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时下,“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英语要从娃娃抓起”、“普法要从娃娃抓起”之类的口号频频见诸各种传媒。听得多,看得多,人们自然就陷入了一个思维的定势:××要从娃娃抓起。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仿佛许多成人做不好、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从娃娃抓起”,也即从儿童的早期开始教育或训练,就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大家趋于认同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对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一做法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何在?它就真的那么灵验和管用吗?我们试着来寻找一下“××要从娃娃抓起”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在这一口号中有一个很鲜…  相似文献   

2.
只要你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时下正在流行“从娃娃抓起”。诸如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公民意识要从娃娃抓起,爱国主义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英语要从娃娃抓起,理财要从娃娃抓起、反腐倡廉要从娃娃抓起……这么多的“从娃娃抓起”,难怪孩子们的负担会越来越重了。不错,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从小就培养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社会之幸、国家之福。但仔细审视盛行一时的种种“从娃娃抓起”,却让我们成人汗颜不已。本来,爱国主义教  相似文献   

3.
时下流行什么都从娃娃抓起。诸如:腐败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德育要从娃娃抓起、英语要从娃娃抓起、理财要从娃娃抓起……有报道说,浙江省海盐县把“诚信崇廉”纳入学校德育教学体系;广州市某区启动了“小眼睛盯大眼睛”活动;温州市大力营造“小手牵大手”的反腐倡廉氛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提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不错,娃娃里是有腐败现象,有考试未过关给老师送礼的,还有班级活动中班干部联合作弊分奖品的,等等。为什么娃娃中会滋长这些腐败呢?娃娃们是怎么学会玩权钱游戏的?这是成人的社会环境熏陶出来的,娃娃们的行为方…  相似文献   

4.
牛猛 《教书育人》2013,(4):20-21
1977年,邓小平在谈到教育问题的时候说过一句"要从娃娃抓起",充分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然而,时至今日,尽管各种各样"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如电脑技术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运动要从娃娃抓起等,但无一例外地还没有见到哪项工作取得了骄人成绩。原因何在?喊口号是一回事,实际去做又是一回事,很多事情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的。就拿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说,每  相似文献   

5.
时下的中国教育流行一句挺时髦的话语,即人们常挂在嘴上的“一切为了孩子”!细细想来,实在不妥。孩子是家长的心肝,是教师的寄托,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重视对孩子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为了孩子而劳心劳力,的确应该。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的辛劳为了孩子,老师的耕耘为了孩子,国家的投入为了孩子,社会的忧虑也是为了孩子。现实的中国,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没有哪一位不为了一代的健康成长而思考。一时之间,诸如“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卫生要从娃娃抓起”“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素质教育要从娃娃…  相似文献   

6.
一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愈演愈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是,在教育教学领域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在某些地方和学校,甚至愈演愈烈。有人讲我国基础教育有几个奇怪的现象:一是高考升学从娃娃抓起;二是素质教育在向“应试教育”转轨;三是学校异化成了训练考试熟练工的“工厂”。  相似文献   

7.
所谓解放儿童,实质上是改变对儿童的看法,即将儿童当“人”看,让他拥有着与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而不是成人的附庸、任人支配的“小羔羊”;将儿童当“儿童”看,承认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而不仅仅将它看作成人的预备;在儿童的成长阶段提供与之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让他们的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的伸展,还幸福于儿童。从哲学的高度看,解放儿童的基本内涵,就是真正把儿童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选择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创造的主体,并根据这种哲学意义上的儿童观,把儿童真正培养成为创造历史的主体。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8.
《家教指南》2005,(5):38-39
没必要,什么事都从娃娃抓起;决不能,把教育孩子权交给别人;切莫忘,“防艾课”中的性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教育虽然是近二十年才在我国引起广泛注意的教育思想,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主体性教育思想经历了启蒙、探索、改革与深入和拓展四个阶段──从对儿童的关注到对儿童兴趣、儿童生活的关注一直到儿童主体意识的构建等,形成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这是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你们看了上期杂志,对《过早引入西方文化可能会使民族文化受到排挤》中的观点不敢苟同。我的观点是:“英语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没有错!记得1971年,当上海13岁的学生李劲为邓小平做电脑演示时,邓小平说了句引领中国教育导向的话:“计算机应该从娃娃抓起。”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计算机教育从初级到高级,从基础到尖端,风起云涌,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备中小学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精神,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不少地方还把文明礼仪教育延伸到了学前班、幼儿班,并响亮地提出了“文明礼仪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但是,我们在各地调研时发现,  相似文献   

12.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概述 首先,杜威概括、总结和分析了历史上曾出现的主要教育目的论。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分析研究了西方历史上八种有代表性的教育理论,并从中概括出三种教育目的论:(1)自然发展论。以卢梭等儿童本位论教育家为代表,其口号是“遵循自然”,要求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杜威对这一教育目的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以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能使人们重视儿童身体及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杜威也批评了自然发展论的不足,他称之为“唯一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浅谈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的问题○孙鹏目前,社会上流行一种普遍的看法:一切从娃娃抓起。足球从娃娃抓起;计算机从娃娃抓起;音乐教育何尝不是这样呢?学前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启蒙时期,是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无不得益于这个基础时期的正确教育,更多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1977年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话.也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时至今日.我们仍有必要以这句话来深刻反思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上精彩的虚拟世界不仅吸引了成人,也同样让孩子们感到新奇, 许多家长都知道“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电脑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但是, 到底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习和使用电脑,这对家长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概述首先,杜威概括、总结和分析了历史上曾出现的主要教育目的论。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分析研究了西方历史上八种有代表性的教育理论,并从中概括出三种教育目的论:(1)自然发展论。以卢梭等儿童本位论教育家为代表,其口号是“遵循自然”,要求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杜威对这一教育目的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以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能使人们重视儿童身体及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杜威也批评了自然发展论的不足,他称之为“唯一的缺点”,是摒弃乃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使教育与社会环境相隔离。(2)…  相似文献   

17.
郭兰玲 《辽宁教育》2010,(10):11-12
李岚清在《国民素质与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指出:“进一步办好儿童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应当从儿童时期养成,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18.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英语学习更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本文以儿童心理为切入点,探讨了少儿英语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吴峰 《小学生》2023,(9):100-102
在信息技术与生活高度融合的今天,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基建科研,无不涉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不仅对人才素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同样有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本文从生活元素的运用这一话题入手,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交通安全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这不仅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特点,体现持续性与系统性、直观性与形象性、娱乐性与参与性和可比性与协作性等要求,从幼儿入园开始就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指导,并要形成学园、社区和家庭为一体的教育模式,从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交通安全的意识与行为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