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寄语:这是一首献给植树节、献给母亲河、献给祖国的真情诗篇。一节又一节连续自然的排比句,适于朗诵和表演。这首诗既可单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 —尹世霖  相似文献   

2.
昨天,我给孩子们朗诵了一首诗歌《爸爸的眼镜》。每个孩子都被这首诗所吸引,一双双眼睛不停地注视着我。我连续朗诵了几遍,孩子们还在不停地说:“真好听呀!我们还想听。”直到下课,  相似文献   

3.
诗歌要有音乐性,这不仅表现在押韵(yun)上,还表现在内容的安排上。一首诗有了音乐性,不但有趣(qu),还好记。学习诗歌课文,要多多朗诵(lang song),在朗诵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首诗很容易朗诵,也很容易记忆,这是因为它用有音乐性  相似文献   

4.
歌颂母亲的诗很多。诗人李国良把孩子比作青春的小草,把母亲比喻为广博的大地,读来亲切又贴切。这首诗不但可以在“妇女节”、“母亲节”等场合朗诵,而且可以由孩子当着母亲的面,动情地朗诵。——尹世霖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寄语:每个少年儿童都幢憬着、盼望着"六一"儿童节,正如本期诗题所说,"那天真好, 真好"。作者把孩子感受到的"真好"活灵活现表现出来,从快乐的生活,到美好的心灵。朗诵这首诗, 需要纯真的表情,既可单人、双人朗诵,也可集体朗诵。--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书声朗朗。从古至今,朗诵一直是学好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三分文章七分读”,很难想象,没有朗诵的语文课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我在三湖学区做过一个调查,五成以上的学生对课文朗诵尤其是诗歌朗诵有兴趣。学习诗歌,朗诵自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语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下面举两个例子谈谈这方面的技巧。例1《春晓》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寄语:歌颂教师的诗已经很多,但是像这首以第二人称“您”直抒胸臆、充满激情的朗诵诗还很少见。希望朗诵这首诗成为教师节集会上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8.
清明节为烈士扫墓,是少先队的一项传统活动。教师出身的诗人李国良,不但亲自组织过这样的活动,而且写出了优美而富有新意的诗篇。这首诗适合在清明节扫墓时朗诵,既可以独诵,更适宜集体朗诵。——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9.
40多年前,我在昆明大观小学读五年级。那年六一,我们班准备了小合唱、舞蹈等节目参加校联欢会。后来有人说,班干部要带头出节目。我是学习委员,可我不会玩乐器,唱歌也不行。出什么节目呢?同桌的潘荣珍给我出主意:“哎,朗诵一首诗呀,背出就成。”“好,这个主意好!”第二天,潘荣珍还帮我找了一首诗,我读了几遍,就能背下来了。练了几次,加了点动作和表情,她说:“可以了!”联欢会热烈得要命。突然听到点我的名,轮到我朗诵诗了!我走进场子,心怦怦跳,怎么也想不起开头的那句。同学们又是做鬼脸,又是交头接耳。我一脖子都是…  相似文献   

10.
绿语 《初中生》2008,(7):75-78
有人曾说:一首好诗,贵在沉郁。世上的爱情诗很多,然而能像诗人叶芝这样,把爱情描写得如此深沉如此感人肺腑的却很少。请你用柔和的声调朗诵这首诗。  相似文献   

11.
每迎接一批新同学,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我都会带领孩子们深情朗诵狄金森的这首著名的诗。我总以这首诗为源头,开始书写一个班级阅读经典的历史。经典阅读制度一直是我的班级的核心制度,而我班也有着很多关于班级图书馆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2.
戴望舒这首诗,你喜欢吗?如果喜欢,请朗诵几遍后,回答1-5题。  相似文献   

13.
这个例子出自一个全国性课堂教学大赛:一位男老师,他所选教的一节课是《梅岭三章》。这位老师知道,陈毅同志创作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的这三首诗,虽然脍炙人口,但毕竟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了。于是,他苦心设计了一段导入语,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出来,然后,趁热打铁,又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这三首诗。紧接着,这位老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马上回答:这三首诗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诗歌,诗宜歌,诗亦歌。诗歌是一种最适合朗诵的文体,声情并茂的朗诵容易使人领会诗的内蕴,感受诗的美感,更能传达诗的灵魂。《天上的街市》就是这样一首适合诵读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寄语:这首诗清新、明快,让我们看见一群“年轻的学生”、“激情的少年”,一边“热烈地交谈”,一边“栽下一棵村,然后又栽下一棵村”,多么富有动感,富有形象。这首诗适合个人、双人或多人朗诵。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刘伦斌、支玉恒老师所写的《反思“带着问题读”》一文 ,颇以为然。笔者不禁想到了许国璋英语教材里所介绍的Cox夫人的教学 :Cox夫人把这首诗抄在黑板上 ,大声朗诵。她刚朗诵完 ,学生就接连不断地提问题。一个男生说 ,这首诗令人伤心 ;一个女生说 ,她读过这位作家写的一本书 ,但不像她母亲那样喜欢它 ,不知为什么 ;第三个学生是电视剧的热心观众 ,他记起了最近一出剧就是用这首诗中的一句话作为剧名。Cox夫人回答了学生的问题 ,力求使他们把每行诗都读懂。她要学生讨论这首诗是否有什么信息传达给读者。讨论十分活跃。下课铃…  相似文献   

17.
李白代表作《将进酒》熔铸了诗人澎湃激荡的内在感情,使诗篇具有非同寻常的气势与力量,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喜爱、所传诵。但是要朗诵好这首诗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寄语:每到国庆节,少先队组织都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请看,《华——夏——佳佳》这首诗,颇为形象、有趣地设计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欢庆场面。它可以像“说书”一样,有声有色地进行朗诵。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19.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教学,使幼儿基本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所描绘的夏夜的美好意境。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教学准备:背景、贴绒、配乐朗诵磁带。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寄语:歌颂教师、献给教师节的诗已经太多、太多。什么"伟大"呀,"园丁"呀,这样的描写也太多、太多。其实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心情,一种氛围,一种欢乐,一种惊喜。这首《老师家里开庆祝会》正表达着这种心情、氛围、欢乐和惊喜。这首诗适宜化妆朗诵,由我(少先队员)、小蝴蝶、小蜜蜂、小喜鹊表演。--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