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在20世纪早期的公司治理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公司的股权结构是高度分散的,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经营者手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完全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被视为公司最关键的代理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股权不是高度分散,而是相当集中的,公司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控股股东手中,公司的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才是现代公司最核心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产生及对公司投融资政策和治理效率的影响,认为股东代理问题从两方面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且存在一个最佳的控股股东持有股份。要减轻股东代理的负面影响,需要对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及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产生及对公司投融资政策和治理效率的影响,认为股东代理问题从两方面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且存在一个最佳的控股股东持有股份.要减轻股东代理的负面影响,需要对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及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基本命题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梅 《预测》2007,26(6):27-30
不同的公司股权结构决定了一国不同的公司治理命题。在美英国家公司治理问题是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的冲突问题,公司治理改善的讨论和政策措施也在于加强对公司经营者的监督。美英之外的世界上的大型公司都具有集中股权结构的特征,它们的首要治理问题是限制控制股东对少数股东的盘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由于股权分置的存在而被放大,出现异常复杂的情景。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消除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异化现象,推动股权结构改善,明晰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5.
自美国安然事件以后,公司治理就成为了学术界广泛研究的热点话题。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公司有效地执行和保护股东的利益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创造价值。本文以加拿大希尔威有限公司为例,首先对该公司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加拿大希尔威有限公司的治理结构与机制,并提出相关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庞梅 《科研管理》2008,29(4):48-54
摘要:无论是在股权分散的英美国家的公司中,还是在股权集中、存在控股股东的欧亚大陆和东亚国家的公司中,股东权益的保护都是公司制度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股东权保护演进历程的比较,法律的作用被证明是至关重要的,法律保护股东权利的有效途径是强化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我国《公司法》的修订、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回应了股东权保护的迫切需要,顺应了股东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文献的研究角度不同,本文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不同类型的国有股东与主要高管的强制变更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未发生控股权转移条件下的上市公司主要高管强制变更现象与股东类型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绩效状况的好坏是评价公司主要高管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投资公司型和国有法人型股东在监督主要高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效率的,政府型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效率是最低的。这表明并不是所有国有股东都不利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8.
李角奇 《预测》2007,26(6):22-26
本文采取了抽样调查方法,对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所具有的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国有股东居于控制地位、大多股东难以制衡少数控股股东等基本特征,根据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对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与创新的决定作用,提出了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公司治理机制产生的根源。解决代理问题,促使职业经理人作出更符合股东利益的战略决策,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命题。文章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分析公司治理面临的难题,提出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优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资本对公司治理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以南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百佳公司中的7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社会资本对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与中小股东和社会的关系越协调,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但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引入双因素交互作用因子后,企业社会资本对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张峰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17,38(8):44-50
目前公司治理研究大多研究关注正式的控制和监督机制的作用,缺乏对信任这一非正式因素作用的关注。大股东与经理人间的信任关系相比正式的制度安排,更具灵活性,因为在管家理论视角下,它有利于促进双方长期导向的代理关系,有利于激发经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代理关系中信任机制如何影响经理人创新特征的形成。因此,本文从信任的情感和认知两个维度解释大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对后者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影响过程与机理。通过对174个企业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两种信任方式对经理人的创新能力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两者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创新动力部分中介情感信任和创新能力两者间的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结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给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钟高  章铁生 《预测》2001,20(6):40-43,26
债务契约是限制经理人员活动或要求经理人员按一定目的进行行动的条款或条件。这些条款或条件是为了缓解债务的代理问题,保护债权人利益或应债权人的要求而签订的。债务契约一般由包含会计数字的协议或限定组成,会计信息(往往经过独立审计)在债务契约的签订与执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债务契约对会计也产生了影响。期权理论的引入使对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的认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会计数据在契约中的运用作出了一种新的全面、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郝臣  宫永建  孙凌霞 《软科学》2009,23(10):123-127
以2000~2007年沪深两市626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成本的度量指标,采用最小二乘和面板数据两种计量方法,对公司治理要素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9个公司治理要素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层薪酬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持股董事比例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且持股董事比例可能存在区间效应;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持股比例和监事会规模与代理成本无显著相关性,不能有效影响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4.
作为科技评价活动的“指挥棒”,科技评价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已经成为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科技管理手段。科技评价政策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评价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研究以1978-2020年的中国科技评价政策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特征、政策主题和合作网络的总体情况及变迁与演化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研究发现:政策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覆盖了各类科技评价相关内容,但对科技规划、政策和发展领域评价关注不足;建设性条款和分类评价成为高频政策内容,但操作性不足;机构合作网络经历了“节点逐渐增多、合作频次大幅增加”的发展趋势,各机构联系的紧密性较为稳定,但机构间权力分布则稳定性不足。最后,从合理分配政策注意力、完善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以及加强机构协同性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型,中国公司的投资者保护也不断得到改善。尽管公司的股东应该拥有平等的知情权,但控股股东利用其知情权优势对中小股东的权益进行侵害。在自主性治理中,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是互动沟通的过程,公司向投资者传递信息,同时也从投资者收集反馈信息,在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和公司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其对公司的相关信息具有完全的知情权。在完全知情权的基础上,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作出理性决策,并尽可能地避免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使其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6.
许建伟  陈彦斌  刘琨 《科研管理》2020,41(10):11-20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相关样本数据,本文从外部审计的公司治理与信息传递功能出发,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研究了外部审计质量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质量外部审计有助于营造企业创新氛围,推动企业创新活动;并且,外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可分别通过缓解企业内部代理冲突和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两条作用机制推动企业创新活动。该结论不仅丰富现阶段资本市场审计有关外部治理及信号传递的理论,并且对监管部门、审计师事务所、企业治理层、金融部门以及社会投资者在推动创新实践方面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银行组织治理的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治理制度变革的理论模型,探讨银行股权国际化与治理制度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之间的有效制衡关系是实现银行治理效率的有效安排;只要外资股权的制度质量高,并且股权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超过一定的域值,就可以实现国内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创新演化。为确保银行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探索中国特色的银行业公司治理模式,监管层可以增加外国股权投资者的制度质量评估,适当提高持股比例、延长持股年限,促使战略投资者与国内银行形成长期的战略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数字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下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而且数字金融是部分通过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在民营企业和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柯东昌  李连华 《科研管理》2006,41(1):244-253
本文采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对管理者权力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全面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R&D投入金额的经验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和多项稳健测试。其实证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管理者权力对企业R&D投入强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本文进一步在理论上探究了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能够产生的抑制效应,同时引入交互项和分组检验的方法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均一致地表明法律环境的优良程度对管理者权力所产生的研发投入驱动作用起到了显著的抑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