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建设的加快普及 ,可视性网络语言将成为语言的主流。网络语言的浅显直观将挑战传统汉语语言的意韵。传统汉语语言的音乐美将无法得以展现 ,它的准确、凝重、精练将受到大量语言信息的稀释。规范性和逻辑性将被跳跃性破碎性以及创新的活力冲击。如何保持传统汉语语言精髓 ,并把它发扬光大 ,这是语文工作者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高岩 《华章》2012,(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和网络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活力,并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变体,它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随着人们使用网络媒介交流的数量增加而发生很大变化。它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脱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语体,具有幽默、简捷、形象、生动等特征;但也同时出现了随意生编滥造的现象,使汉语的规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论述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的流行大抵可追溯到三五年前。最初,人们或许并未意识到,它对汉语的丰富和发展会有如此深长的生命力,或许也示预料到它对汉语的规范和稳定会有如此的颠覆力和消解力。如今,网络语言犹如一丛玫瑰盛开在课里课外,又如一条游龙恣肆于网里网外,闻到其花香、看到其活泼的人说,网络语言让人扑面感受到新鲜、生动的语言活力,而触碰到其花刺、感受到其无定的人则说,网络语言的随意,戏谑正伤害着我们的母语。是耶非耶?似难定于一尊,但无论如何,网络语言正游走于经典汉语的边缘,无法回避它扑面而来的现实,汉语教育因此遭遇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语言的新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以青少年学生为基础的网民群落,凭借他们自身的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在否断的网络交流中逐渐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区别于传统的汉语,网络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具有活力。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梁艳 《考试周刊》2010,(27):47-48
近年来,一种由数字、汉语、英文、符号等组合而成的"另类"语言悄然兴起,这种发端于互联网的网络语言,正日趋成为中学生语言的新宠,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既然网络语言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语文教学,语文教育者就应积极应对它。在大趋势面前,我们不仅要了解、熟悉网络语言,而且要善于运用网络语言,只有主动去掌握一些与学生群体贴切的流行文化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世界中的新的变体。它是网络与语言结合的产物。谐音修辞是网络语言中常见的现象。它的大量出现同网络语言独特的生成环境及使用者的心理相关。网络谐音共可分为汉语谐音、英文谐音、数字谐音、符号谐音、字母谐音、数字字母缩略谐音等共六类。谐音在网络语言中取得了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为了适应上网交际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语言。其特点表现在构造新词方法的丰富性、语句表达方式的杂糅性、语言风格的多样性等方面。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多样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手段,推动了汉语的发展,但不规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对此,我们既要看到它存在的价值,又要以宽容的态度客观分析不良的语言现象,正确引导网络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罗会武 《学语文》2009,(6):42-43
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聊天室和论坛里具有网络特点的用语。广义的网络语言还包括网页上的符号、文字等网络传播的一切手段、言论、话语、网络技术语言及网络聊天室里和电子公告牌里的对话。网络浯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与汉语言的基本词汇卡盱辅棚成。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程度也就越来越高了。网络语言属于语言中活跃的部分。网络语言的使用群体有着不可低估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汉语网络语言影响藏生汉语习得的情感,影响藏生汉语习得中"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藏生对汉语社会文化的适应和趋同程度。这些影响主要与汉语网络语言使用失范、内地藏生汉语习得与汉语网络环境脱节、汉藏文化障碍影响汉语网络语言的推介等因素相关。据此,文章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培养藏生对汉语网络语言的价值观和情感;引导和规范汉语网络语言,优化网络环境;寻求藏生汉语习得与网络社会生活的契合点,提高"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信息社会使人们的生活逐步进入了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状态,而互联网的普及导致网络语言现象的出现。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很多人因此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受到影响,并认为这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对此,语文教育工作者既不可视而不见,又不可大惊小怪,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网络特殊语境里语言符号的变异,网络传播语境催生了网络语言的形式和特点。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规范冲突和它的负面影响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冲击。语文教学应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语言,并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优化学生语文学习语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杜绝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跃 《文教资料》2011,(12):40-42
社会上对"网络语言"持有各种观点,作者认为,"网络语言"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它的使用局限于一定的场合;它同以往的语言文字革命不可同日而语,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革命,因为它是以主流的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的一种变体;"网络语言"的个别词语进入主流语言应该规范。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用户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就是网络语言。这种语言是网络用户约定俗成的,又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网络语言正在逐渐融入现代汉语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它较之传统的书面语言(这里指报刊、杂志、书籍)而言,有以下鲜明的特征。创造性网络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比较,网络语言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文上更为活泼,也更能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上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的问世,网络语言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着,它逐渐成为区别于传统话语体系的新型语言体系,在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中,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进行交流和沟通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载体。近些年来,网络语言已经跳出了网络空间,开始频频在现实社会中亮相,学生的日常交流、日记、作文,甚至连社会的主流媒体,诸如新闻、报纸等也不难见到网络语言的身影。中学语文作为依靠传统语言体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一门学科,网络语言的流行化趋势必然给其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环境下衍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互联网时代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语言学理论的网络语言应用研究》一书立足于语言理论与应用实践,该书运用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美学、模因学、符号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理论,较好地将网络语言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总结出网络语言对网络交际的积极意义,同时,诠释了网络语言将影响和改变未来汉语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读者展现了当代网络语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是汉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环境下的变体,随着网络的普及,它蔓延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随着网络语言进入日常生活和课堂,其对语言教学也产生了严重影响.面对网络语言给语言教学带来的冲击,各级学校的语言教学应如何应对?这是摆在学校和语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谈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目前,它的使用群体呈现年轻化的社会化特征。简洁口语化、生动形象化、娱乐游戏化、创造随机化是其固有的特征。受这些特征的影响,语言形式的不规范和个别语言欠明对青少年的汉语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君梅 《现代语文》2011,(11):127-128
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它具有生动有趣、言简意赅、标新立异、个性化、工具化、格式化的特点。网络语言现已成为中小学生语言的一部分,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系统、培养学生语言创造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汉语学习习惯,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等。这些影响是具有隐蔽性、广泛性、长久性的,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科学健康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是以传统语言为基础,利用传统语言的构成材料、构成规则来表情达意的。但网络语言又有着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点,甚至是背离了传统语言的规则和规范,网络语言正以一种新鲜又陌生的姿态从网络走向日常生活。网络“新成语”就产生于这种富于创新又异常活跃的互联网。这种新成语保持了汉语传统成语的四字结构方式,但语义陌生,往往语出新典,难以理解。这种表达既充分显示了语言的张力,又符合了现代人求新求异的心理,充分表达出年轻人的无奈和焦虑,有着丰富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