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之中,期刊以其独特的个性生存并发展着。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它介于图书与报纸之间——比图书的出版周期短,比报纸的信息挖掘深。是否如此,乃属公婆之见,并不影响期刊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但至少有一点比较容易形成共识,在出版领域中,它往往居风气之先,距"时尚"较近。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内涵、现状及转型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靖 《编辑之友》2011,(11):77-79
目前,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出版业。它是继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出版方式之后的又一种新型出版形态,是传统出版形态和样式的全方位变革,将对期刊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数字化出版的内涵目前,出版数字化、数字化出版、  相似文献   

3.
晚清民国时期的许多报馆同时也出版图书和期刊,比较典型的是上海的申报馆,出版书籍的规模和影响都还不小。即便是一些无力出版图书刊物的小报馆,也很注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报纸上连载的章回小说成为“剪报本”即是一例。这种章回小说剪报本的出现,是我国文学出版工作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是当时印刷出版落后情况下的特殊产物。  相似文献   

4.
郝远 《编辑学报》2012,24(6):543-543
第9条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本条例所称出版单位,包括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第10条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图书、期刊、报纸等行业进出口外向度的测度发现:图书、期刊、报纸外向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图书进口外向度稳定增长,但始终低于出口外向度;期刊进口外向度远远大于出口外向度;而报纸发行外向度在整个出版产业中所占比重极低。针对出版产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应借鉴国外出版集团成功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出版实现产业转型,从而加强出版产业国际贸易,适度提升出版产业外向度。  相似文献   

6.
《传媒》2003,(5):9-10
第一条为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和《出版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 本办法所称图书、报纸、期刊是指经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 本办法所称分销业务,是指图书、报纸、期刊的批发  相似文献   

7.
200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1806.93亿印张,折合用纸量418.59万吨,与上年相比用纸量增长10.75%.其中:书籍用纸占总量14.11%,课本用纸占总量11.77%,图片用纸占总量0.1%;期刊用纸占总量6.13%;报纸用纸占总量67.89%.  相似文献   

8.
期刊广告的特性与发展形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杰 《当代传播》2002,(5):84-85
报业集团除办好核心报纸外,大都还发展包括图书出版、期刊杂志在内的多种新闻出版媒体。报纸和期刊同属文字印刷媒体,但由于期刊的出版周期比报纸长,期刊广告收益的提高比较缓慢,而依托于报社或报业集团内的期刊也始终没有打开局面。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特别是如何有效增加期刊广告收益,成为包括报业集团在内的期刊业普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亮 《出版参考》2013,(28):29-30
在知识经济尤其是网络经济条件下,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网络出版的媒体形式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转向电子网络媒体,它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从而模糊了传统的图书、期刊、报纸甚至广播电视的界限,图书、期刊、报纸、电视、广播正在通过  相似文献   

10.
《出版经济》2001,(6):53-62
2000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1276.08亿印张,折合用纸量296.05万吨,与上年相比用纸量增长13.26%。其中:书籍用纸占总量14.32%,课本用纸占总量15.45%,图片用纸占总量0.15%;期刊用纸占总量7.94%;报纸用纸占总量62.14%。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出版事业受战争影响而衰落。但云南的出版事业却由于各出版机构、学校团体的大量内迁而出现了云南近现代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文章记述抗日战争期间在云南出版过的期刊、报纸,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期刊、报纸出版的兴起、繁荣和衰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中美期刊发行代理商服务方式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期刊出版的命脉在于发行。然而,期刊和图书有很多不同之处,有其自己的特性。期刊定期连续出版,需要源源不断的稿件供应。在当代各种信息载体中,期刊以其出版形式多样,周期适中,刊载内容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但是,面对成千上万的订户,由于很多期刊中途改名、改期、改价等种种变化,或者临时误期,以及邮发工作中的差错和丢失,必定会招致大量的查询和复信工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期刊的发行比图书的发行要复杂的多。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与图书出版的相遇所带来的震撼比任何一次变革都要快速和深远。1987年,中国真正拥有互联网;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网民屈指可数;至今短短的十几年中,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4年1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了首批50家互联网出版机构,其中图书出版单位23家,电子音像出版单位5家,图书发行单位1家,报纸6家,期刊3家,综合网站5家,电信机构2家,新闻单位4家。标志着第一批网络出版的合法主体诞生。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8,(2):90-94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纸质出版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其盈利模式及其优劣势的分析对纸质出版在数字化背景下是否有未来的担忧作出回应。本文认为,未来纸质出版并不会完全消失,报纸和期刊可能会持续下滑,图书则根据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发展。未来,纸质出版或许会在专业出版领域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外资进入中国出版业的四种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中国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步骤,外资出版机构投资、参股进入中资出版企业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随着<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颁布,以及图书发行和零售市场上频繁的资本变动,国际出版企业进入我国出版体系的路径也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6.
泰东图书局是五四时期期刊出版的重要平台,其灵活多样的出版方式为泰东赢得了出版规模;其"趋新"的出版理念为进步社团、为新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出版支持;其商业化的经营思路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言说的空间,但同时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其落后的、随意的管理又为自身的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实,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撰写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问世,该报告客观的分析了当前我国报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报纸出版大国,许多出版指标都位列世界前列,但还远未成为报纸出版强国,报业发展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型、数量型增长,千人日报拥有量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四大资格准入制度正式写入<图书出版管理规定> 时间:5月1日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指出,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对在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期刊编辑人员的惯性思维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文字媒体的定位而言,报纸是散页的连续出版物,其功能主要是传播信息;图书是成册出版的非连续出版物,其功能主要是积累知识;而期刊既连续出版,又成册面世,是界于报纸与图书之间的过渡性媒体,在功能上也兼具报纸、图书之长,既传播信息(但较之报纸的传播更深刻),又传播知识(但较图书对知识的传播更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试讨期刊改革三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出版业中期刊出版体制改革落后于图书与报纸。探其原因的同时,结合我国期刊出版现状,提出扩大总量,科学调整结构;鼓励"抱团",品牌期刊"选择兼并"、同类期刊"引导组合"、部门期刊"跨行牵手";加快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进程,创建新媒体等几项具体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