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生害怕写作,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原因之一就是读写分离。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以文本为凭借,以品味感悟、揣摩探究为手段,挖掘文本,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读写联动,即教师通过文章之载体,出发于文章内容,将教学设计与之相关的"读"与"写"的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从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维一体角度,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实施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课堂读写联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读写联动是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以法布尔的《蝉》课例研究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构建读写联动课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核心  相似文献   

3.
<正>"促写"型读写结合,是指以"写作为中心"的阅读出发,依托阅读"可示范性文本",例如语言表现有力、有写作技巧的句、段、文等,旨在通过阅读提高学生对美的体悟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并感悟写作的技法,将这些技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提升写作水平。一、"促写"型"读写结合"的课型分类一节课只有一个重点,写作课就是要突出"写"。课堂内容设置要分清重点,才能从高的层次上把握上课的目的,手段与方法选择上才能使用恰当。因此,掌握读写课课型功能,对上好阅读课和写作课,都一样重要。按照读写课基本功能,读写结合的课型分为以下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写作是思维互逆的过程,教师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读写交融的结合点上,引领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强化文本的读写结合,为学生语用训练奠定基础。以《黄山奇松》一文的学习为范本,提出借助复习词语,丰富语言积淀;紧扣关键词语,丰富体悟效益;品鉴语言特色,实践写作方法,从而历练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教法》2015,(5):116-121
美国语文教育中的微写作内容涉及快速经验写作、角色体验写作、文本迁移写作及原型启发写作等方面,出现了"语图互文"的呈现方式。它试图以文本为中介,以情境为依托,设计读写一体化活动,达到读写共生,言语迁移。  相似文献   

6.
以写作影响写作,以写作影响未来. 这句话印在《新作文》杂志上,也印在我们《新作文》人的心里. 新旧交替之际,又逢首届"文章杯"下水作文大赛收官之时,重提此句,有特别的意义. 以写作影响写作,应该包含这样三个层面的意蕴. 其一,以写作之文影响写作之文.我们强调以读促写,强调读写共生,强调读写互育,强调的就是经典写作文本在...  相似文献   

7.
写作实践证明,读写一体是必然趋势,积累和实践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可以从积累作文素材的角度,帮助学生引入一泓活源清流,让他们品味文本中丰富充实的素材信手拈来的甜头。一、借助文本积累作文素材通读高中语文《苏教版》文本,名篇创作精彩纷呈,名言警句俯拾即是,典型事例垂手可得。让学生挖掘文本,积累写作素材:一是累积大量的诗词名句名篇,学会引用和化用,从而丰富文章的文采;二是累积典型文本的写作结构,学会借用和效仿,  相似文献   

8.
顾妹娟 《作文》2023,(40):61-62
<正>读写能力是高中语文语言能力素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师要以“写”为重,积极探索为写而读、以写促读的教学方式,促使读写教学活动同步开展,达到最佳的读写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有效提升。在语文教学中,读写同步的实践策略具体有:日常教学融合读写,渗透读写转化;文本词句鉴赏分析,积累写作技法;课前课后拓展习作,深化以写促读;深度解读文本内涵,做好写作铺垫。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小说等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多角度揣摩、品味作品中的经典语言,梳理、反思、总结阅读经验和方法,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总结写作技巧,在写作中提升思维能力,内化写作素养,进而更全面地掌握小说教学方法。一、细读文本,迁移写作技能(一)推敲关键词汇,洞察人物性格《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揣摩、品味作品中的经典字词,  相似文献   

10.
贾龙梅 《现代语文》2009,(5):125-126
人类文学的博大精深让人折服,耐人品味。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的每一篇章都值得仔细揣摩,细加涵泳。阅读教学在从文本到学生的理解过程中担负着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其成功便能使学生更好地汲取文学精华,也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笔者曾用“读写互动与文本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地分析文本、理解文本、品味文本的基础上化写文本,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复杂的思维过程,课堂指导、技巧点拨尤为重要。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整合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利用阅读文本,设计有效的教学任务,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2.
刘萱 《考试周刊》2008,(6):71-72
互文性理论认为没有纯粹原初的文本,文本之间相互依赖,互为补充.每一文本都从中提取已被写过、读过的段落、片段或语词,从来不存在‘原初'的文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这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尝试从互文性的角度时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方法、课文的"引言"和写作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读写一体化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看作一个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互动的整体,紧紧抓住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文本魅力,鉴赏文本的形象、语言和技巧,进而把读的过程转换为写的冲动,把写的体验再融入新一轮的阅读活动中,达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以写助读,以读促写,读写一体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关注文本,将阅读与写作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读中指导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关联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本文分析了人教版《英语》教材读写板块的功能及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以境激读、以策领读、以读促写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以此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读写能力,提高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41):100-101
本文以市级读写课为例,从充分解读文本、点燃写作思维、建构写作支架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一个优秀英语教师的阅读素养除了一般教学能力,还涉及文本解读、阅读活动设计、阅读目标定位与评价、基于阅读课堂的思维能力培养、读写整合教学等。  相似文献   

17.
<正>1.写作教学要注重读写结合,构建高中作文训练序列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未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形成了阅读与写作"两张皮"现象。有研究者建议从写作角度切入教学,将"阅读——写作"的学习顺序调整为"写作一阅读"的学习顺序,从"以写促读"的角度引导学生研究文本,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达到以写促读、以写带读、读写双赢的教学目的。有的教师针对读写如何结合的问题,提出了"高中作文序列训练"的框架,横向上,以写作知识能力、思  相似文献   

18.
读写结合指的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构筑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读写切合点,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教师可以从写法和情感这两方面入手选择读写结合点,学生可以借鉴作者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围绕自己产生阅读情感的地方展开写作。这样能让学生和文本产生深层次对话,有助于更好地将文本的言语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知识,不仅如此,这也能让学生激发积极情感,得到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教学,这严重地打破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如今提倡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让学生在品味文本的同时学习写作的技巧。本文主要研究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陈情表》为例,阐述紧扣文本亮点进写作的方法。每篇课文可拓展的话题和可借鉴的写作手法等可称为文本的亮点,将其作为写作练习的切入点,进行微写作练笔。悟文析法,读写并举。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