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以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文化供给,有效缓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困境,成为基层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满足农民分众化、个性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文章从数字技术嵌入并驱动的多元治理、内容偏好、技术接受、网络赋权等维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动力机制,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动力因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实现,需进行供给侧的系统性数字化转型,遵循数据要素参与治理、农村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平台赋能协同供给、增强保障机制运转韧性的路径指向,进而推动农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已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学界形成了系统性整体的研究框架,从供需结合辨析供需失衡、从总量、结构和空间表现供需失衡、从“供不适需”探源供需失衡、从“以供适需”突围供需失衡、从供需契合开展绩效评估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为拓深此研究和指导实践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但是这一框架以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为主导逻辑进路,容易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侧管理的失语。在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关系研究需转向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供需两侧互动研究上,突出需求侧管理,从而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调查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与利用现状,深入了解农村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把握村民心理。[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衡南县两处村庄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与利用现状进行调查,采用走访观察、深度访谈和焦点访谈的方法收集原始访谈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结果/结论]调查结果显示,负面的环境因素、服务供给、个人因素和服务需求使得村民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率极低、认识趋向消极,两村存在着基础利用条件不佳、供给不到位、宣传力度不足、规划管理不合理、知晓度和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了解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认知、使用及评价情况,分析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存在的供需矛盾,发现需求的上升与多样、供给的不足及滞后是目前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需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缓解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包括:丰富供给内容,加大沟通及宣传力度,提升经济投入能力,创造人才优势等。图1。表8。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赋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构建新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与空间服务场景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演绎归纳、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理论赋能、实践赋能和标准赋能3个维度分析图书馆赋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研究框架,提出未来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实施路径。理论赋能包括以第三空间理论主导总分馆建设模式、以空间生产理论指导社会化运营模式、以空间正义理论引导城乡文化融合模式;实践样态则趋于数字变革驱动公共文化云空间场景延伸、智慧转型拓展公共图书馆空间变革运维、“图书馆之城”助力城市文化空间服务转向;而标准赋能涵盖了图书馆建筑、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评估等相关标准规范。图书馆未来需要从完善相关标准、强化技术开发、契合事业产业实际、构建供给体系4个方面完善发展路径,服务于中国特色自主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愈加凸显。对西部N市G区的调查发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既源于供给侧改革精准度不够,包括经费投入、基础设施、文化活动、人才配备、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失衡,也源于需求侧管理的科学性不足、领导注意力倾斜度偏差、管理部门融合度不深等。为纾解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需要打破传统“二元”思维模式,强化需求侧科学管理能力,扩展弹性供需空间,坚持兜底供给与跨界融合供给并举,促进形成多元高效联动供给格局,以此助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表7。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7.
雷兰芳 《图书馆杂志》2023,(1):72-78+98
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载体。研究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的活化,有助于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而赋能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通过调研分析当前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的主要呈现样态,归纳出以人为本、供需契合、多元服务、赋能乡村等公共阅读空间活化要素。活化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必须从政府和社会层面多方重视赋予“有位”,开展多元服务、优化供给内容、传承乡土文化等自身的积极“有为”,创设阅读环境、加强营销宣传和提升乡民阅读品位等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有味”,方能充分发挥乡村公共阅读空间职能,为乡村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8.
以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是社会结构变迁下满足民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数字赋能将从民众角色转轨、合作边界拓展、文化空间创建、消费刺激再生产维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论文以C县为例,从主体协同、平台驱动、空间重构、文旅融合四方面介绍了该县依托数字赋能优势,结合线上线下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同生产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究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的演变态势,明确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发展的突破方向与重点任务,提升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重点剖析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文献文本,把握其不同要素的演变脉络,进而探究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的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的演变规律主要为行为视角的“普遍”中亦含“特殊”、过程视角的“变化”中亦有“不变”、结果视角的“积极”中亦存“消极”三种,同时蕴含着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多元化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获得感日益提高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制度层面优化公共数字文化均衡化发展策略,缓解公共数字文化发展失衡现象,运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总结公共数字文化均衡发展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成果,同时运用专家访谈法,从财政投入、服务标准、资源建设、供需对接和人才队伍等维度分析目前公共数字文化均衡化发展存在的困境.并从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国家公共文化云为例,调研老年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信任现状,挖掘信任因素对老年用户使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影响,构建老年用户使用文化云的信任因素模型。从声誉信任、供给信任、信任交换三方面,提出扩大文化云的声誉影响、完善供需关系匹配机制、加强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等针对性建议,搭建老年用户与文化云的信任桥梁,促进老年用户使用文化云,为解决“银色数字鸿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文化云作为公共数字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其服务供给效率直接影响到平台用户满意度。论文通过网络调研及现有公共文化云服务分类标准,对公共文化云服务功能进行总结归纳,借助基于Kano模型的调查问卷及分析法划分服务需求类型、识别服务供给优先序。论文将28项文化服务分为4类需求,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提出了公共文化云的建设策略,以便优化平台服务及提升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设施。采用网络调查法,从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平台功能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省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在运营稳定性、服务资源丰富性、服务功能完善性、服务供给平衡性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未来应重点加强平台运营规范化、资源整合、平台功能完善、区域合作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检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影响因素,了解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与作用路径,为改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提出建议。[方法/过程]通过设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影响因素链式中介模型与测度指标,对问卷收集数据进行效度分析与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结论]确认环境、平台、资源、活动、服务人员、反馈、用户均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存在“用户—反馈—服务人员—供给质量”的链式中介效应,并为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TOE模型,构建包含技术条件、组织条件、环境条件3个维度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理论分析框架,明晰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从技术赋能、组织规制、环境优化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公共文化服务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对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加以梳理,以“可及性”为研究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和“4A”评价框架进行分析,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基层服务中心文化输出;匹配各方文化需求,注重多样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社合作供给;建立动态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是完善和优化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增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及性,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更为便捷、更高质量的服务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解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现状,依据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框架,设计包含可知晓性、可接近性、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五大要素的调查提纲,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各要素的认知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可及性,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数字文化需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可知晓性、可接近性、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方面均需要改进。表2。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8.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因此,十四五时期关于文化服务推动乡村振兴建设,需要从管理逻辑转向治理逻辑,多主体协同供给进而优化供给结构,激活乡民主体性提高参与度和获得感,采用全媒体供给增强供给能力,全方位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政府主导的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在促进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其绩效问题也引发了广泛争议——文化惠民工程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应该弱化还是应该加强?武汉大学“文化第一线”课题组于2018年对全国21省282个行政村开展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居民存在较强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对文化惠民工程持基本认可态度,但期望率高、满意率低,表现出一种“弱参与”(假性参与或象征参与)特征;在政府供给侧,文化惠民工程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场地环境和设施设备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存在显著影响,在受众的消费侧,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等社会人口学变量和行政村至城区的距离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居民认可度受到政府供给侧与居民自身文化资本状况的制约,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政府供给规模与居民认可度之间是一种非对称关系,并不完全受到供给侧的服务质量和投入规模的控制。这一结论表明,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接受和消费是一个基于自身素质条件和偏好的选择性接受过程,一味强化供给侧的产品质量或者投入规模也难以提升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并重建文化惠民工程的合理性,这种情况对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文化惠民工程格式化管理(纵向控制)思路提出了挑战。文化惠民工程的“悬浮化”和“弱参与”特征,要求确立供需双侧协同改革的总体转型思路,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国家—个人”文化消费激励机制,确立消费侧政策创新引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政策路径,并探索乡镇公私混合型文化主体模式以建设农村基层新型文化共享空间。图1。表9。参考文献66。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供给主体、供给对象、供给保障、供给机制四个供给要素出发,对安徽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加强社会合作、关注特殊群体、强化供给保障、完善供给机制等对策,以期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均等化、标准化、系统化,增加安徽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