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和实践表明,一般而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通常比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要快一些.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去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教师必须启发学生掌握智力活动的方法.学会如何去学习,使他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提高这三种能力,才能解决研究性学习质量提高问题.  相似文献   

2.
智力包括感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掌握知识是发展思维的必要前提,理论思维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知识的增加与智力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在物理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始终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提高智力水平,解决终身学习问题。 教师传授知识同时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把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教给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学生学习也是如此。能力永远指的是某种活动的能力,能力只能在活动中形成,能力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具有心理过程的个性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和形成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光靠教师的讲解,是培养不出能力来的,教学中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去实践,才能形成和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单纯地传授知识是传统教学的特征,而现代教育的主要标志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然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必须从训练学生的技能入手,因为能力,智力与技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掌握技能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基础。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在他们掌握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知识、能力、智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用感觉器官去认识事物,课堂以训练为主线,技能在训练中掌握,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智力在训练中发展。那么音乐教学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中学生物新大纲对学生的学习和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的学习、新问题的解决既有积极影响 ,又会有消极影响 ,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促进学生的正迁移 ,克服负迁移 ,提高教学质量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一、利用知识技能间内在联系促进正迁移利用知识与知识、技能与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因后果 ,培养举一反三的正迁移能力 ,是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7.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清况和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练习设计的优化是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82):137-138
丰富的物理知识中渗透着许多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采用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思想、智力、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外。还要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发展智力放在首要地位上,以适应职后教育的需要。而对于以自学为主的函授教学来说。特别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更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有安排地向能力培养方面去引导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样悦.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并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有声有色地讲授,而是在于如N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本着上述想法。根据成人教育特点——成人性、业余性、示范性。近儿年来.我在微积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有儿点粗浅的体会,请干批评指正。 一、前后联系,加深拓宽掌握知识,促进思维的纵向发展 智力发展水平是与掌握知识、技能有着密切关系,它是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若离开了知识与技能,就无法发展智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主动地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刘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知识越丰富越扎实,越能为创造打下深厚的基础。这样既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又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着重智力发展,使受教育者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重掌握一般的知识原理,用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当前教学教法中应深入研究的新课题。笔者就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地理技能的训练。地理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技能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的程度就是技巧。一、地理技能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学生通过运用知识与实践,可以形成技能和技巧,还可以检验所学的知识。这对于他们进一步理解地理知识,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在头脑内部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联系和操作。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丰富的物理知识中渗透着许多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采用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思想、智力、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后谋生的重要技能。多年实践表明,学习"人类通用智力工具",掌握有关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会对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促其成长与成才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强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认识为基础的全面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发展智力与能力,要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很多,但无论哪种知识终极的目的还是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能力.知识究竟怎样转化为能力?它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其发展和运动的规律是什么?我们在教学中又如何去掌握它?如何去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这都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加以研  相似文献   

15.
迁移规律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重要规律.它是指已获得的经验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这种迁移的效果有两种: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叫正迁移;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的干扰作用,叫负迁移。正迁移量越大,意味着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所产生的适应新学习情境的能力越强,越能顺利地运用已获得的经验去掌握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广泛迁移而实现的.学习迁移对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智能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对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高素霞 《新疆教育》2013,(7):125-125
练习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仅是掌握教学知识,形成技能技,i的重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有效的作业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实提高学习效益、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是每个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学生在中学学习英语之后,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掌握知识,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参与实践,在合作与交流中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去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  相似文献   

20.
张宇婷 《海南教育》2014,(10):72-7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