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创设开放性课堂教学环境(1)灵活编排座位。传统的队列式座位只能适应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需要有讨论探究、多向交流的环境空间 ,我们调整了座位 ,以小组集群而坐。如教学《匆匆》最后一课时 ,我们实施了朗读比赛的教学方法 ,先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赛 ,然后让全组成员共同协助选手准备 ,接着再进行比赛 ,最后评议。这样 ,人人参与 ,积极性高 ,既内化了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效果比较好。(2)权衡师生平等关系。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教师必须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大胆争鸣的民主氛…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一门既深刻严肃又丰富生动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它深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采的一面,只注重了它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则往往会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创设学习历史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一条让学生参与历史、亲近历史、学好历史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高年级学生其实大都喜爱唱歌,但是却很少主动参与音乐课堂的学习。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让高年级学生也"随乐而动"。为此,我提出了一些策略。一、拓宽教室参与性空间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非常强调"齐"字,座位要齐,歌声要齐,动作要齐。欣赏课更是让学生静静地坐着听音乐,欣  相似文献   

4.
保继哲 《甘肃教育》2007,(12S):37-38
课堂的座位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合作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合作任务和小组人数因地制宜地安排座位。例如,同桌的两个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适合pairwork;前后两排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小组适合group discussion:多个学生围圈而坐组成一个合作小组适合teamwork,survey,interview和discussion;组内并排.  相似文献   

5.
1.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如课堂中的讨论,我通过变换座位的排列方式.改变传统的直线座位排法为环形或方形排列座位的方式,开展热烈的争论。我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加以引导。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思考,互相帮助,协同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与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必须进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 两年来我们进行了分组教学探索研究,边实践边改革完善,逐步实现了一个合作、互动、和谐、协调的学习氛围的小集体(小组)和大集体(班)。 一、分组教学协同活动的形式 1.分组教学的结构 (1)学习小组的组建:开始时由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其中男女生和能力好、中、下的学生按比例组成。 (2)上课就坐形式:改变一排排坐为分组坐,6人座位成“u”…  相似文献   

7.
正为贯彻落实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使导学、互学、帮学落到实处,我校在教学班级中提倡"U"形座位编组组织教学,改变班级的教育生态环境。座位"U"形编组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形态的变化,而是新的教学理念的落实。一、"U"形座位编排,让合作更有效一直以来,在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座位的排列横成行、竖成列,全体学生面向老师。而将座位改为"U"形,带来的变化就是教师一人传递信息同各小组之间互动信息交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应掌握以下几项原则。一、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目的的设定1.在制定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目的时,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目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气氛,让不同素质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收获。这是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特点,一定要充分发挥。2.要注意到运用传统教学媒体所能达到的教学目的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目的的区别。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目的的设定,取决于网络环境中可给学生提供的…  相似文献   

9.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参与学习并取得进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这对于刚刚开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发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有效载体之一。为了使小组的合作学习更有效率,我们让小组的文化走进课堂,通过划分小组、创设小组文化、建立小组评价机制、开展各种小组合作活动,让生本课堂真正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育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发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有效载体之一。为了使小组的合作学习更有效率,我们让小组的文化走进课堂,通过划分小组、创设小组文化、建立小组评价机制、开展各种小组合作活动,让生本课堂真正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小班化教育的研究中,老师们开始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其中把学生安排成小组围坐的形式就是常见的一种。这对习惯了秧田式座位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冲击,给课堂教学吹进了一股新风。由于小班学生相对较少,学生活动的空间相对增大,所以把传统的秧田式座位形式改为4人或5人一组的小组围坐形式并不难。但真要发挥小组围坐这个形式的优势,让小组围坐这个形式促成分组教学,为达成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服务,则又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小组围坐形式究竟有哪些优势可以发挥,分组教  相似文献   

13.
一、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心理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内动力。对英语而言,分组合作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分析完成任务的途径所需时间、灵活、合理组合。笔在具体教学中尝试了两种组合方式:(1)按座位就近组合。这种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位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为更好地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科任教师可在学期初与班主任协商,依据学生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爱好等方面差异安排学生的座位、力争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既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同时又有利于小组间的学习竞赛。这种小组一旦确定,一般应稳定一个学期不变。(2)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进行组合。以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学习小组往往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有利于有效地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由教师指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差异。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弹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万小平 《江苏教育》2005,(1B):12-13
新课程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反对一讲到底,倡导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材,组织前后座学生以小小组形式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蔚然成风。应该说,这种教学方式与过去传统的以老师讲解为主相比,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黄晓虹 《辅导员》2011,(24):57-57
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渠道.语文教学要真正走进课堂.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深入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把过程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师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和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体操的舞台.让每一篇课文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快乐音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一些传统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和课堂教育倡导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提供让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笔者对新课堂教学有如下看法:①以人为本,开放学习过程和教育环境。②小组合作,激发兴趣。③主体参与,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合作学习中困难学生往往成了听众,他们越过独立的思考机会,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获益更少。而如何让这些“学困生”真正从小组合作学习中获益呢?  相似文献   

18.
在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这种现象: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较多的是那么几个所谓的“尖子”,而其他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老师成了唱戏的主角,学生则成了“看客”和“听众”,整个课堂好像“一潭死水”。为了实现“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讲究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一、利用生物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如果让学生整堂课呆在教室中,学生总是坐在一排排的课桌里面对着黑板上课,这种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活动都有些不好的影响。沃尔泊格和贝克尔等人发现,坐在前排和中间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习活动活跃,而坐两边和后排的则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缺乏信心,不利于学习。利用生物园这一“绿色教室”则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幽雅的环境中,不用单一的座位编排和总对着黑板的模式。可采用各种座位编排方式(圆形编排方式、方形小组编…  相似文献   

20.
“四五六教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方式,打破传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互动互助功能,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