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进行思维训练的教学,而“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所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对数学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实践证明“猜想”使人们获得了许多真理.它推动着数学科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寓“猜想”能力的培养于平时的教学中.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从猜想能力的重要性、猜想能力的培养途径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相似文献   

2.
兴趣和爱好是儿童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确定志向,实现理想的原动力和保证。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课是对小学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确立了自然课教学的启蒙性质,为从小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因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应该贯穿在整个自然教学之中,以引导学生学好自然,掌握自然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3.
中学理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锻炼,而“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因此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对中学理科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也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但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它需要长期努力,寓“猜想”能力的培养于平时的教学之中。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作了初步的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猜想”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进行思维训练的教学。而“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所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对数学教学来说十分重要。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实践证明,“猜想”使人们获得了许多真理,它推动着数学科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寓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自然课是对小学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一个“启蒙”,一个“基础”决定了自然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启蒙”在于诱导,培养志趣;“基础”在于传授知识,培养才能。正如《大纲》所指出的,自然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儿童认识自然界,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高士其同志认为,儿童的基础教育,往往决定了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学识才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何在儿童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使之结出丰硕的科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韩忠毅《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教学日的中指出:“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这清楚地说明了在自然教学中要强调对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自然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对科学探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猜想与假设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引导学生开展猜想与假设成为当前科学学科教学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与假设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提出猜想”教学环节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猜想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要素,“提出猜想”则是科学探究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现行中学物理探究教学在实施“提出猜想”环节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晓燕 《广东教育》2003,(10):28-29
“猜想——验证——结论”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形式。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猜想——求证”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正是当今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为猜想提供条件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只有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才会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猜想的机会,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猜想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曾经听过“圆柱的体  相似文献   

10.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也是当前化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针对“猜想与假设”的形成途径及其品质,从“猜想与假设”情感培养、方法指导、强化化学变化本质教学、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通过化学探究学习实践等方面,提出了中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能激发学生思维灵感,培养学生创造性火花的教学方式。而在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猜想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猜想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片段一】师:现在我们知道耳朵的构造了,谁能猜想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生:我是这样想的:声波由耳廓传播到外耳道,外耳道传播到耳膜,再到耳蜗,耳蜗抖动,听神经连着大脑,耳朵就可以听到声音了。师:哪位同学再猜测一下?[反思: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目标,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猜想在传统教学中是很少见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先让学生猜想:“谁能猜想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然后在以下教学步骤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目的是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指出 :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低年级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 ,从一册起 ,就对他们进行正规的、比较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一年级儿童 ,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 ,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宫殿大门的金钥匙。笔者认为 ,一年级自然课的教学 ,要使学生“趣”中求知 ,“乐”中长智 ,从而培养儿童的科学志趣。1 激发兴趣 ,“趣”中求知。一年级自然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更大的发现。当然这里说的猜想不是乱想,也不是所谓“做白日梦”式的幻想,而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有目的的猜想”或“有意的猜想”。当前中学教学中就缺乏猜想教学。笔者认为,即使猜想的结果一时看不出来,猜想仍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勤奋、刻苦钻研、积极观察、善于总结等良好品质。科学的猜想,应该是从小就培养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留给学生一点猜想的空间。一、猜想解题结果一个学生一旦作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猜想得正确与否,他就不会打盹睡觉…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造性人才,造就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素养的新一代,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我国新编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拟就小学自然教学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和作法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探究-研讨”教学法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小学自然教师是人类自然科学知识的传递者,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的今天,教师不仅向儿童传授文化知识,传播正确的科学思想,而且要教会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科学方法。这就要求自然课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 一、思想素质 1、树立良好的自然教学意识。小学自然学科的教学宗旨在于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心、事业心、自信心、进取心,会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行为,对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品质的培养,将产生深远的作用。良好的自然教学意识,是教好自然学科的前提条件。 2、热爱自然科学。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还包含着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因此,  相似文献   

17.
“猜想与假设”能力是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人们运用直觉、类比、归纳、演绎、分类、想象等思维方法,提出对问题的比较合理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科学猜想”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 ,它不同于无根据的幻想 ,而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 ,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的命题。当然 ,这种假定性命题是否正确 ,还需要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上的论证。在物理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运用“科学猜想”的方法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和注意力 ,促进他们的定向思维活动 ,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望 ;“科学猜想”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学猜想”的提出 ,可以使学生在分析、…  相似文献   

19.
自然教学新大纲指出:“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去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了气象知识以后,必须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实验是自然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儿童科学兴趣和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一种以某一项有趣的实验为核心来组织一堂自然课教学的方法,效果十分良好,我把它叫做“实验中心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