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教育与职业》2003,(5):13-13
去年,重庆市抓住全国职教工作会召开的契机,把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提高中职招生总量作为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的重要工作,推出了中职招生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全市四类中职学校招生在去年攀升20.3%的基础上,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招生总量取得新突破。四类中职学校当年招生130865人,比2001年增招33128人,增幅达33.9%。全市90%以上的中职学校完成了全年招生计划,一些重点学校招生超过2000人。重庆市中职学校招生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是抓住了全国职教会召开这一重要机遇,将中职招生与学习贯…  相似文献   

2.
2002年,我省把抓好中职招生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实现中职一年内全面走出低谷作为硬任务,全面加大中考和中职招生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使中等职教招生止跌回升,招生总量及其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校)招生15万人,比2001年增加4.3万人,增长40%,其中职业高中招生9.6万人,增加3.6万人,增长60%。  相似文献   

3.
职教实现新突破 招生数量迅速扩大 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151.5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加53.7万人,增长54.9%.普通高中招生71.8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加14.8万人,增长26%.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招生79.7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加38.9万人,增长95%,珠三角地区中职学校招收欠发达地区生源17万人,中职招生总量全国第一,大大超过教育部下达的67万人的任务.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到377.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79.9%.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192.4万人,中职学校在校生185.5万人.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日前青岛市教委招生工作总结会上获得一个喜人的消息:1996年青岛布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招生数比例超过6:4。1996年青岛市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学校共计招生22307人,比去年增长11 7%:;全市各类中等职教招生总数为35745人,占全市高中段招生总数的61.98%,其中市区达10186人,占高中段招生总数的625%,比去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1996年青岛市职教招生工作为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职教在岛城为什么能“热”起来,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单位,据悉1996年职教招生工作.青岛市坚持了“控制比例,划线指导,加大宣传,炒热职教”的  相似文献   

5.
《职教论坛》2005,(6S):32-34
2002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以来,我省职业教育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广大职教工作者抢抓机遇、奋力拚搏、扎实工作。实现了连续三年的跨越式发展。2004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6.08万人.比2001年增加14.02万人.增幅116%.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比例达到39.3%: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高职高专学校招生10.58万人.占省属高校招生总数的61.94%。全省职业教育形成贴近地方经济、与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教委招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2000年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已全面结束。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9203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5723人,职普比例为5.5∶4.5,高中段普及率为82.8%,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保持了中等教育的合理结构。今年招生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点: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中职招生工作的领导  做好今年的职教招生工作,青岛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除大学扩招、“普高热”的影响外,今年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幅度较大(全市减少:23.8%),是青岛近些年来生源最少的一年,各级…  相似文献   

7.
《职教论坛》2005,(16):32-34
2002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以来,我省职业教育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广大职教工作者抢抓机遇、奋力拚搏、扎实工作,实现了连续三年的跨越式发展。2004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6.08万人,比2001年增加14.02万人,增幅116%,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比例达到39.3%;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高职高专学校招生10.58万人,占省属高校招生总数的61.94%。全省职业教育形成贴近地方经济、与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一、各级教育部门坚持统筹协调,突出抓好中职招生工作从2002到2004年,我省中职招生实现了"三级跳"。2002年比…  相似文献   

8.
动态     
我国提前实现中职招生800万人目标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在2006年的基础上又扩大招生50万人,总量突破800万人,提前实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记者日前从成都市教育局职教处了解到:今年成都市城区中等职业学校将招收新生近万人,招生专业73个。今年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教育厅还批准了6所学校独立开设五年制高职班,招生专业34 个;批准了部分学校与省内高等院校联办高职,招收高职学生5干余人。今年全市中职招生的人数和招收专业是历年之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以来,我省职业教育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广大职教工作者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实现了连续三年的跨越式发展.2004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6.08万人,比2001年增加14.02万人,增幅116%,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比例达到39.3%;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高职高专学校招生10.58万人,占省属高校招生总数的61.94%.全省职业教育形成紧贴地方经济、与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在我国职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职业教育法》的制定。从开始准备到最后颁布。先后经历了约七年时间。中国职教学会曾参加了起草工作,这表明《职业教育法》重视吸收各方面意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职业教育法》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同时也研究了一些发达国家职教法规的情况。十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的《职业教育法》符合国情。对推动我国职教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执行的中德唐山农村职业教育合作项目(1998-2004年)结束了(以下简称项目,项目概况见本期15页).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访谈录(Ⅰ)职业教育是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职业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研究》(BJA010100)课题组就“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使我们看到了对此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理解。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我们深化对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本刊特将访谈记录分专题编辑处理,并从本期起连续刊发,本期论题为“职业教育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重大举措--德国新《职业教育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性变革引发的职业教育世界性的变革趋势,德国对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将其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制定新<职业教育法>.2005年4月1日起,新<职业教育法>生效.这一新<职业教育法>具有五大特点:重视多元化,扩展职业教育新空间;强调多样化,开发职业教育新形式;加速现代化,赋予职业教育新活力;构建网络化,制定职业教育新政策;促进透明化,公布职业教育新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教育事业奋进不息,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其中最值得骄傲的是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但在教育改革方面为世人称道者不多,批评者不少,相对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教育表现出明显滞后.这种滞后,主要不在国家的大政方针层面,也不在领导人讲话和有关文件中所提出的理念层面,而在于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层面.这种滞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教育功能的偏颇导致对面向多数人的职业教育的忽视,造成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失衡.努力改变这种滞后状态,既是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坚持职业教育创新努力开创江苏职业教育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头两年,我省职业教育以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中心总揽全局,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呈现出新态势。一是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快速反弹。2001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开始见底回升,2002年又创出了历史新高,招生人数达到31.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8万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高职衔接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浙江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从选拔方式、课程衔接、提前介入、工具课和技能课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完善选拔比例、加强课程衔接、高职提前介入、抓好工具课和技能课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证制度”是沟通职业教育制度与劳动生产制度的重要纽带,实行“双证制度”的关键是开发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双证课程”。优质的“双证课程”资源代表了劳动力市场、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质量需求,因而具有导向作用和就业促进作用。本文阐明了“双证制度”的本质,初步界定“双证课程”的内涵,提出了“双证专业”开发的若干思路和职业学校选择“双证课程”资源的若干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到2008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2003年1月,召开了北京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推进工作做了动员和部署;同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从2003年开始,市财政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不低于 20%的经费用于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地方政府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会后,各省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温总理讲话精神,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截至2006年8月1日,全国已有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了省级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各省在“十一五”期间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及相关政策。本刊对此进行了汇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