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嘉庚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视中国的教育实践.在其60年的兴办教育实践中,陈嘉庚创办了各级各类性质的学校,同时为了办好学校,他积极开展调查与实践,形成了自已的教育理念.陈嘉庚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并保证教育能够长久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严修乃清朝末期锐意学派教育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和教育创新。严修力主废除科举制度,并且大力兴办女子教育、师范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他在这些领域都实施了深层实践活动,这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3.
程露 《大观周刊》2013,(5):275-275
维新变法运动开创了中国近代第一次人权运动,梁启超作为维新运动的代表人之一,他不但重视人权,更为重视女子权利,尤其是女子的教育权问题,为女子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为中国女子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通过他的教育思想,我们看到今天我国的教育以及男女在各方面是否真的平等?  相似文献   

4.
邓中夏在中共建党前后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最初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到帮助工人识字学文化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的创建;从主政上海大学再到省港大罢工期间创立劳动学院等。考察邓中夏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发现他的教育主张是想通过教育促使工农群众新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群众基础,同时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反映了大革命时期对教育的要求,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无不打下了中国共产党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5.
建党前,毛泽东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半年内系统地学习了新闻学理论和知识,掌握了新闻采写编评和经营管理等方法,成为中国新闻教育开端的历史参与者、见证者;在建党过程中,他通过创办报刊、通讯社发动舆论干预政治,成为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并创办文化书社推销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教学研究成果《新闻学》,成为中国新闻教育开端成果的积极展示者、推广者;建党后,他在长沙成立共产党支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训党的干部,开设新闻学课程,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教育的拓荒者。正是他学新闻干新闻开展新闻教育,使他成为一位“学以致用”的中国早期新闻教育实践的尝试者。  相似文献   

6.
朱光潜先生在美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有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理论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朱光潜先生在教育学领域提出了许多有着重要价值的教育思想及理念.同时,他还在教育方式上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栻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非常丰富,是湖湘学派的奠基人。他在城南书院积累了八年的教育实践,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对中国后期的师范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婧  廉永杰 《新闻世界》2012,(11):177-178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经过一系列的教育调查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不仅享有"重臣名儒"之称,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驱,他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兴建新式学堂,主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为中国的近代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闻学从20世纪初创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许多傲人的成绩.从梁启超的"耳目喉舌论",到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立,开启新闻学教育的发端,这其中,每一个人的作用都不可小觑.黄天鹏作为我国著名的新闻学者,四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新闻学教育,他在复旦大学创立的"新闻研究所",开创了以实践为先导的新闻学教育方式,作为徐宝璜的学生,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对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影响颇深,并且对今后的新闻学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不仅享有“重臣名儒”之称,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驱,他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兴建新式学堂,主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为中国的近代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父教力度决定孩子高度》的作者为中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教授。孙云晓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2008年被评为"中国教育风云人物"。1995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系列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文考察、总结了朱舜水在日本的汉语教学实践活动,并指出这些汉语教学实践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典型、突出的。即便在今天,它对于日本的汉语教育和中国的对日汉语教学,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因此,朱舜水堪称当时中国对外汉语教师的优秀代表,他的汉语教学实践活动代表了当时对外汉语教学的最高水准,而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英国李提摩太是晚清时期的一个传教士,他积极倡导中国大兴教育,对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传教、教育改革以及具体实践等方面探讨李提摩太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国李提摩太是晚清时期的一个传教士,他积极倡导中国大兴教育,对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传教、教育改革以及具体实践等方面探讨李提摩太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6.
潘冬 《兰台世界》2016,(14):94-96
屈原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而且是一位教育家。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治国兴邦为目的,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其担任三闾大夫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切实开展了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奠定了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段静 《兰台世界》2016,(15):91-92
张伯苓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把"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升华为南开校训,塑造了南开精神。张伯苓的人才教育思想内涵丰富、生命力顽强,给予高校在今天进一步做好人才教育工作以深刻的启迪,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吕凤子,中国职业教育的先行者,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一生办了许多学校,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正则职业学校。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于今日的职业教育,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云五与中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不仅是一位知名的政治人物、学者和出版家,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图书馆事业家。他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在图书馆的自学而非学校的正规教育。他的图书馆实践,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20.
"德育救国"是张伯苓先生的一贯思想,他强调教育要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相适应,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教学实践,他还将爱国主义热情贯穿整个道德教育的过程,其德育思想对今天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贡献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