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并将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同时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把它作为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八大任务之首。这是我们党全面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史,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方针,它对于工业基础差、底子薄、贫困人口多的我省意义更为重大,是海南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海南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海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比较优势以及海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措施等方面论述了海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小康社会重要的战略措施之一。本文在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予以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影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客观因素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及特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怎样发挥我国经济的后发优势三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同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说明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使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城镇化即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而生态文明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面对出现的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统筹规划,科学发展,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以期实现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可避免地成为河南省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选择非常重要,它是河南省工业化发展的大政方针。不同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将导致不同的工业化结果,因此正确分析和选择河南省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成为了本省工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飞跃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创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奇迹,但是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资源能源枯竭、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严重制约着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国作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在快速发展中也不能摆脱生态问题的困扰,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束缚、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生态发展。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紧迫性、复杂性,必须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深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明确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并着重从贵州产业结构总体情况、工业化程度、工业结构三方面来对贵州工业化现状作出分析,得出贵州工业化程度较低,尚处于初期阶段的结论.据此,提出发展生态产业集群是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可避免地成为河南省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选择非常重要,它是河南省工业化发展的大政方针.不同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将导致不同的工业化结果,因此正确分析和选择河南省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成为了本省工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建设"大大连"、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本文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与内容、大连老工业基础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必备条件、大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必要举措三个方面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态文明及其消费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不但是一种类的文明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工业化,而是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工业化,加速发展生态生产力;生态文明观认为,消费问题也是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工业文明消费文化是造成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人类必须确立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主要有:"以人为本"消费观和全面发展消费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消费观和绿色消费模式;和谐消费观和公平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文章从历史演进、基本内涵、地位作用、未来走向等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解读,对于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任何先进的文明,在包容了旧文明的精华以后,都无情地摧毁了落后的文明,这几乎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同时,文明发展的结果,总是在不断践踏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使自己暗淡无光;以至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新的文明就出现了,人类伴随着新的文明又发展了,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以后,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来替代工业文明,科学发展观就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简论生态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明智选择。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的理论分析,从四个方面阐释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并提出了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的对策性建议和途径。在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二者具有相同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共同构成“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产业基础和生态基础,可以也应该协同推进。由于我国对粗放增长方式存在路径依赖等原因,在实践中二者存在着推进机制不健全、战略体系不清晰等问题,需要按照系统的思想通过要素分解与重构,使生态文明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人格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人格是对农耕文明时代依附型人格和工业文明时代物化的单向度人格进行反思,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生态人格的塑造需要世人必须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对生态文明内涵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从最一般的哲学角度分析,任何存在形态都表现为一定的结构层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存在形态,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同生共在、相互影响.而生态文明不是"孤立"的文明形态,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依存,但是,生态文明又具有自身的基本特性,以此与其它文明形态相区分.因此,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结构及其基本特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而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政府治理方略具体包括:加强生态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确立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循环经济等。  相似文献   

19.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单一性文化结构,易于形成平衡态势;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文明,促进了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也造成社会生态系统、文化系统等方面的不平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建设,应该肯定西方文化中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人生价值观念等合理成分,为重构世界文化新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生态哲学十大范畴论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哲学是当代哲学界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明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哲学新形态。而哲学的特征之一便是以概念范畴体系的有效统摄和合理建构,理论理念地揭示和实践理念地设计自身与对象世界及其关系的。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看,生态哲学的诸如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和重要范畴有必要认真审视并亟待给予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