念为内容 ,遵循儿童认知规律 ,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谈谈对下定义概念教学的看法。一、扩大概念的外延 ,促使学生明确概念的本质由于教材篇幅的局限 ,例题不能太多 ,只能选取富有代表性的 ,这样对形成概念的感知材料有一定限制。如“周长”这一概念 ,教材通过学生自己在钉子板上围出图形 ,或在点子纸上画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图…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教学的研究内容有两大方面:自然事物(动物、植物、水、空气、土壤、地球……)、自然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天文现象、生命现象…)。无论是研究自然事物,还是研究自然现象,我们都要碰到很多概念。我们知道,明确概念的基本手段是定义。经归纳研究,我们发现,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材采用了下列定义“句型”:  相似文献   

15.
一、从概念的形成中认识概念在初中数学中概念的定义一般有描述定义、发生定义、形式定义、内涵定义和处延定义等,不论哪一种定义形式,建立概念都必须遵循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这一角度看,降低概念理解难度有很大的余地,我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一般采取先让学生动手“做”,充分利用直观演示(运用投影仪)来揭示概念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概念的实际来源,在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中形成概念和认识概念。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现行初中数学教材的许多概念采用了描述定义,像正数、负数的概念,在这类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参与举例(举出具有典型意…  相似文献   

16.
蔡正玲 《学子》2013,(9):34
从认知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在理解概念时,就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的界定,否则就会产生模棱两可的感觉。然而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关于数学概念的编排、教学却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中较为显著的差别就是:教材中的很多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义,取而代之的是运用举例子的方式或描  相似文献   

17.
蔡正玲 《学子》2013,(8):34-34
从认知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在理解概念时,就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的界定,否则就会产生模棱两可的感觉。然而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关于数学概念的编排、教学却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中较为显著的差别就是:教材中的很多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义,取而代之的是运用举例子的方式或描  相似文献   

18.
所谓数学概念,就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任何数学概念,在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事物。所谓给出一个数学概念,就是给出它的名称,并揭示出它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谈谈小学数学教材给出数学概念的几种基本方法,以供钻研教材时参考。一、利用数学原型给出数学概念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全部本质属性的事物、叫做概念的原型。所谓利用数学原型给出数学概念,就是给出概念的名称和它的原型,引导学生观察原型中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使学生领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不作文字上的说明。这是小学数学教材给出数学概念的基本方法之一。例如,对于数“3”的概念,课本第一册是这样给出的:  相似文献   

19.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掌握数学概念的实质是在获得同类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共同本质特征时,区分出概念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的过程,并通过变式与比较等方法.将概念进行精确分化与类化.因此.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与语言表达有密切的联系,在小学语文基础训练中就安排了一定份量的逻辑训练。 一、有关“概念”的逻辑训练 思维就是动脑筋想问题,它的形式主要有概念、判断、推理几种。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叫概念的“内涵”,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叫概念的“外延”。例如“武器”这一概念,其内涵是“用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工具”,包含在其外延之内的有:大刀、长矛、箭、枪、炮、原子弹等等。有关明确概念的训练很多,如第三册基础训练12中要求学生填出“有关炊事用具的(词语)”、“有关体育用品的(词语)”,就是通过训练来明确概念的外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