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双一流"政策文本都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规划部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社会以及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各地区①"双一流"政策文本中关于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的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各地区一是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两条腿要同向同行,开辟新时代高校引才聚才的有效通道;二是要增强国内高校人才培育能力,搭建梯形师资队伍结构;三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培养是高校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2.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产学研结合是"双创型"医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蚌埠医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调研,探讨"双创型"医学类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提高"双创型"医学类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又一轮黄金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成为重要课题.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基础之上,以"知识-技能-素质"为三合一培养目标,分阶段构建"双元协同"制度下的"四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在时间、空间、关系、生态和价值五个维度上的人才发展方向,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卓越计划"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寻求合理双导师制下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此推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陆嘉斯 《科技风》2022,(8):34-36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之下,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注重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中职学校中存在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落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建构还不完善等问题.实践教学在中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提出创客...  相似文献   

6.
浅析公共图书馆“以人养人”的人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的剖析,并根据公共图书馆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构建"以人养人"的人才战略构想,希望此构想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帮助公共图书馆朝着健康、有序、合理的方向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园林专业教学特色作为主要对象,以"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主要依据,提出了"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网络虚拟实践平台的构建目标,实践网络平台的构建特点,构建模式;同时阐述了网络虚拟实践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爽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4):113-116
经济统计学专业是一门属于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中偏向应用型和实践性的专业.关于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少高校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然而,随着当前对"双创人才+应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专业培养应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出发,在分析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和推进,各级政府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投入强度不断加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作为"双一流"建设目标之一,对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围绕"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提出如何进一步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11.
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蕾 《大众科技》2010,(11):195-196,158
随着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鉴于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针对性,文章在分析物流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并重点探讨了"五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姜海丽  孙秋华 《今日科苑》2007,(20):256-256
物理,作为大学课程的主要学科,要让学生学好它,教师不仅要讲好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要把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通过实验、类比、推理和举例等),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起"形象"的"物理模型",使学生在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同时,能"形象"地观察和理解好有关的物理现象,培养其形象的思维能力,以此引起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育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实施形象化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由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共同担负人才的培养,并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组织教学和进行岗位培训的职业教育;第二种是近年来流行于北美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职业教育模式;第三种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按照能力标准评估所规定的评估指南,对学生培训教育的结果进行评估,并对评估合格的学生颁发准备就业的国家资格证书。南通体臣卫生学校近年来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在五年制高职护生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改革,如:加强实践教学,转换教学模式,建设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培养护生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创新创业来说,知识产权是"双创"成果的"保护伞",高校"双创"教育融入知识产权教育,可为"双创"保驾护航.理工科大学生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理工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相融合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走人才竞争的时代,严峻的形势向教育提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德国包豪斯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结合国内现状进行反思,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通过新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双元制"教育等一系列方法,构建符合国情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而"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作出的教育兴国、民族强盛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核心力量,在"双一流"建设中有着发挥重要作用的强大空间。本文以辅导员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为切入点,通过对辅导员岗位胜任能力的分析,对辅导员在"双一流"建设中自身的素质建设和能力培养提出了要求,为高校进行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我省首个正式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青海高新区已成长为以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中藏药、保健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青海高新区开展"双创"工作基础条件得天独厚。本文就青海高新区自落实"双创"政策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效、发展的优势条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进行了概述,青海高新区将坚持以"政府和市场双驱动、创新和创业双发展、首创和借鉴双导向、建设和宣传双注重"为基本原则,实现资本与成果对接、人才与企业对接、科技与产业对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双创"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是大学由象牙塔走向社会"圆心"的历史道路中不断演化而来的。现代大学的职能既是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自身逻辑存在与发展的要求。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部署下,我国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大学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在我国大学的改革道路中,以"双一流"的标准对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进行再认识,对正确处理好三大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我国现代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夏季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基于这个背景,高职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有必要向在校学生传达"双创"精神。同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巨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重视"双创"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往往是低端化和普通化,并且从课程设计上就缺少"双创"核心素养的课程,很多课程模块相对时代的发展较为落后。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双创"核心素养,提出合理有效的"双创"教育规划,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6)
目前国家"双一流"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愈发受到社会关注。学科团队是"双一流"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学科团队党建工作,创新基层学科团队党建工作模式有利于推动"双一流"建设。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着重探讨基层学科团队党建模式的创新,以期党建工作和学科建设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