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息法由于反映了内在联系,能够拓展概念加强理解和记忆,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重视.基于全息法的思想,本文探讨其在大学数学中的应用.通过探讨全息元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认为通过全息元的理解和在大学教学思想中的渗透,必将一方面调动起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全息理论的研究成果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学中存在着普遍的全息现象,数学全息元和数学猜想有着很强的联系.通过研究数学全息元,探索了提高学生猜想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息性逻辑思维与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息性逻辑思维是高等数学的精髓,局部信息和整体信息是其构成的两大要素,而局部信息又称为数学信息元.数学直觉是数学信息元的思维反映,数学信息元是数学直觉产生的客观基础,要善于捕捉数学信息元,提高数学猜想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正确运用数学全息性逻辑思维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全息性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学习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工具和数学语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一种方法,数学建模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的,数学建模思想与小学数学的有机结合能够最大地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工具。笔者根据当前部分学校在数学教学中插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实例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研究分析[1]。  相似文献   

5.
数学直觉与数学全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学直觉的特性,以及它与数学全息的关系:数学直觉是数学全息的客观反映,数学全息是数学直觉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本教育思想,数学教学要引领儿童超越异化学习,建立全息学习范式。全息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聚焦全人视野,运用全面方式,凸显"全人发展",教师要注意捕捉"全息元",探寻信息存在;运用关系思维,推动"全息互动";聚焦"全息体",形成枢纽结构。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它需要数学语言和工具,对问题进行概括、提炼,利用合适的数学工具描述事物特征的数学模型.本文以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建模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一种有效工具,而数学语言是数学工具的一种显性的体现,是数学交流必不可少的媒介之一,也是一种思维的外显形式.数学语言一般包含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三种,三种语言之间都能进行一定的转化,也存在着较强的联系,数学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成为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点和关键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相似文献   

9.
孙虎 《学周刊C版》2020,(13):91-92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知识几乎可以说会伴随一个人的终身,所以一定要做好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总结,是逻辑观念的集合,也是人类研究世界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中,小组合作是最与众不同的,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做好小组合作的教学是当下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建立统一的物理体系必须首先建立统一的数学体系;统一数学体系必须以辩证逻辑为基础。用数学语言描模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理”、“共性个性原理”、“量变质变原理”以及“否定之否定原理”是统一数学体系的核心和形式,也是建立统一物理体系的根本。相互对立的数学命题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对立的物理现象是辩证统一的;数学和物理二者之间也是辩证统一的。可用全息赋数理论和全息概率理论描模辩证统一关系,以探求数学的统一、物理的统一以及数学和物理两者的统一的途径。统一的理论是辩证的理论、全息的理论,统一的目的之一是它们的简化。  相似文献   

11.
论数学实验的数学方法论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学实验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它广泛地应用于发现数学规律、检验数学命题、解决数学问题及应用数学成果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数学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思维模式是在一定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由数学教学观念、知识和技能综合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中种种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一种概括。对数学教学思维模式的研究是长期的课题。要通过教改实验,将一些新的思想注入到数学模式中去。  相似文献   

13.
数学美,是人们共同认知的概念,但是数学美思想,却并非是人们共同认知的思想。运用数学美思想解决中学数学问题,解法新颖。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4.
梳理数学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从中国数学史研究、数学文化研究和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3方面分析开展中西方数学价值观比较研究,以及应该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从学术和应用两个层面的需求分析,揭示数学价值观是数学文化研究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与教育数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以及各国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浪潮的涌现,提出了教育数学的研究课题。它似可与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并列为第三个研究领域。与“新数学”、“大众数学”相比,教育数学将能均衡好数学教育的“教育方面”与“数学方面”的关系和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进行教育数学的研究,可先从数学现实、数学难点、数学新点等方面着手,然后再进行理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数学思维的概念、一般规律、特性等方面分析了聋生思维特点及思维缺陷.数学教学之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这个问题.而聋生在这方面有着特殊障碍,必须采取特殊措施,针对其思维发展特点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其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许慎的《说文解字》蕴涵了很深的宇宙全息思想,这可以从他关于文字创制的思想、540部首的建立、始一终亥的排次等方面去认识。对于许慎的宇宙全息思想,我们得出初步结论为:第一,观象别异:精神对物质的全息重演;第二,部首的建立:宇宙结构模式的全息重演;第三,始一终亥:宇宙生成演化的全息重演。  相似文献   

18.
数学具有逻辑严谨性、应用广泛性等特点,它对高等教育研究具有双重意义:在方法意义上提供具体的方法、工具或手段,在方法论意义上提供思想指导。数学与教育研究的关系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教育学科在我国创立,数学方法在这个时期也被重新强调和运用,其原因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定量研究的引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希望参考数学方法建构起高等教育学严密的逻辑体系或理论体系。但受制于定量研究方法本身的原因和教育学本身基本概念内涵不清的制约,数学方法的运用是有限度的。从现实来看,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对数学方法的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增强定量研究的意识,提升定量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地方高师院校数学史与思想方法在教材中的挖掘面临着重视程度不够和与中学数学脱节等诸多问题,在教材中挖掘蕴含的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展现数学知识发生与发展的原貌,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0.
Teaching Mathematics in Multilingual Classroo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way in which language issues have become a relevant factor in research which aims to study the socio-cultural aspect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classrooms with a high percentage of immigrant students. Our research on language issues focuses on two aspects, namely the language as a social tool with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and the language as a vehic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We introduce our problem within this area and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not avoiding its drawbacks,but rather giving examples of the kinds of difficulties we encountered.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integrated nature of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aspect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illustrates the fact that, even if the mathematical language can be considered universal, the language of ‘doing mathematics within the classroom’ is far from being universal.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