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许可 《沧州师专学报》2012,(4):96-99,110
毛泽东诗词体现了毛泽东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他的诗词意象丰富,形神兼备。外在的神采和内在的灵韵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体现。就其英文版本而言,就有十几个。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给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毛泽东诗词的形、韵之美和意象关是英译的关键,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分析毛泽东诗词的翻译,使读者从英译角度更好地欣赏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育不仅要注意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应注意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熏陶。为理工科学生开设《毛泽东诗词欣赏》选修课,引导学生从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的世界影响;从政治广阔角度上来理解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地位;从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探讨毛泽东诗词在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上的特性;从源流关系上研究毛泽东诗词与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学习诗词方面的知识,文理交叉渗透,以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诗词具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品格 :以美铸诗、以诗证史。我们必须注重从审美的视角入手 ,去探究毛泽东的情感世界、诗词学养、审美个性、意象塑造、主体风范 ,并联系毛泽东的诗词美学主张和晚年生活 ,进而对毛泽东诗词作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刘育根 《文教资料》2007,(15):89-91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最珍贵的财富。近几年来,学习、研究毛泽东诗词蔚然成风,不少人都写文章从各个方面去论及毛泽东的诗词,如创作方法、形象思维等方面,同时还有大量的有关毛泽东诗词赏析的文章。这些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不过,一般说来,这都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的,而从语言角度对这些诗词加以分析,似乎显得薄弱。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角度来赏析毛泽东诗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诗化结晶,是毛泽东个人心路的诗意浓缩,是毛泽东思想的独特文本。既要研究毛泽东诗词的精神内涵,也要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创作分期。毛泽东诗词创作分期大致有两大高潮、三阶段、四阶段、六阶段、七阶段等论说。从"内圣外王"这一政治哲学视角可将毛泽东诗词划分为五阶段。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读者,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对毛泽东诗词的英译作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本文从翻译学角度对毛泽东诗词英译版本进行了分类评价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毛泽东诗词作品,传播中华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文学的艺术瑰宝,其诗词的语言特点是非常突出的。本文主要从语言学角度去探讨其诗词的特点。本文认为毛泽东诗词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从语汇方面看,毛泽东诗词运用较多的数词和程度副词,文言词汇与口语词汇并用,多用动作动词。二从句法角度看,他的诗词中述补短语使用频繁,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占很大分量,古汉语句式和白话口语句式并用。三从语用角度来看,其诗词具有雄浑壮阔而又幽默诙谐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文革”前夕 ,毛泽东集中创作的数首诗词 ,从创作缘由去解读毛泽东彼时彼际的思想、情绪 ;从毛泽东诗词诗意化地表达情致、心态的角度 ,去欣赏其诗词大多作为“政治诗”的艺术特色。毛泽东在诗词方面一直较为注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个性高扬的“三李诗” ,而不太喜欢杜甫的诗作。但到了他的晚年 ,随着心境的转换 ,在诗的意趣上却又不自觉地趋向杜诗的赅博沉雄。这不能不看作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上的一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自问世以来,经各种媒介的传播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构成传播史上无可比拟的媒介景观。文章试图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其一,文人骚客爆料,政治家操盘,引发媒介事件,成为早期毛泽东诗词传播具有独特意义的景观。其二、权威报纸和杂志先行发表,其他报纸杂志转载,继而由出版社结集出版发行,把毛泽东诗词的传播推向高潮,演为印刷出版史上罕见之奇观。其三、传媒时代电子媒介声画合一、视听兼备,传统与新媒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红色藏品热凸显历史意义和传世价值,毛泽东诗词传播展现新的景观。毛泽东诗词传播的媒介景观固然一度不无神化的成分,但折射的正是毛泽东诗词的穿越魅力和恒久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诗词通过翻译在全世界传播,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国内译界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主要集中在对毛泽东诗词荚译本的评价研究、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比较研究、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更好地翻译和传播毛泽东诗词,让这一中华文化精华为世界人民所共享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文从毛泽东超越境界的孤独、世俗情感的孤独和烈士暮年的孤独等三个方面探讨毛泽东诗词中的孤独情结。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而且是胸襟开阔、才华横溢的诗人、诗论家——毛泽东留下了诗词50多首——他是中国人民文化最光辉的代表——毛泽东诗词是无产阶级的艺术珍璧,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毛泽东诗词是无产阶级艺术作品的典范——毛泽东诗词有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汲取了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精华——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毛泽东诗词具有雄奇豪放、挺拔流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运用典故,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表现手法,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在诗词创作中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遣词造句、传情达意表现现实生活,大大增强了作品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探讨毛泽东用典特色,化用诗句、神话入诗和民谚民谣的使用。毛泽东的诗词用词风格与曹操、辛弃疾进行纵向比较,彰显出毛泽东使用典故的豪迈气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诗词内容博大精深,艺术造诣极高,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杰出典范,最能彰显毛泽东人格的力量,闪耀毛泽东智慧的火花。他的诗词始终与中国的大地、天空、山山水水融合在一起。他是勇敢的旗手,也是豪放的诗人。从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地是毛泽东的根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词是诗歌艺术上卓越的艺术高峰,它在艺术风格上与湖湘文化有着许多极其相似的地方。文章从分析毛泽东诗词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入手,主要分析了湖湘文化是如何影响毛泽东及其诗歌创作,以及毛泽东诗词怎样体现湖湘文化之精神。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大多数是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本文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各阶段来分析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本文以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为基础,结合其写作特点和时代背景等方面因素,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探究;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探讨分析。本文从历史性角度,依照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成熟时期、继续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将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从欣赏毛泽东诗词这一全新角度,学习、理解、体会毛泽东思想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人们已从多方面对伟人的诗词英译进行研究,但是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其研究尚为空白。作者拟应用该理论对毛泽东诗词英译进行对比研究,从崭新的角度分析论证,旨在提高诗词评价和翻译的质量,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内涵丰厚,意蕴深远,体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读懂这些诗词,便读懂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读懂这段历史,也有助于加深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可从文化情趣、文化审美、文化地位三个维度对毛泽东诗词进行赏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没有侧重于社会政治内容,对毛泽东诗词作表层的艺术分析,而从英雄情结与浪漫气质、意象翻新与文化思考、空白艺术与意境创造三个方面,从诗词的本质特征入手,阐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历史价值、哲学意义以及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