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将成为世界金融业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而如何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结构,使其更具备竞争力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浅要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组织结构上存在的缺陷,并试图提出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礼丹萌 《现代情报》2006,26(8):219-221
随着新经济的兴起,经济和金融的日益全球化,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是一种金融组织的创新,它可以从一个更广泛的现象——金融集团化中进行考察。本文介绍了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动因。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分析当今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以及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烽 《中国软科学》2003,(9):64-68,42
本文在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构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的几项重要步骤:目标定位、文化与制度建设、管理流程与组织架构的完善以及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并且指出这些步骤必须适应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发展迅猛。但是诸如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水平低下、产业资本控股的金融集团具有先天缺陷、外部监管体制不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出于规范金融集团中控股公司滥用控制权行为的考虑,应当在金融控股公司中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5.
冉琛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2):122-123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面对外国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的挑战,我国必须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本文就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针对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立法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已是势不可挡,但传统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制度容易引发金融控股公司道德风险,进而损害债权人、存款人等合法权益。而金触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作为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例外规则,不失为可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责任制度规范完善的设计之一。  相似文献   

7.
金融控股公司不失为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迈向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但其特殊风险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特殊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要求完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治理关系、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并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产物,因其包含了不同的金融业务部门或非金融业务的多家控股公司,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来源和其对传统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对我国现有监管结构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及近年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实践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资本监管已经成为金融监管的核心。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并建立资本监管与风险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资本监管与风险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业的资本要求影响较大,而对金融业风险影响不显著。同时研究发现,规模小的金融公司比大的金融公司容易控制风险。研究的结果支持在我国大力发展规模适度的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和中小金融机构的主张。本文的研究在丰富金融监管理论文献的同时,也为指导我国金融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混业经营趋势下的中国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明明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15-117
分析了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实现混业经营的有效途径,并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和金融法律制度的变革做了一些探讨,指出我国应坚持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加快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工作,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以应对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彭健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56-57
战略柔性是企业以内部结构的可调整性和变革性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新视点,企业环境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是战略柔性研究的外部环境背景。适应柔性组织自身的特点,完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是当前财务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龙伟  李垣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07,28(4):162-169
综合考虑组织沟通与管理控制方式对战略变化速度的潜在影响,以及组织沟通对企业管理控制方式的影响,研究了通过信息沟通与控制措施来管理战略变化速度问题。基于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提出了信息沟通、管理控制与战略变化速度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与相关假设,并通过585家国内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沟通有利于战略变化的快速实施,重视信息沟通的企业往往会同时采用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而官僚型企业则更倾向于采用财务控制;战略控制会妨碍战略变化的快速实施,而财务控制会促进战略变化的快速实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不同R&D项目特性下R&D活动所选择的控制模式在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技术战略等方面的管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判别分析,以探讨控制模式选择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大量的问卷数据来分析R&D管理模式的选择与R&D绩效的关系,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上市高新企业高管薪酬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新企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薪酬是发挥其人力资本优势的主要激励手段,高管人员的薪酬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对上市高新产业企业的高管的薪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对上市高新产业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公司的规模、业绩、公司所处的经济区域以及公司的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其中,公司的规模对高管的薪酬的影响最大。对高管的持股比例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公司的规模、业绩及公司的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所占的比例、监事会规模并不影响高管的薪酬。高管的薪酬和公司的业绩显著正相关,高管的薪酬水平、持股比例和高管的薪酬差距明显影响着公司的业绩。本研究证实了高新企业高管薪酬的效应,建议对高新企业高管人员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的业绩为驱动的薪酬制度,在规范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股票期权计划,适当提高高管团队的薪酬差距,进一步完善高新企业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不同R&D项目特性下R&D活动所选择的控制模式在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技术战略等方面的管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判别分析,以探讨控制模式选择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大量的问卷数据来分析R&D管理模式的选择与R&D绩效的关系,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6.
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形成的内在动因,同时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也使企业集团选择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集团参股、控股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意味着其可以动用较多的金融资源进行产业多元化扩张。本文利用George A.Akerlof的掠夺模型讨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土公司在相对于外方母公司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如何对设立在本土的国际合资公司(IJVs)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以提升IJVs的学习能力及组织绩效是相关研究的前沿问题。文章从IJVs获取隐性知识和IJVs内部知识整合两个方面,研究了知识管理对IJVs管理创新影响的过程和效果,以及本土公司对IJVs管理者采取的激励措施对这个过程的影响,并以华南地区的96家IJVs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土公司对管理者采取激励措施有助于IJVs从母公司获取的隐性知识转化为IJVs的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刘求生 《软科学》2003,17(4):53-55
本文分析概括了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组织因素,并通过对软件开发公司的实际考察,研究分析了该公司在组织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与组织特征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组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