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地方媒体承办的新闻网站,已成为地方媒体服务大众的很普遍、很方便、受网民重视的一个新空间。对地方报网站在时事报道内容的选择、与本地新闻的平衡以及与网民的互动等方面进行探讨是有益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樊高斌 《新闻窗》2007,(4):63-63
深度报道是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突破“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地方新闻、时事新闻是构成报纸报道的主体,因其报道面不同,在报纸的版面上分割为不同的板块,由此造成两块新闻互相隔离。这种局面既不符合新闻的特点,又不能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地方新闻与时事新闻的互动,是由报纸的功能和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的。服务性是互动的缘由。服务是新闻的主要功能。报纸的服务性是可读性、必读性赖以存在的本质要求,它既是互动的原因,也是互动的目的。在增强报纸的服务性方面,地方报纸对地方新闻和时事新闻要同等对待,把时事新闻中读者想了解的与其相关的本地内容挖掘出来,拉近时事新闻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报纸对…  相似文献   

4.
毋凡 《新闻采编》2006,(4):22-23
周末版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多少年过去了,有的周末版越办越好,有的周末版却是日渐衰落,甚至停刊。其中的风雨沉浮,可谓是一言难尽。然而,周末版在改变新闻报道模式,创新报道内容与报道形式方面的功绩,以及为新闻改革带来的巨大推动力,却是有目共睹,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广播新闻已经从有声报纸、录音报道时代,进入连线报道时代。连线报道以其鲜明的广播特色、快捷的传播速度、互动的交流形式,令新闻广播在新一轮新闻角逐中占尽先机。但是,连线报道的栏目化对新闻时效和现场感的消解、新闻考评和新闻奖评选对连线报道的排斥、未经训练的报道者语言表现力的短板,是制约连线报道发展的三大问题,亟需克服。  相似文献   

6.
杨萍 《新闻前哨》2014,(3):29-31
在新媒体横行天下、信息爆炸的今天,无论从新闻时效性、报道方式,还是与读者的多元互动方面,传统媒体都远远滞后于新媒体。然而,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传统媒体凭借其专业的新闻调研和深度分析,始终拥有新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新形势下,传统媒体更加需要培养专家型记者,倡导研究性报道。  相似文献   

7.
网络新闻专题在彰显整合优势和主题强势,进行全息式、立体化报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各大新闻网站异军突起,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均设了新闻专题,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网络新闻专题在策划和编排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网络新闻专题要打造特色就必须突出网络媒体的整合优势,重视整合思维在专题策划、资源整合、编排形式、传受互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昱 《中国广播》2009,(11):62-63
会议报道在广播新闻节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成功的会议报道,可以让群众及时而准确地知晓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当前的中心工作,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指导意义。但是,会议新闻却难免形式呆板和模式化,很难写出新意。笔者结合自身报道会议新闻的实践,围绕着新闻敏感、新闻写作、报道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改版为综合新闻直播节目后,以“追问”取势,拓展了节目内容,创造了早间广播新闻收听高峰。本文从节目选题、广播元素运用、深度报道等方面对《新闻纵横》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此探究早间广播新闻的运作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施彦涵  赵琼 《中国广播》2012,(11):77-79
广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具有其他任何媒体包括新媒体都不具备的独家优势。云南电台新闻广播新闻+谈话的类型化广播节目,以灵活的节目构架、台网互动的模式,为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广阔、权威的节目平台,并提高了采编播队伍综合素质,有利于打造特色鲜明的强势广播媒体。  相似文献   

11.
叶军民 《东南传播》2015,(2):145-147
直播是广播新闻一种普遍的播报方式,而连线报道则是广播新闻直播中大量运用的报道形式,连线报道对提高新闻时效性、真实性、互动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连线报道的选题、找准连线报道时空点、连线报道说什么、连线报道怎么说四个方面探讨记者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直播中的连线报道。  相似文献   

12.
结合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羊城晚报从三个方面寻找自己的定位:扣紧时代脉搏,找准地方特色,从百姓关注的社会民生领域为切入点展开纵深报道;扣紧社会热点话题,创新报道呈现方式,强化新闻互动;搭建全媒体传播模式,强化媒体融合互动。  相似文献   

13.
新闻娱乐化,是指一种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者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的报道方式。其特点是在传媒报道中减少严肃新闻和硬新闻的数量,将名人趣事、暴力犯罪事件、体育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要点;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和吸引力,不遗余力地强化事件的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建设性新闻试图扬弃传统新闻业以冲突为框架、以负面报道为导向的新闻价值观,并发展积极正面的新闻内容和提供解决方案的操作模式。本文对比了建设性新闻和科学报道的理念、理论要素和运行模式后认为,我国传统的科学新闻实践在很多方面符合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包括摒弃冲突框架、突出积极性内容、探索解决方案、呈现面向未来的视野、促进新闻生产的包容与多元,以及为报道提供语境等。但传统科学新闻注重自上而下地向受众传递单向信息,与提倡参与式报道、强调与受众互动的建设性新闻还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访谈资料,以建设性新闻的视角分析了网红科学家的科学报道实践,发现网红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报道有助于改善传统科学新闻的单向度宣传,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但在促进公众参与和为公众赋权方面仍有不足。基于经验研究,本文提出了按照建设性新闻的理念改进科学新闻操作方式的建议,并指出了后新闻时代科学新闻的生产方式对发展建设性新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滕抒 《新闻三昧》2005,(3):26-27
案件,是指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案件报道属于社会新闻中的法制新闻。由于案件报道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震动,因而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显得既特殊又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在新闻实践中涉讼新闻侵权的比例增大。因此,新闻记在进行案件报道时要特别注意以下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华  王瑶 《青年记者》2022,(1):57-59
本文以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0日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青年报、网易新闻发布的130个新闻游戏为研究样本,从生产者、报道题材、报道类型、承载平台、交互程度五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总结我国新闻游戏实践的特点,进而为我国新闻游戏实践提出坚持作为传统新闻补充的定位、利用游戏形式做好深度报道、培养专攻新闻游...  相似文献   

17.
俊杰 《新闻前哨》2004,(8):32-33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内外交往的频繁,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化、体育、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和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不断涌现,给我们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及时快速报道好各类重大的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件?媒体如何抢占重大新闻事件最佳报道效果前沿,使报道逼真鲜活,感染力强?这一直是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各类媒体十  相似文献   

18.
孙瑶 《记者摇篮》2009,(7):84-84
近几年来,以改进会议报道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为突破口,按照“三贴近”原则改进时政报道成为各级媒体实践的方向。各级媒体抓文风、改文风并未懈怠,在调整报道结构、突破传统报道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以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根本上解决媒体所作报道与人民群众的关注存在的脱节现象,就要真正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去选择新闻和组织报道。辽宁电视台以及多家媒体迅速转变作风,按新闻规律办事,以新闻价值大小为取舍的杠杆,在随后的一系列报道中创造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但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由于受题材、报道模式、人员素质等的制约,影响了可视性。就时政新闻如何立足地方、贴近民生、改进报道方式、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视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金龙江 《新闻实践》2008,(11):39-40
创新工作性报道,须改变观念,改换视角,改进方法,在题材选择、采访写作、编辑处理等方面,准确判断和表现新闻价值;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改进和创新报道方式,使报道亲切可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贴近群众;善于以新闻事件内核或事件背景来构建报道模式,凸现有效信息,让新闻站到前面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