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斌 《数学教学》2004,(4):9-10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若能重视对课本习  相似文献   

2.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探究,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  相似文献   

3.
余雪妹  于海波 《物理教师》2009,30(12):43-46
变式教学指从一道题目出发,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问题或改变题目设计的物理情景,重新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变式教学,揭示物理规律;通过原型题的变式题组训练,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通过变式教学,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优化高三物理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所谓变式教学是对数学问题的条件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情形的变化,达到一题多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以普通高级中学课本第二册(上)第99页的例题为例,对变式教学进行一点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顾林娟 《考试周刊》2009,(14):161-162
变式教学是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变式教学,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6.
变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采用习题变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能力的有力工具。所谓变式,就是从一个基本问题出发,不断变换所提供的材料或问题呈现的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事物的本质特征却保持不变。所谓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探究,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上)复习参考题八B组第6题为基本问题进行的变式探究,阐述习题变式的学习功能和变式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变式”原为心理学上的名词,其含义是变换材料的出现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变式练习,变换数学问题的非本质方面,突出数学概念和性质的本质属性,有效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和灵活思考,最终将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锻炼数学能力.下面以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变式教学设计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孙雷 《广西教育》2014,(41):80-81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变式的对象不同,变式教学存在不同的形式。解题变式是以题目的变化为对象的一种变式,它的范畴不仅局限于题设和结论变化,更应包含多种方法运用于同一题目或同一方法运用于不同题目的解决上。一、改变条件,构造相似问题情境所谓改变条件,构造相似问题情境,就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结合教学需要,对题目中条件和结论进行变换,即等价变换或非等价变换,也即对题目中的  相似文献   

9.
变式教学就是对数学中的命题、例题、习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从而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变式例题、习题教学,可达到一题多用、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何将一个题目恰当的变式,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和技巧,现举例说明.一、简单变式不改变题中文字内容及图形结构,只将条件和结  相似文献   

10.
"变式"是中国数学教学传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和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支撑下,应将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现从认知心理学和变式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归纳、探究初中数学结构性变式教学的实践问题,从源头上寻找变式教学对学习者的思维影响;认清结构性变式教学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扬长避短、精心设计变式题,使"数学结构性变式"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两个几何题的变式研究入手,探讨几何题的深层内涵,并进一步探究几何题变式的价值和作用,最后谈谈对变式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样例进行解题教学,会时常用到解题变式。其中的一题多解能够充分体现变式思维。运用不同数学分支中的方法、运用在同一数学分支中不同的数学原理、运用同一数学原理的不同时机与角度,都能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因此,在高等数学一题多解样例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时常感觉到学生对某一问题掌握得不够好 ,想互找一些相关的题目来加强一下 .但这些题目通常并不好找 ,花了很多时间 ,查了很多资料 ,所得并不尽如人意 .如果我们自己会设计多好啊 !本文拟就变式题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 .1 设计变式题的目的根据唯物辩证法 ,人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 ,再从一般到特殊 ,呈螺旋形上升 .我们设计变式题的根本目的 ,不外乎针对学生认识发展的各个阶段 ,提供恰当的材料 ,以引导和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 .2 变式题的类型及各类型的任务和设计办法2 1 姊妹型姊妹型变式题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变式教学,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变通推广,让学生能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下重新认识问题本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开阔视野,激发思维,有助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变式教学就是对数学中的命题、例题、习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从而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变式例题、变式习题教学,可达到一题多用、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的效果.变式教学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变式教学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燕 《考试周刊》2010,(3):12-13
在生物教学中.适当的变式训练.不仅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生物概念、提高审题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得到多方面得到训练,提高练习的效率,做到“精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从“知识型”向“智力型”转换。  相似文献   

17.
梁颂阳 《考试周刊》2014,(60):56-57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采用变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灵活变换,可使学生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青 《考试周刊》2012,(88):68-69
本文通过有关的变式教学.说明了对教材变式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有效拓宽解题思路,使学生掌握问题本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盛萌 《考试周刊》2012,(76):59-60
波利亚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解题教学.这里的“题”其实是“问题”.即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自始至终是在逐步地解决问题.而“变式教学”就是将问题逐步递进、逐步深入.最终解决问题.它既能培养学生的纵横联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马顿从教育的角度提出变式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变式就不需要辨别.而学习又是源于辨别的.“变式教学”是数学中的引申.推广在教学中的诉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和公式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内地和香港学者有个共识,变式教学反映了中国数学教学的某些合理之处.更为广泛地发现,世界范围内,东方课程与西方课程的最大差异在于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数学课程组织的细胞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问题组的结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课程问题与问题关联很小,这种的问题组的结构相对少,而螺旋变式课程设计模型就是试图把这个“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元素合理,理论提升,参照了东方青浦课堂教学实践和西方变异理论(Marton& Booth,1997),结合了数学和数学学习过程的本质,归纳出螺旋变式课程设计模型,强调有系统地“变”,利用问题变式,“结构”教学,实现概念链接,从而达成知识的“深、广、透”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