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教育引发人们重新审视师生关系、重新审视教学模式,教育模式研究已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互联网在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基于互联网的SPOC泛雅学习平台,推进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设计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的网络学习与线下的传统课堂学习有机结合,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优化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环境,变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从整体上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致包括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这些模式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民族院校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对外信息接受条件所限等原因,还一时无法完全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因此,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互联网+”视域下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创造一个与民族院校学生英语习得相适应的混合教学模式和策略将是现阶段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应当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驱动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本文结合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现状和学生个性特点,探索适合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网络+多媒体+师生三者交互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依托"对分课堂"理念改革高职英语传统课堂,设计梯度性推进的"对分课堂+网络教学平台"高职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互补优势,优化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流程,促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效能的有效释放。  相似文献   

5.
高职英语混合教学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产物,将传统的优秀教学和线上教学有效地结合到一起,使教学发挥最优效果,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认可。这就是“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通过这种学习模式把学习的深度再度强化,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在应用混合教学模式的同时,部分高职院校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对混合教学模式的盲目认识、浅层次的使用等现象,影响着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改革进程和方向,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对混合教学模式失去了学习兴趣。文章通过对高职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达成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前提下,做出相应的措施,挖掘出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模式已经成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向。高等教育出版社的iSmart外语智能学习平台可提供与课堂同步的说、听、写、读、译等的练习,带给师生更加智能化的英语学习体验。对此,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为对象,探讨了iSmart智能英语学习平台的应用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的契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强调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网络无处不在的大学校园为大学英语课程的信息化改革提供了基础环境,而如何建设符合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需要经过教学者的思考、调查和分析。作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笔者对本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对自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提供基本设计思路,使得平台的框架内容更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  相似文献   

8.
陈洁 《海外英语》2023,(23):206-208
翻转课堂是颠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高校课堂中大力推广改革传统课堂学习模式,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符合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要求。高职英语教学长期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未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高职院校英语课堂实行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概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理论,论述高职英语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分析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出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巩洁 《海外英语》2024,(7):210-212
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旨在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的影响。通过定义混合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分析了该模式对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的潜在影响。研究方法包括设计问卷、面对面/电话访谈以及课堂观察,以深入了解英语教师的看法和实践。研究结果揭示了英语教师对混合教学模式的认知程度、对其教学信念的影响以及提出的建议。该研究有助于理解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职英语教学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好的利用互联网资源,这样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高职院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混合学习为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问卷、测试等研究表明,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混合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教育的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继而一系列的网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本文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究,旨在研究出适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此模式以超星学习平台为依托,利用微课在学习平台进行教学,实现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亟待改革,而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英语网络教学因其强大的自身优势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然而,网络教学模式的先天性缺陷和我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决定了网络自主学习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当前,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应该将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扬长避短,以取得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陆英 《英语广场》2023,(10):120-123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课程改革带来了新出路。“互联网+”发展环境所呈现的网络混合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随着信息化发展对中国传统课堂体系的颠覆,教师在课堂中从“主导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本文展开介绍与剖析了“互联网+”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概念,并着重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混合式课堂教学展开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存在的问题,探索传统课堂与"mooc"平台有机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以实现"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批判能力"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孙晓梅 《文教资料》2020,(6):169-170,180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针对性较弱的问题,开展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研究.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学生学习平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完善对应的专业教师队伍,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校企合作制度,增添实践课程所占教学比例,采用多元化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也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发挥"互联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办学水平。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学习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先进经验和最新政策,更新办学理念;要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探索混合多元化的课堂授课模式;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中的激励、约束和服务机制,在教职工管理工作突出人文关怀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课堂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如今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思路和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和适应当前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要求。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思路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要求,变革旧模式,应用新理念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不断成熟,为学生学习英语搭建发展平台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适应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结合当前教学的新要求,深入分析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切入点,进行多样化的资源整合、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面临"互联网+教育"的挑战,论文分析了"互联网+教育"下,高职院校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和教育体制的变革策略,以期"互联网+教育"走进高职课程体系,更好地培养创新性的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国家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交互式教学模式被引进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然而,高职院校还未能充分应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本文在借鉴本科院校应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而在高职公共英语课上实践交互式教学模式,从而证明交互式教学模式适用于高职公共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