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雅乐歌》:“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是合成词:“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旦”又是象形字,即“旦”上的“日”代表圆圆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开始。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一年的岁首,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从何时开始?从文意上说,应是“一月一日”,其实不尽然。因为地球绕太阳自转一周,  相似文献   

2.
元旦贺岁诗     
“元旦”一词来源于古代,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宋朝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的开篇说道:“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  相似文献   

3.
元旦诗话     
韦燕 《现代语文》2006,(12):93-93
“元旦”一词来源古代,非指公历新年,而是农历正月初一,亦即春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相似文献   

4.
二○○五年元旦来临之际,让我们说说“元旦”这个常用语词吧。“元旦”今指公历一月一日,它沿袭古汉语中的“元旦”而来。原来“元旦”指夏历正月初一。吴自牧《梦粱录·正月》云: “正月朔日(即初一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年节序,此为之首。”原来“元”的本义就是头、首。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 “元”的字形均为突出人的头部的象形字。古文献中不乏“元”指人头的例证。如:  相似文献   

5.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在《书·舜典》中叫“元日”,在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在我国古代元旦一般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相似文献   

6.
“入日”辨     
《夸父逐日》中的夸父究竟追上太阳没有?这个问题大有弄清之必要。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对“入日”一句的理解上。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这样解释的:“入日,太阳入于地平线下。”吉林师大编的《先秦文学作品选》也持此种看法,解释为:“入日——日入,意是太阳落山。”如果这样来解释,那当然就是“夸父终于没有追上太阳而牺牲了”(哈师专《中国文学史》)。我认为“入日”应解释为:“进入太阳里边,意思是追上了太阳。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论证。  相似文献   

7.
李昌前老师在贵刊第7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少年闰土>释难》的文章。文章为了解释“正月”与“新年”并无矛盾时说“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正月供祖像’等旧历年的习俗也随之改在新年了。”这是因为“据查,鲁迅写小说时,正逢当时政府提倡用阳历(即新历)不许过旧年。”而对新年的理解则以辞书为依据解释为:“新年”即“元旦和元旦以后的一段时间”,而“元旦”又是新年的第一天”,即指新历年的第一天。我同意“正月”与“新年”并无矛盾的观点,但对李老师对“新年”与“元旦”的解释却不敢苟同。想谈点  相似文献   

8.
“元旦”是什么意思,我国最早的字典《尔雅·释诂》是这样解释的:“元,始也”,“旦,早也”。可见“元旦”古义即一年之始,一日之晨,也就是新年第一天的早晨。我国从汉代汉武帝始将正月初一规定为“元旦”,又称春节。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辛亥革命以后,公元纪年法在我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孙中山先生为“行夏历”,“顺农时”和“从西历”,“便统计”起见,在我国推行夏历与公历并用,将正月  相似文献   

9.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旦”作为节日名称,已是家喻户晓,可是穷究“元旦。”根底,就不见得尽人皆知了。“元旦”,现在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则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像北宋的大文学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元日》诗,所谓“元日”就是指元旦,  相似文献   

10.
新年话元旦     
元旦,表示新的一年从此开始。我们的祖先以五谷熟、四时尽而改年更岁,因而,人们对元旦的来临总是充满希望和欢乐。相传五帝时期,颛(?)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尔雅·释诂》解释:“元,始也”,“旦,早也”。可见“元旦”的古意即一  相似文献   

11.
元旦     
同学们,你们对一年中各种各样的节日了解多少呢?要知道,这节日中可大有学问呢!从本期开始,“我们的节日”将每期为你介绍有关节日的知识,希望你能喜欢。每年的第一天,即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在大汶口文化遗物中,有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雾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思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  相似文献   

12.
元旦的来历     
李姝 《初中生之友》2015,(Z2):22-24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  相似文献   

13.
元旦,表示新的一年从此开始。我们的祖先以五谷熟、四时尽而改年更岁,因而,人们对元旦的来临总是充满新的希望和欢乐。相传五帝时期,颛顼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尔雅·释诂》解释:“元,始也”;“旦,早也”。可见,“元旦”的古意即一年之始、一日之晨。南朝梁人肃子云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也含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4.
漫话元旦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最早出现了“元旦”一词。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只是元旦的日期不尽相同。五帝时期,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夏朝继以正月初一为旦。商、周、秦三朝,则分别以腊月初一、十月初一和十一月初一  相似文献   

15.
“元旦”,现在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则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像北宋的大文学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元日》诗,所指“元日”就是指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所谓“元者”,起始之谓也,凡数之始多日“元”。如皇帝登基的第一年称为“元年”,古代天子、诸侯的嫡长子称为“元子”,首恶、主犯称为“元凶”。那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当然称为“元月”了。  相似文献   

16.
<正>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元旦”也就被引申为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我国古人说的元旦,并不是公历的1月1日,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日。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从此,“公元纪年法”逐渐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7.
鲁娃 《中国教工》2021,(2):45-45
在中国古代,“元旦”意为“初始之日”,为岁首。是指新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中第一个美好的节日。相传在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提出,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然而,正月从哪日算起,历朝代并不统一,因此元旦日期也并不相同。夏朝制定的夏历(俗称农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即正月初一为岁首。到了商周秦三代,都有本朝代各自的历法。  相似文献   

18.
从一天的第一刻开始从一月的第一天开始从一年的第一月开始在这些第一月第一天和第一刻里我们每一个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始这一个个第一个一是一条由远而近不断延伸的地平线而开始就是要我们撩开第一缕晨曦迈出第一个脚步迎接又一轮运载着无数希望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升起有一个崭新的开始每一天的太阳才充满新意元《辞海》里说是第一是开始旦就是地平线上光芒四射图腾一样神圣的旭日一年的第一月谓之元月那是因为这一年我们要从这一月开始一年的第一天谓之元旦那是因为这一年我们要从这一天开始这一个一是万物最大的节日啊而开…  相似文献   

19.
词语札记     
日太阳白日红日古代汉语里的“日”,今天叫作“太阳”。先秦古书中只用“日”,没有“太阳”这个词,例如:屈原《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古时候阴阳家认为,气有阴阳之分,太阳是阳气的代表。《尚书大传》:“遂人为遂皇,以火纪。火,太  相似文献   

20.
地平线     
邻家的女孩晴晴捧着一本画册来问我:“地平线是什么啊?”我指着画中的夕阳对她说: “地平线是太阳的家门,它傍晚穿过去就回家了。”“那很远吗?”“是很远。”“那为什么画里有,我却看不见?”我一时语塞。地平线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周边的商业大厦、屋村楼宇,趾高气扬地一一矗立。钢筋托起了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