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现代教育中,人们要理性的、全面的认识“惩罚”,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应遵循正面教育为主原则、尊重原则、平等原则、最轻原则,合理运用,惩罚有度。  相似文献   

2.
尽管饱受争议,惩罚作为一种对被惩戒者违反纪律和规范行为的教育训诫手段仍被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中。惩罚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源自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实验研究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经典实验研究是支持惩罚合理性的心理学基础。惩罚时应遵循保留原则、及时性原则、正当性原则和最低伤害原则。应避免和防止无效和不当惩罚。最后提出了关于教师实施有效惩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施罚者对教育惩罚本质的错误认识或对惩罚方式把握不当等原因,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实施的教育惩罚存在着"胡乱罚"和"不敢罚"两种极端现象。从道德发展、惩罚方式、社会背景、学校管理及学生家长要求等五个方面深刻认识实施教育惩罚的必要性,对在合理的教育惩罚中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方法进行充分探讨,有利于发挥合理教育惩罚的积极作用,消除极端的教育惩罚现象。  相似文献   

4.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诸多惩罚教育原则中,生命在场是惩罚教育所要关注的首要原则。只有在生命视野的关照下,惩罚教育才能呵护生命、与生命为伍,也才能从压制学生生命的危险中走出。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惩罚     
刘智  董姗 《华章》2012,(21)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性的认识惩罚.学校教育中,合理的惩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遵循科学原则,灵活适度的实施教育惩罚,发挥惩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需要惩戒这是不争的事实。放眼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他们的教育惩戒是有板有眼、上纲上线的。大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合法的惩罚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惩罚带来的警戒作用才是惩罚教育的真正目的。留美博士黄全愈在《家庭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惩罚的原则时说,“惩罚的目的是警示孩子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而是为教育孩子而惩罚孩子。换一句话说,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这又让我想起新加坡一位原中学…  相似文献   

7.
惩罚教育,是指在关爱学生的前提下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矫正的强制措施。然而,在现实中,赏识教育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好的教育方式,而惩罚教育则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其实,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它有自身的原则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得好,教育效果将更加完美,教育手段也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教育管理和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不当惩罚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惩罚,遵循基本原则实施有效的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赏识教育备受推崇的今天,有人认为惩罚教育已不必要。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教育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不是体罚教育,有它本身的原则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能恰当地发挥它的作用的话.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将更加完美,我们的教育手段也会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教育管理和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不当惩罚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惩罚,遵循基本原则实施有效的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育批评作为教育和社会的一种具体互动形态,对教育创新具有诸多积极功能,这一点使其成为教育创新的一种推动力量;同时教育批评也可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对当前盛行的教育批评要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对当下实践中的数学教育的问题与现象的深层思考亟待加强.在各种数学教育行为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其正面的效果,还要考虑其可能的负面效应.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常常自问的是,自己的数学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否适当?为了创建坚实有效的数学教育实践观,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学教育学科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国家教育标志和衡量尺度的教育标准,具有监测、评价、预测和解释教育发展的多种功能。为了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克服凭经验办教育的历史缺陷,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自己的教育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There is a clos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mobility and educational selection. On one side, the character, direction, speed, level, methods and trends of social mobility affect the aims, goals, functions, scope, strategy, content and methods of choice in education. On the other side, the goals, basis and means of choosing education promote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competitive mobility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In recent years, social mobility and educational selection are increasingly coming into contact in China, 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mutual constraints. In order to promote a coordinated operation and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society should strive to create a stable democratic political environment, sustained and balanced economic growth, and an open and orderly employment system. Moreover, we need to open up the education system, balanc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choice and enable education to play a more value-oriented role.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理论的深化与教育两大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育功能的变革与扩展,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由于教育功能的选择和实现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度,因而,在教育改革迅速深化的过程中,研究教育两大功能的相互关系问题,用科学的认识指导教育功能的选择和实现,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功能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教育两大功能的关系状态受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理论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了保证教育的选择既具现实性,也具理想性,因此,在处理教育两大功能的关系时,应遵循辩证统一、平衡协调、社会导向和个性自主等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6.
大德育观念是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要克服对德育内涵认识上的片面性,全面、正确认识品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构造大德育系统,要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国际社会倡导全纳教育理念,为推进全民教育发展目标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开展全民教育监测。我国一直把监督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依法行政,作为基础教育监测评估的首要任务,并从法律保障、机制创新、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全面实现“普九”之后,基础教育发展与监测的重点转向为内涵发展。为提高基础教育监测水平,建议加强基础教育监测体系与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国际趋势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Education reform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or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a new educational paradigm as well as possible directions and tasks for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present-day education system has failed to nurture the kind of creative people who can play leading roles in development or to produce citizens of a good character and democratic tendencies. We need to look at education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xpanding the totality of possibilities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system of Korea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one of “manpower-centered education. ” In this system, education functions to produce the human resources needed by the nation, and there is a strong belief i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high-quality human capital via the school system. We can think of an educational model that is parallel to the current system of manpower classification and selection and call it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 In this model,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ability, talent, and aptitude is deem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key task of education is self-actualization through recogni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uch talents and abilities. What educational values should be pursued within a new competency-based paradigm? First, we can reduce the relative weight of subject-centered education and introduce a 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 in order to teach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 Second, new intelligence theories must be introduced into education in order 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alents, aptitudes, and potentials. Third, we can make us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which is a newly emerging field, the core concept of which is the belief that happiness in life depends on one's ability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positive feelings and emotions.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公共体育中的心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加强传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手段外,还应该积极拓展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新功能。在发挥公共体育强身健体作用的同时,通过完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特别是通过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来发挥公共体育的心理教育功能,积极探索公共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校外教育功能的载体包括家庭、幼儿园、各类社会文化机构及其活动。对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要吸收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整合他们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同时,在终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整合各类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功能,逐步推进教育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