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开发奥硝唑胶囊,并对其进行体外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以奥硝唑片原研制剂为对照药品,单因素实验考察影响奥硝唑溶出度的处方因素及制备工艺参数,从而确定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测定自制片和原研药在4种溶出介质的溶出过程,采用相似因子(f2)法对两者的溶解曲线进行相似性评价。结果3批奥硝唑胶囊仿制药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水、pH1.2盐酸溶液、p H4.5醋酸盐溶液中15 min内溶出大于85%。结论以溶出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开发的奥硝唑胶囊仿制药与原研药体外溶出具有一致性,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黄杨宁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列实验筛选崩解剂等辅料,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并与普通片进行了溶出度比较,确定了以羧甲基淀粉纳作为崩解剂的分散片处方,分散片溶出速度较普通片更快.  相似文献   

3.
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制备脉冲片,并考察各处方因素对脉冲片释放度的影响.以主药和崩解剂为片芯,乙基纤维素(EC)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致孔剂,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增塑剂,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含阿司匹林50 mg的脉冲控释片.各辅料的比例及包衣层厚度对阿司匹林片的脉冲释放均有影响.通过对处方的优化,得最终处方为主药50 mg、崩解剂30 mg,EC 180 mg,PEG6000 60 mg,HPMC 30 mg的阿司匹林脉冲控释片.通过选择片芯中的崩解剂、调整包衣层组成和厚度,可以用压制包衣的方法得到不同时间脉冲释药的阿司匹林片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过筛选处方和优化工艺,将乌索酸制成滴丸剂,同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乌索酸滴丸.以滴丸的圆整度、重量差异及硬度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最佳处方和成型工艺,采用RP-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筛选出了最佳的处方和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制备的乌索酸滴丸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准确可靠.结论:制备的乌索酸滴丸外观性状好,丸重差异小,含量准确,溶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75m in内乌索酸滴丸的体外溶出度比片剂提高232.8%,比乌索酸胶囊提高12.5%.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自制的美洛昔康口腔崩解片进行质量考察.方法:建立了考察崩解时限的方法并考察了相关影响因素.建立了溶出度测定方法,比较了自制美洛昔康口腔崩解片与市售普通片的溶出度.进行了人体适应度试验.结果:美洛昔康口腔崩解片崩解、溶出迅速,人体适应度良好.结论:自制的美洛昔康口腔崩解片质量良好.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十八醇、聚乙二醇和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采用干包衣法制备盐酸川芎嗪脉冲控释片,通过释放度试验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脉冲片体外释放的影响规律.可知崩解剂的用量和包衣材料中致孔剂的用量为影响药物体外释放的主要因素,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药物的释放时滞,盐酸川芎嗪脉冲控释片在体外具有脉冲释放特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缬沙坦粉末直接压片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稳定性。以粉末的休止角、片剂的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缬沙坦片粉末直接压片的最佳处方工艺,制备样品并进行质量考察。缬沙坦粉末直接压片的最佳制备处方为:缬沙坦片总重为400 mg,主药含量为10%,微晶纤维素与乳糖(1:2)、微粉硅胶、硬脂酸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5%、3%和2%,此处方粉末休止角为38.4°,片剂的脆碎度、崩解时限符合相应指标。优选的处方流动性好,制备的缬沙坦片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石家庄利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咪替丁片为模型药物,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检测方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药物溶出度.结果表明,溶出介质脱气处理的程度对西米替丁片的溶出度测定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测定其溶出度时,必须采用进行脱气处理的蒸馏水配制溶出剂.  相似文献   

9.
以溶出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辅料的选择、处方的设计与优化,摸索出了一套最佳处方的蒿甲醚胶囊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胶囊质量稳定,符合质量标准且其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锌布片中有效成分葡萄糖酸锌溶出度的测定,是通过对溶出仪转速的控常l,溶媒的选择,方法学的验证(包括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辅型剂及其它有效成分对测定的影响、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溶出均一性试验等一系列验证试验),最终证实了本方法科学、合理,完全能够用于锌布片质量标准——葡萄糖酸锌溶出度的测定(锌布片中葡萄糖酸锌溶出度测定的时限为30min,溶出限度为7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初步稳定性考察。方法:通过光照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对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外观性状、色泽、溶出度、含量和有关物质等指标进行考察,并预测其有效期。结果:在各受试条件下各样品外观无显著变化,含量和溶出度无明显差异,有关物质量稍有增加。结论:本品较稳定,各时间检测样品与0时比较无明显差异,可以对制定右旋布洛芬缓释胶囊的有效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阿昔洛韦(AC)胶囊剂的研制以及该制剂的溶出度试验方法,指出通过处方筛选,选择适当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及其它辅料,可增加药物的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肾片的处方和制粒工艺.方法:以颗粒的外观、制粒工艺的难易程度、颗粒的成型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考察流化床制粒工艺;以原料粒度、黏合剂浓度、黏合剂用量为指标,以粒度、休止角、颗粒强度、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健肾片的工艺.结果:流化床制粒的最佳工艺为物料温度50~60℃、喷雾压力0.10~0.12MPa、蠕动泵转速度40~45r·min-1;健肾片最佳处方为干膏粉粒度80目、黏合剂浓度2%、黏合剂用量为干膏粉重量的160%~190%.结论:采用流化床制粒法并对工艺进行定量化控制,可以得到质量合格的制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对原处方氨酚待因片裂片、脱盖及脆碎度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4个主要影响因素:稀释剂(A)、粘合剂(B)、颗粒水分含量(C)、制粒方式(D),设计使用4个因素2个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只考虑全部一级交互作用,选用L16(2^15)来安排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A182C2D2为最佳处方工艺,可以较好地解决原处方脆碎度不合格的问题,达到预期优化氨酚待因片处方的目的,且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制备阿司匹林肠溶缓释固体分散体来设计和优化阿司匹林肠溶缓释制剂的处方.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然后添加适量的辅料制成肠溶缓释片处方.优化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处方为阿司匹林50mg,优特奇L-10050mg,优特奇RD75mg,淀粉30mg,糊精10mg,滑石粉20mg时,达到良好的肠溶缓释效果,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优化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具有良好的肠溶缓释效果,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格列美脲片的质量,对产品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改进,结果显示用改进后的处方和工艺生产的产品,平均溶出度均在90%以上,符合标准,因此,改进后的处方和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一种中药药用功能性口红的制备工艺。方法:配方中药材采用超声波乙醇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法,以色泽度、澄清度、稳定性为评价指标,确定配方药材的最佳配比工艺,固定配方药材的混合溶液含量,通过与乳化剂、蜂蜡、甜杏仁油进行正交设计优化配方口红的配比,以锥入度、涂展性为考察指标,确定药用功能性口红的最佳配方配比。结果:影响药材配比的主要因素为赤芍、红花,其次为粉葛、白芷,配方药材的最佳配比为赤芍∶红花∶粉葛∶白芷=3∶5∶4∶6;影响口红配方的主要因素为蜂蜡,其次为乳化剂、甜杏仁油,最佳配比为乳化剂∶蜂蜡∶甜杏仁油=2∶5∶10,最终获得药用性口红成品。结论:该配方制备的口红色泽亮丽、滋润保湿,稳定性好,为药用功能性口红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复方聚甲酚磺醛栓剂制备工艺.方法:以硬度、均匀性及融变时限等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以聚乙二醇为主要基质的栓剂处方.结果:复方聚甲酚磺醛栓剂制剂工艺的影响因素大小为PEG4000甘油PEG400,最佳处方组成为PEG4000:PEG400:甘油为2:3:1.5.结论:该栓剂的外形完整光滑,融变时限合格,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9.
以丙硫氧嘧啶为研究对象,对其湿法制粒工艺处方进行优化。通过调节处方组成,对成片进行重量差异、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硬度、脆碎度等片剂项目检查。经数据比较分析,对四个备选处方进行适用性研究,最终优选出最佳制片工艺处方为:丙硫氧嘧啶、淀粉、22.5%可压性淀粉浆及微晶纤维素的组分比为5∶2∶10∶2,每50 g丙硫氧嘧啶添加微粉硅胶2 g、硬脂酸镁1 g及十二烷基硫酸钠3 g,并可用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取N-乙酰半胱氨酸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取盐酸氨溴索单纯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单纯用药治疗组的有效率74%,且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相对于盐酸氨溴索单纯用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