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常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强化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并把它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 以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科学决策指挥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面临从竞争优势构建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挑战。已有的动态能力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独特动态能力及其对城市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研究通过分析来自浙江省的三个智慧城市案例,剖析了案例城市如何发展动态能力、组合使用动态能力以实现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识别了三组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能力,分别是生态系统感知能力、生态系统捕获能力和生态系统重新配置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生态主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和制度公平的统一价值主张,协同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多元参与机制,协同数据开放和数据保护的数字治理机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动态能力的作用边界从组织内部延伸至创新生态系统,将动态能力的后果分析从竞争力构建转向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动态能力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为智慧城市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世界级城市"和"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概述了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体制与现状;以海淀区数字平安城市建设为例,结合世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特点,研究探讨了信息化支撑环境下的城市公共安全精细化防控体系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安全存在的隐患与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实施对策,建立起集中统一的新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承担起向全社会提供系统全面的公共安全服务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构建了科技创新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于在科技创新视角下评价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此借鉴的依据,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人口的积聚、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必然会出现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笔者在提出实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按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与体系建设的原则和思路,提出了扬州市建立有效应急机制与体系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建设、城市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和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研究为实现扬州“加速城市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近年来城市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的建设受到了国家和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以及建设力度提高了,但是对于城市的管理方面却有一定的欠缺。城市的管理不仅要依赖于政府部门,更有赖于公众的参与。所以,对于公众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公众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并对公众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为提高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水平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安全两级预警机制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业组织的运营内部,存在着城市公共安全的初级预警环节。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两级预警机制,可从结构上区分城市公共安全的隐患主体,保证对其风险控制的快速、动态、分级、多层次的功能要求。探讨了基于原发事故预防的城市公共安全初级预警的基本模型及其理论依据,并就建模技术提出了一个集成化构想。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我国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社会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加,城市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新时期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指导我国城市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技术已进入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关注城市居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满足城市居民对政治、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昆明市目前已经通过"城管通"这一"物联网"传感器,运用"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基本实现了昆明市城市管理工作"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监督和管理,为实现昆明市"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永久保洁"的城市管理目标和城市政府管理工作效能提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已成为国内外供水行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阐述了国内外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现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中风险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由此讨论了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的范畴,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其次总结了城市供水系统风险评估的方法,对方法进行了分类阐述和分析,最后重点梳理了城市供水系统中几种具有重要影响风险管理标准的发展脉络和关系,并对我国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开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万祥云 《科教文汇》2012,(15):42-43
探讨了以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以城建类学科群和地缘优势为依托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工程学科专业方向培养模式,并从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燃气广泛应用,小区燃气应用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确保小区燃气系统安全运行已成为发展燃气事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小区燃气系统安全问题的特点,对整个小区燃气系统设计过程中怎样预防安全问题的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场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建立城市高架路运营期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权法计算出指标权重。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将可拓学理论与安全评价相结合,建立基于可拓学的城市高架路运营安全风险分析的物元模型。经实证评价,基于可拓学的城市高架路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可以较准确的反映城市高架路的运营安全风险水平,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试述城市居民社区的消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迪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52+154-152,154
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是基层消防大队和公安派出所的重点工作之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加强和改进城市居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回应党和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至关重要。针对城市居民社区的人们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城市居民社区内的物业组织、消防组织偏少;城市居民社区消防宣传不到位;城市居民社区消防设施缺乏。  相似文献   

16.
基于DPSIR概念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及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琦  陈兴鹏  师满江 《资源科学》2012,34(8):1591-1599
城市水资源安全对保障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利用环境系统评价中广泛使用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概念框架(DPSIR),结合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供需调配、水质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安全管理理论,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DPSIR框架,并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建立水资源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压力、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水资源系统人1:7-经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结果显示:从2002年到2007张掖市甘州区水资源系统总体趋于良性循环;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增长是引起城市水资源系统压力的主要因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是造成水资源系统恶化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依据DPSIR模型中关键性控制指标,提取了影响城市水资源系统的主要可调控参数,以期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价值与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培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118-1124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这种改变又全方位地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处在城市化最前沿的都市农业。由于特殊的区位,都市现代农业在社会功能、生产结构和种养模式上具有区别于农区农业的重要特征。也正是基于区域特点和优势,都市农业在服务城市居民需求、增加城郊农民收入和带动农区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为了实现都市现代农业的战略价值,需要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生境控制技术和信息追溯技术的广泛应用;围绕核心能力提升,推进种源技术和智慧农业技术的大力发展;围绕产销体系优化,推进电子商务技术和物流技术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18.
Technology is pervasive in current police practices, and has been for a long time. From CCTV to crime mapping, databases, biometrics, predictive analytics,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and a myriad of other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ake centre stage in urban safety management. But before efficient use of these applications can be made, it is necessary to confront a series of challenges relating to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that will be used to manage them, to their technical capacities and expectations, and to weigh up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ternal factors at play at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society and urban management.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this discussion by looking into the dynamics that drive technological uptake in the field of urban safety, the different theories underpin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e and space, and the history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o later present specific case studies and practical examples of crime mapping systems. Finally, addressing matters related to organisational constraints, technological possibilities and societal impact from a critical point of view, the paper lays out guidelines to ensure that using technology to manage urban safety does not result in increased victimisation, inequalities or inefficiency. Taking one of the longest established technology used in police practice, crime mapping, and using a multidisciplinary, critical approach to escape technological solutionism and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STS, urban sociology, environmental criminology) and policy needs and recommendations, this paper sends a cautionary tale to those hoping that technology alone can solve complex urban and social problems.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间扩展对区域洪涝孕灾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伟忠  杨桂山  陈爽 《资源科学》2012,34(5):933-939
城市空间增长直接改变地表不透水面、河流景观等洪涝孕灾环境,引起产汇流过程紊乱和涝灾发生。采用多源数据及GIS、实地勘测等多分析手段,基于洪涝孕灾环境特征变化视角,分析当前江宁开发区城市空间快速增长与涝灾频发的影响关系:开发区成立至今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0.34倍,水面率下降近50%;目前全区不透水率48.12%,主要建设用地平均不透水率超过70%;研究区城市空间增长直接驱动下用地不透水率及格局、径流路径与江水区分布以及河流景观特征及行洪能力显著改变,最后分析提出产水量大、汇流集中且河流排洪差的主要洪涝孕灾环境敏感区,为用地布局的水文安全及洪涝预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已在全国铁路(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四百多个站(场)开通运营。该系统以其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易于维护等特点为铁路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文章详细描述了设备故障的原因及处理过程,通过几个重要的案例,总结了微机联锁信号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