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导师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着灵魂的角色,导师的研究水平与指导态度与研究生培养状况息息相关。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在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认定环节,要注重对候选人的道德品质的考察;在师生关系的塑造上,应力争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职能发挥方面,导师要注重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注重研究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比较分析与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发现,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总体上较为融洽,大多数导师对研究生比较关心,但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培养层次和学科类别对研究生师生关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设"亦师亦友型"师生关系,导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理念上认清自己的职责,在行动上坚持和研究生定期交流,在科研指导之外关心研究生的全面成长;研究生要发挥能动作用,积极主动和导师交...  相似文献   

3.
认为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应当接受从法律视角出发而作的考察。分析表明,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导师的法定职责在于代表培养单位对研究生进行指导,该法定职责决定了处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向,而导师是否应当给研究生发放生活补贴,研究生“为导师打工”以及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生活交往”等问题亦可据此而得到恰当解决。为促进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的良好发展,导研契约制度亦值得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导师对研究生非学业素质评价的视角,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高校研究生基本情况调研"的工作基础上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分析了导师对研究生群体非学业素质的评价,另一方面比较了不同性别、不同学位层级(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不同学科门类以及不同年龄段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群体非学业素质评价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 ,是研究生各种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对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者在对导师和研究生深入访谈调查的基础上 ,探讨了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导师与研究生人际关系的主要模式 ,分析了导师和研究生对人际关系关注的不同侧重点 ,并从导师的视角 ,对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等类型的研究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的导师兼有学术指导、生活导师双重角色。导师与培养单位之间属于聘用关系。研究生与培养单位属于"契约式教育"关系。导师受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委托,为研究生提供教育服务。公办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生管理部门代为学校行使研究生管理职责。导师与研究生属于"契约式教育服务"关系。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契约"是一种默认的契约,在所在学校的安排下,导师按要求完成指导任务,研究生听从导师的学术指导。双方成为合作伙伴,既要在心理上"一致同意",也必须体现公平正义,双方不能侵犯对方的权利。研究生有权拒绝导师摊派正常学术研究之外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由近期两则研究生导师师德不端事件引出,结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对全国高校立德树人目标要求的讲话,探讨了当前时代背景和高校教育环境下,理想的导师研究生关系。从伦理、传承和利益竞争等方面分析了导师研究生关系的各个层次,又比较了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师生关系的不同,对导师、学生和学校如何建构好研究生阶段良性的师生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直接关系到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时对落实"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及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分析以及研究生与导师互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我国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类型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国内已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对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类型的探讨多从导师与研究生的角色来构建和调查师生关系的类型。本研究旨在突破既有研究事先设定师生关系类型的角色模式,将师生关系置于基本的人际交流行为理论框架,从影响力(influence)和亲密性(proximity)两个维度来设计和调查研究生和导师双视角下师生关系的"权威-平等"和"疏离-紧密"程度,以及由此构成的不同师生关系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师生个体背景、互动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与不同师生关系类型的关系。通过对3903位研究生和865位导师调查发现,平等紧密型是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的主要类型,与此同时,轻度平等疏离型和高度权威疏离型也有一定的表现;研究生和导师的群体类别特征与师生关系类型弱相关,甚至不相关;一定的交流频次和时长与高度平等紧密型的师生关系关联性大;在研究生看来积极支持的环境制度条件与平等紧密型的师生关系关联性大。  相似文献   

10.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良好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其间的和谐关系有很重要的意义。影响其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导师的指导风格与素质、研究生培养目标等。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有权威型、松散型、功利型、和谐型等几种类型,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仍然是师生关系,其本质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和谐"导学"是这种关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基于TPB,在中国经济结构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就业行为模型和度量表,对社会经济环境、大学生就业行为进行分析,探析各因素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从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等方面提出基本思路,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为蓝本,依据研究生的现状特点以及前人对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该量表进行了改编,对青海民族大学汉、藏、回、蒙的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以及人口统计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希望能为促进民族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提供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3.
生师比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常用的表征指标。以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生生师比2:1~4:1为参照,纵向维度,运用趋势外推法预测生师比发展情况;横向维度,运用多个变量的曲线模型估计研究生教育生师比与本专科院校招生数和教师数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合教育政策推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the-job productivity and graduate education using single-firm dat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graduate education on job performance using a unique micro-database consisting of military officers. Supervisor ratings and promotion probabilities are examined fo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officers in the US Navy, a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with an internal labor market and up-or-out promotion policies. Single-stage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among those eligible to be considered for promotion to grade 4, the up-or-out point, those with any graduate degree are more likely to be promoted. The effect is especially pronounced for those who receive a degree via the Navy's sponsored, full-time program. However, when instruments that are uncorrelated with promotion are used to predict graduate degree statu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sizeable por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duate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is due to unobserved attributes that lead some people to attend (or to be selected for) graduate school and to be more promotable. The selection-corrected estimates of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graduate education are reduced by between 40 and 50%. [JEL I21, J24]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采用导师制,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目标,对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分析,从消除不满情绪、经常联系导师、争取导师信任以及注重自我展现等四个方面对研究生如何融洽的处理与导师的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重反思:重构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导学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生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其中师生关系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审视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关系可以发现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导师、研究生和培养机制三方面的反思入手,对重构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导学关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美国1975-2008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协整模型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美国各层次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宏观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教育开支和全职教师数量与各层次研究生培养规模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对于研究生教育的不同层次,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大小也不同。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毕业研究生所受研究生教育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是研究生教育实践与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最近几年学术界和政府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一所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毕业研究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当前的职业发展和读研期间所受研究生教育情况,并分析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研究生的招生、选题、学位论文的指导、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导师个人与研究生的关系处理等研究生培养若干环节中导师工作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大变革举措,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涉及到诸多要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奖助工作的改革与完善,是整个改革中的基础工作和主要抓手,既与招生、培养、德育等工作环节紧密配合、密不可分,又对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必须正确理解培养机制改革与奖助工作改革的关系,充分认识奖助工作的基础地位和调控功能,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工作思路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北京大学奖助工作的实践为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