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中美重大自然灾害中图书馆界援助措施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和中国汶川大地震都是两国近年来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使图书馆事业也受到了很大破坏.为帮助受灾地区图书馆恢复、重建,两国图书馆界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援助措施.美国图书界在ALA的领导下开展了设立图书馆援助基金、捐赠图书、替换图书馆员以及领养灾区图书馆等活动;而中国图书馆界则通过成立"图书馆家园--援助图书馆人计划"、"共享工程"的应急服务以及图书馆"一对一"重建等来实施受灾图书馆救援.本文对两国图书馆界的援助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之友是西方图书馆界争取社会援助的有力组织。在对我国寻求社会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察之后,笔者对我国建立图书馆之友组织的策略及方法进行思考,认为我国具有建立图书馆之友的广阔空间,但需要依靠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图书馆馆长、馆员的共同努力来谋求发展。文章对图书馆之友具体的结构模式和活动策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殷洪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7):95-99
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及社会化服务尚未普及的实情,分析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的社会责任及行业优势,介绍业内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实践及无锡市图书馆的案例,最后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活动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对地震灾害的应对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5.12"特大地震发生时,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所采取的组织读者迅速撤离图书馆、清理和发放读者遗留物品、归还读者遗留的图书馆藏书、尽快恢复基本服务工作、保护图书财产安全、自力更生重建和争取外部援助等紧急应对措施,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和安全保障系数、制定预防地震灾害的应急预案、强化图书馆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建立抗震救灾援助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援助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能动性的资源。文章论述了图书馆寻求社会援助的现实可能性,在调查大量社会援助图书馆建设的实例基础上,分析图书馆争取外部援助的途径:政府机构的全国性援助计划、企业的援助、非政府组织的援助、私人募捐、网络募捐、图书出版发行销售机构的捐赠等,最后探讨了图书馆利用外部援助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持续性问题,二是针对性问题,以对当前社会援助图书馆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知识援助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建设和谐社会公共图书馆知识援助的必要性,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提供知识援助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就是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优势,开办盲人阅览室,建立农民工阅览室,举办影视展播,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举办多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等形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知识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国忠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142-145
论述我国弱势群体的概念、类型及其知识贫困的现状和原因,提出知识援助是改变弱势群体知识贫困的必然途径。通过分析 我国图书馆的性质、分布状况及服务特点,认为图书馆是提供知识援助的主要阵地,并从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成立相应的协调组织、 加强对弱势群体人员的调查研究、开放馆藏以吸引读者、构建适合全体公民的知识援助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几个方面 提出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章忠平 《图书馆学刊》2010,32(11):76-78
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特殊弱势群体,其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深受社会关注。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应主动承担起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的责任。在阐述图书馆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意义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图书馆深化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是国家或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正是这种制度安排意义的体现.但在社会经济体制变迁的过程中,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影响.图书馆精神衰微,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很可能成了一句无法兑现的"美丽的诺言".对此.图书馆应从制度建设入手.进行制度创新,以保障知识援助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汶川地震一年来"图书馆家园:援助图书馆人计划"发起、开展援助行动等概况的基础上,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探讨该计划对传承和发扬图书馆精神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理解是人们在图书馆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系列认识思维活动.就理解的宏观意义上来说,图书馆的现有任何物质成果都是图书馆理解的表达.图书馆的理论创新活动就是人们在图书馆理解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表达形式.文章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对图书馆理解与表达方面的困境做了某些尝试性的探索,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图书馆基础理论和工作环境的关注,为图书馆进一步创新提供一点思路.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2.
论文是笔者阅读程亚男老师《流动的风景—图书馆之旅》一书的所思所想所感。这本书为我们图书馆工作者了解国外图书馆工作现状开启了一扇窗。论文主要谈了中西方在全民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程度、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意识和图书馆工作者自身的认知等三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人物访谈的形式,探讨了郑州大学图书馆崔波馆长致力于服务立馆、科研兴馆、人才强馆,并将"和谐"理念运用于图书馆工作中等图书馆管理思想和举措。  相似文献   

14.
博客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媒体,在我国图书馆学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文章概述了博客在我国图书馆学界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国内图书馆学专业博客的类型,阐述了博客应用于图书馆界的作用.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馆的法治环境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4  
图书馆的法治环境是对图书馆服务和与图书馆的生存、运营、发展密切相关的所有方面具有高效能、全方位、综合性保障功能的法律体系 ,不仅仅是制定图书馆专门法。它至少应包括 4个方面相互配套、相辅相成的法律法规 :图书馆专门法、图书馆相关法、图书馆行业自律规范 ,与图书馆有关的国际条约、协定等。参考文献 16。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精准化、系统化与管理和服务的人性化二者似乎存在着难以兼顾的尴尬。一方面,企盼管理制度一劳永逸,另一方面,渴望管理人性化复归。立足现实,对图书馆制度、管理与服务的人性化作了较详细的研究:①图书馆制度人性化构建。②图书馆人员管理人性化。③图书馆服务人性化。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公共需要、公共物品、公共领域等概念之间的公共性的关联,剖析图书馆在各种公共性视角中的表现,从而,剥离出图书馆的公共性谱系,作为在社会活动层面上研究图书馆学的基础概念。  相似文献   

18.
浅谈光触媒在图书馆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光触媒技术,探讨了该技术在图书保护及馆内环境净化中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图书馆精神的含义及新时期赋予的新的内容,论证了图书馆精神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源动力,体现了图书馆精神的重要性.提出应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的社会援助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图书馆的社会援助 ,指图书馆争取或接受国内外机构、团体或个人捐款、捐书、赠物 ,以珍藏特色文献、充实馆藏、改善馆舍条件 ,增强为社会服务能力的行为和结果。图书馆要争取社会援助 ,应转变观念、拓展功能、完善自身形象。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