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将提升小波变换与模糊聚类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变换域的自适应盲水印算法。算法利用提升小波变换得到图像的低频子图,结合人类视觉特征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进一步划分出最适合水印嵌入的纹理区域,并嵌入经过混沌映射加密的水印。对比攻击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鲁棒性,能有效抵抗多种类型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的自由分布式(FDR)假设检验阈值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相结合的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在NSCT域利用统计学中的自由分布式错误发现率(FDR)假设检验方法来设定阈值,再通过软阈值函数进行去噪,且不依赖信号的长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感图像的高斯噪声,提高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同时利用NSCT变换的平移不变性抑制了去噪中的伪Gibbs失真效应,较完整地保持了图像的纹理和边缘等细节信息,从而明显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高强度间歇性5×6s Sprint测试对人体上半身的刺激表现和期间身体各部位完成的量与总体运动量的差异情况分析。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了15名体育专业的男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中,通过利用在改进后的电磁制动脚踏车测力计上完成了上半身5×6s Sprint测试实验。研究结果:(1)在绝对和相对瘦体重(LBM)及上半身瘦体重(UBLBM)之间,它们的无氧峰值功率(PP)和平均无氧功率(MP)差异性显著(P<0.05)。(2)在测试中,总体的动力递减率(即疲劳指数百分比)为11.4%。(3)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上半身瘦体重(UBLBM)在测试中占总工作量的87%。通过以上对上半身的高强度间歇运动研究结果的描述性分析表明,上半身在5×6s Sprint测试中,其PP和MP输出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游泳运动方式下大鼠中央杏仁核(CeA)中c-fos蛋白表达的规律,探讨不同游泳运动方式对CeA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游泳运动模型(间歇运动、持续运动),采用ABC特异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游泳运动方式下大鼠CeA中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和统计学软件进行图像与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CeA中fos阳性细胞表达不明显,模型组明显增多;持续组游泳运动结束后,60 min时fos阳性细胞表达达到峰值,然后回落;间歇组峰值时刻点与持续组相同,但间歇组各时刻点c-fos蛋白表达数值均高于持续训练组,且两组峰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歇运动对于大鼠CeA中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更为显著,运动强度与c-fos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运动训练后冷水浸泡在促进机体功能恢复过程中是否会对肌卫星细胞产生影响.方法: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运动冷水浸泡组(CWI),并根据取材时间点再分为0h、24h、48h、72h、120h等时相亚组.E和CWI组进行跑台离心运动,其中CWI组运动后进行10℃冷水浸泡10min;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腓肠肌MyoD、Myogenin蛋白表达.结果:MyoD蛋白在C、E、CWI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F0.05),E组峰值出现在72h,CWI组峰值出现在48h;Myogenin蛋白在C和E、C和CWI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E和CWI之间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E组峰值出现在120h,CWI组峰值出现在72h.结论: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MyoD和Myogenin的表达上调,运动后进行冷水浸泡能够加快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分化,这可能是冷水浸泡促进机能恢复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使中华武术走出视觉文化时代遭遇的发展困境,研究中国传统的体认方式对发展武术的积极意义。研究认为:视觉文化时代中国武术发展出现的畸形和异化,显然不利于武术的传承发展,中国武术文化有着强大的"精神叙事"、独特的编码系统,融合了诸多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和认知理念,在解码过程中需要通过中国独有的"体认"的解码方式来解读中国武术,寻觅"达身体之道"近乎"天地之理"的武术本真,从而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开辟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验8周CrossFit训练是否对健康成年人最大有氧能力、爆发力、体成分有影响,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显著。方法:选取14名至少受过CF训练一年以上的男性训练者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8周后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测试、wattbike 6S峰值功率测试,采集训练者的最大摄氧量(VO 2 max)、体成分、6S峰值功率等相关参数。结果:结果:(1)8周crossFit后,健康成年男子的BMI、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有显著下降(P<0.05),体脂百分比下降具有极显著性(P<0.01)、最大摄氧量相对值,6S峰值功率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体重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不具有显著性。(2)从皮尔逊相关性得出体重与体成分之间相关性不高,体脂百分比与最大摄氧量相对值(rp=0.94,P<0.01)、最大摄氧量绝对值(rp=0.87,P<0.01)峰值功率(rp=0.89,P<0.01)之间也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1)体重与体成分其他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明显(2)CrossFit可以显着改善健康成年男子的最大摄氧量、无氧峰值功率和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Sony录像系统(50 f/s)及高速录像系统(120 f/s)两台摄像机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助跑与三跳动作过程进行了定点拍摄。通过对动作图像解析与相关技术参数的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女子三级跳远的助跑速度峰值未能出现在起跳前瞬间或板前3 m(倒数第2步);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各跳起跳离地时的水平速度大大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助跑加速节奏的类型属于"下降型"。为此进一步改进助跑加速节奏,充分发挥助跑水平速度的潜能,是我国女子三级跳远技术改进与提高成绩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一种新的液态金属应变传感器对射箭动作拉力进行监控。方法:设计和制造液态金属应变传感器,标定传感器的信号值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并对健将级运动员射箭的拉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研发的传感器可以测量0%~160%之间的应变;在重复拉伸1 500次的过程后,信号变化率小于1.5%。(2)传感器最佳位置为离弓稍92 mm处,该处拉力拟合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范围为0.5%~2%。(3)实时反馈了运动员王X射箭不同动作阶段拉力图像,监控了关键阶段的力和时间。结论:(1)本液态金属应变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2)重点监控了射箭瞄准阶段、声动反应阶段的拉力和时间,弥补了前人对射箭拉力的研究空白,为提高射箭竞技水平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估,是受多因素影响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本文根据目标反馈控制的原理,采取教育评估(测量)的方法,建立一套反映其特征的评估指标体系、加权系数及其量表。通过Delphi专家调查法调查,采用Fuzzy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评估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学生科研选题和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评价量表,符合总目标要求,具有实用价值;确定合理权重,采用Saatv相对重要程度相关计算方法优于样本平均法;以该方法取代传统的直接经验评定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上的4件文物都是错金或鎏金工艺制品。 一、错金工艺 错金,又称金错,是把黄金锤锻成金丝、金片,镶嵌在金属器物(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表面,构成各种花纹、图像、文字的工艺。这种工艺兴起于春秋时期。 错金的工艺过程: 1.制槽:在金属器物表面按花纹、图像、文字铸成或刻出凹槽,在槽的底面刻凿出麻点,使嵌入的金属能牢固地附着。  相似文献   

12.
武汉体院2004年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结果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武汉体育学院2003年研制的《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归纳了三个学期教学运行过程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课堂类型、授课教师、课程性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为全面完善《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讨论不同阶段课堂教学质量的专家评估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武汉体育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思路,同时为体育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遵循教育评估的整体性、实效性和社会性原则,我们改变了以往只从教学过程做调查的习惯,在重视社会效益和社会评价的基础上,直接面向教育对象,对文革后1096名(男622,女414)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体育质量调查,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体育现状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在软件测试和质量评估过程中,对测试结果数据整合时,有时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现象,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对软件质量评估的结果。本文将介绍辛普森悖论(Simpson's Paradox)产生的原因、现象和对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评估结果的产生影响,最后尝试通过引入基数系数的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重新整合来消除辛普森悖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基于Gyrator变换的图像加密技术以及原理,利用该方法进行了Matlab灰度图像的加密与解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Gyrator变换加密后,原始图像完全被掩盖,利用加密图像的逆过程,并且使用正确的密钥,可以恢复原图像。而当使用错误密钥时,无法完成图像解密。说明Gyrator变换用于灰度图像加密领域,具有加密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起跑器抵脚板水平旋转角度对运动员起跑蹬伸力的影响。方法:以大学高水平男子短跑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改造的抵脚板分别安装于两台三维测力平台上。实验对象按照个人习惯对起跑器长度和倾斜度进行调节设置,设置完成后不做改变。实验只对起跑器水平旋转角度进行控制,共设定4种条件:1)两支抵脚板均外旋0°;2)两支抵脚板均外旋2.5°;3)两支抵脚板均外旋5°;4)运动员根据前3种抵脚板外旋角度的主观体验,对两支抵脚板转角分别进行个性化调整。通过测力平台对4种实验条件下运动员起跑前、后脚蹬伸力幅值和时间特征进行记录。结论:1)带有旋转角度的前抵脚板在X、Y和Z方向均增加了起跑蹬伸力峰值,尤其在X方向更为显著;虽然后抵脚板在X方向减小蹬伸力峰值,但其增加了Y和Z方向蹬伸力峰值,尤其是最佳转角在Y方向增加10%的向前推力;2)2.5°转角几乎没有改变前、后脚蹬伸力出现时相,但5°和最佳转角改变了蹬伸力峰值出现时相;3)5°转角显著性地缩短蹬离时间0.0166s,最佳转角缩短蹬离时间0.0063s;4)带有旋转角度的抵脚板有利于运动员起跑后第一步侧向蹬伸,减少蹬伸侧滑现象。建议未来起跑器改进与优化应重点考虑抵脚板水平旋转角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了解花样跳绳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以学校花样跳绳选项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花样跳绳选项课程的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花样跳绳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体能方面的部分指标进行教学前后的实验对比研究。通过对实验前后所采集数据的比较得出:进行花样跳绳练习后学生的身体形态(体重、腰围和臀围)发生了变化,P>0.05,变化不大;学生的肺活量实验后为(2968.18±755.991)ml,实验前为(2736.36±620.237)ml,实验前后数据对比P<0.05,肺活量变化明显;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实验后为(1.826±0.3390)m,实验前为(1.742±0.3596)m,实验前后数据对比P<0.05,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有规律参与太极拳运动对中年妇女焦虑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采取实验法,以未从事任何运动训练且身心健康的40名中年妇女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太极拳组与对照组,每组20名进行实验研究,为期共12周。对照组不做专门性运动,太极拳组实施每周2~4次、每次60min太极拳运动。实验前后各组受试者于安静状态下,接受自评焦虑量表以及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测量。结果发现:(1)太极拳组的自评焦虑水平明显降低。(2)太极拳组的生活质量除社会关系以及外在环境等并无明显的变化外,生理健康、心理与个人信念、生活质量总分以及综合自我评估等指数,实验期间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量水杨酸钠抗疲劳效应的时效关系.方法:将162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6个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Ⅰ组(按1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Ⅱ组(按2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Ⅲ组(按3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实验Ⅳ组(按4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和实验Ⅴ组(按50mg/kg腹腔注射水杨酸钠),每组27只.给药后30min、60min、120min每组各取9只行负重游泳,仔细观察每只小鼠的一般游泳状态,记录负重游泳时间、计算负重游泳最初60s的平均速度,测定游泳前、后乳酸含量.结果:单次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负重游泳最初60s的平均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前血乳酸含量和运动后每分钟乳酸平均蓄积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用药剂量在10mg/kg~40mg/kg之间时,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当用药剂量增至50mg/kg时药效开始下降,实验Ⅴ组抗疲劳效应明显低于实验Ⅳ组(P<0.01).结论:水杨酸钠抗疲劳作用的有效剂量在10mg/kg~50mg/kg之间,但只在10mg/kg~40mg/kg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水杨酸钠抗疲劳最佳使用剂量为40 mg/kg,其最佳疗效至少持续90 min.水杨酸钠可通过降低运动前乳酸含量、阻止运动过程中的乳酸堆积双重机制实现其高效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增强式训练对运动员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检索、筛选、合格、纳入4个步骤对3个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 Med、SPORTDiscus)进行文献检索,并通过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符合研究的文献进行编码,使用物理治疗循证数据库(PEDro)对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运用stata13.0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1)增强式训练对下肢垂直跳跃能力的提高有中等效应的正向影响[SMD=0.64,95%CI (0.24,1.04)];2)增强式训练对下肢短跑成绩的提高有中等效应的正向影响[SMD=-0.71,95%CI (-0.95,-0.47)];3)增强式训练对血液中CK浓度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影响[SMD=0.89,95%CI (0.36,1.41)]。结论增强式训练是提高运动员下肢运动能力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主要表现在垂直跳跃、短跑能力上,但也会造成下肢酸痛,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