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舆论监督谨防"媒体暴力"自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尤其汶川地震和奥运前后信息透明化的加强,媒体报道公共事件的领域更广、程度更深,信息传播渠道更通畅,在保障公众知情权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2009年新《食品安全法》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为媒体监督提供了更充足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热点领域,"媒体曝光一公众关注一政府查处一解决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条路径.近年来那些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三鹿三聚氰胺奶""双汇瘦肉精火腿肠"等,是媒体率先报道引起舆论关注后,才有职能部门跟进查处.在媒体频频提示食品安全风险的情境下,不但显得政府部门监管工作的不到位,也让媒体背负了自身无法承载之重.  相似文献   

3.
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报道之后,会出现公众恐慌和行业损失,人们由此往往归罪于媒体。本文试图从风险社会的角度,以2006年的"多宝鱼"事件为例,说明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会变成了食品安全的报道问题,这里面既有因果关系的难以确立,也有事件本身的后果无法测量,把责任全归之于媒体是不公平的。同时,中国的媒介在报道食品安全时,也必须改变观念,从自以为是的监督者成为客观公正的"雷达"。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食品安全事件是关乎民生的新闻,媒体关注无可厚非,然而一些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报道不当,出现报道误区以至"误导"的情况,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安全",不仅关乎公众安全、食品安全、企业安全,还关乎社会安全.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报道不仅仰赖于媒体和记者的激情和热情,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安全"更需要媒体及记者用理性和责任来守护.这里所说的"安全",包括新闻的真实、准确、客观、科学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等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不安的食品     
仿佛是一夜之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中国威胁论"的又一论点支撑。国外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报道,和我们的食品出口正好相  相似文献   

7.
从涉及苏丹红的肯德基鸡翅、麦当劳薯条里的丙毒,到"红心"鸭蛋事件,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并很快成为政府、媒体、企业、公众和国内外舆论的关注焦点.2007年底到2008年初中日媒体集中聚焦的"毒饺子"事件,使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外交层面,涉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经济形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发展,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众人生活的关注点,面对这样的现状首先界定好食品安全类信息的范围是研究报告的一大任务。其次对食品安全类信息的现状做出分析,从微媒体时代的优劣势入手论述了在微媒体时代食品安全类信息传播的方方面面。最后从微媒体责任主体、主流媒体以及政府三个角度论述了如何规范食品安全类信息,由此阐述出食品安全类信息传播和媒体责任之间的关系,并就在微媒体时代,食品安全类信息传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由于食品监管体系和法规建设的滞后,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导致食品问题频发,充当食品安全报道急先锋的媒体不得不在其中充当着多重角色:既是食品问题的发现者、报道者,食品问题的揭露者,还是解决方案的推动者,而之后引发的企业乃至行业损失又往往归咎于媒体的"炒作",这就使我国食品安全报道陷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三聚氰胺、皮革奶、瘦肉精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的查处,皆与媒体的最先曝光有关.显然,舆论监督对保障食品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4月20日,国务院颁发的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的文件中强调"积极支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同时,"要打击虚假新闻,对造成社会恐慌的假新闻制造者,要严肃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底中日媒体聚焦的"毒饺子"事件,使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外交层面,涉及我国的国际形象。在这一事件中,特别是面对来自国外对中国食品质量问题的质疑,我国媒体在如何还原事件的真实面貌,充当平衡协调问题的公共角色等方面表现出色,使负面舆论发生逆转,扭转被动的局势,恢复了中国食品安全的名誉。"毒饺子"事件的危机报道为后续公共危机报道创立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6,(22)
本文从媒体这一行动主体出发,以北京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介呈现"作为切入口,对2008-2015年间的北京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体首发报道开展研究;侧重从报道的地方特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议程互动及社交媒体平台会话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仍然是北京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爆料的主要平台,消息来源以公众和媒体曝光为主;新媒体在传统纸媒、电视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持续发酵之后,承担了延续公共讨论的作用,部分社交媒体中的公众讨论呈现了扭转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倾向。公众的话语在社交媒体平台中成为主导议程的主体,通过质疑、反对等方式,扭转了主流媒体对部分报道的议程;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进行争夺。  相似文献   

13.
张向阳 《今传媒》2013,(4):154-156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频频告警,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发挥发挥了其正面功能.中国食品安全体现了风险社会特征,媒体是风险的定义和建构场域.具有争议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报道中存在媒体、专家、企业等议程和知识之争.2012年12月的“速生鸡”事件报道体现了食品安全的议程建构,媒体可参照公共新闻理念合理设置议程,以促进共识生成.  相似文献   

14.
食品行业危机在近几年屡屡发生,而食品安全又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这一类的事件备受人们关注。而媒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媒体应该如何应对食品行业的危机?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物价","拆迁"、"房价"、"食品安全"等,可以说是2010年在媒体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而这些词汇的背后就是一个关于民生的大话题.不断上涨的物价,各地的强行拆迁,持续走高的房价、不断被曝光的食品安全等这些敏感话题,媒体处理不慎就会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关注"民生"这个大话题不仅是媒体的职责,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王蕾 《青年记者》2012,(6):26-27
格奥尔格卢卡奇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阐释的物化理论,物化意识和总体性原则等重要思想,在当今中国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启发意义. 近几年,由于网络、电子社交媒体等新媒体飞速发展,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呈现的涉及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教育保障、贪污腐败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频频显现.  相似文献   

17.
于阳 《新闻世界》2014,(7):366-367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作为科学议题,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导致公众对其认识有限,媒体向公众传播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食品安全风险生产与再生产的角色。本文以《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生产标准报道为例,分析在我国现存不完善的信息传播模式下,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简化核心信息,制造单一冲突对立框架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传播乱象,并提出了构建科学而理性的报道景观的媒介期待。  相似文献   

18.
杜涛 《新闻窗》2014,(6):16-17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受到重视,食品安全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反映食品安全问题的稿件见报量直线上升。由于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比较复杂,而食品科学常识普及率还很低,目前我国广大消费者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常常将见诸媒体的食品安全稿件或节目当作评判食品安全事件的依据。当揭露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促成了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同时,失实的甚至是虚假的食品安全报道也会引起社会恐慌,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毛德胜 《新闻世界》2014,(11):48-49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公共安全问题中的热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政府在媒体应对时,存在对媒体认知不足,应对不及时,态度和方法不正确、应对没有常规化等诸多不足,从而影响食品安全事件的妥善解决,影响了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政府在应对此类公共安全事件时,要重新认识政府和媒体的关系,正确认知媒体功能,善于和媒体沟通,形成媒体应对的长效机制,以把握好舆论阵地,提升公共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姚娟 《新闻实践》2011,(7):42-44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近几年媒体报道的热点。近段时间,“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事件再次把食品安全报道推进公众视野。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完善,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处于尴尬地位,社会公众和专家既肯定媒体的积极性、建设性作用,也批评媒体的“炒作”、报道不科学甚至失实等不规范行为。媒体该如何正确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本专栏的几篇文章作了分析与探讨,其中一个共识是:成为让公众信服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载体,应是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