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察影响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因素,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手段,建立以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图书馆工作复杂性和舒适度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模型自变量的分析表明,从事流通阅览相关工作、育有一子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图书馆员更具"偏爱自我、贬低工作"的焦虑特征,与入职5年和数字资源岗的图书馆员形成强烈对比,专业性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研究还发现,东北地区图书馆员享有积极的职业认同。不同群体的自我刻板印象具有不同的内涵,需要依据其不同特点给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刻板印象视角了解图书馆员群体如何看待自己,文章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发现,图书馆员认为自己是称职的图书保管员;图书馆工作虽然女性居多且被认为是女性职业,但女性职业特征并不充分;群体内对于图书馆员工作的社会地位呈现两极看法;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表现出极度的偏爱自我和贬低工作。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变迁历程,深入挖掘了造成当今诸多图书馆职业问题的原因。通过访谈1977年至今历届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发现:①人们对于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随时代的发展也在悄然发生变化。1970—1990年代初期,公众对于图书馆员职业的刻板印象包括:工作环境好、可以在大城市工作、可以看书等;当代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大约形成于1990年代中后期,印象则转变为:收入低、清闲、专业性不强、适合女性等;②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与图书馆事业发展是共生关系;③时代背景参与塑造了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图书馆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与时代背景不无关系,但更多则来源于此前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遗留问题的长期积累,如果不加以控制,必将使社会公众产生更多关于图书馆职业的消极印象,将阻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引起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4.
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就有关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图书馆员交往意愿、相互关系5部分内容,从理论基础、研究步骤、研究内容、对策分析等角度,进行了描述性介绍和分析,力图真实、全面地反映现阶段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揭示图书馆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针对问卷法和访谈法的不足,本研究引入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T-IAT)的实验范式,对图书馆员内隐刻板印象进行测量,进而了解三个问题,即在公众、图书馆学学生和图书馆员心目中:①图书馆职业究竟是不是女性职业?②对图书馆员而言究竟是正面印象多还是负面印象多?③图书馆工作究竟是不是一个好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员没有显著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图书馆员总体上在人们心目中是积极的形象,但部分群体持怀疑态度;图书馆工作总体上在人们心目中既不是好工作也不是坏工作;图书馆学学生同时具有职业偏爱和职业自贬的倾向;图书馆员在内隐刻板印象中表现出职业偏爱的特点;提升图书馆职业的专业化水平有助于改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表24。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刻板印象的内一外群体理论,形成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群体可分为内群体(图书馆员)、外群体(公众)和中间群体(未来职业者)。研究表明:(1)图书保管员形象是图书馆员最深入人心的刻板印象,其次为服务者和情报专家形象,但群体间的认同程度有很大差异;(2)未来职业者处于职业偏爱和职业焦虑的双重矛盾中;(3)图书馆员的内群体偏爱特征强烈,最认同自我在工作和服务热情上的表现,与未来职业者和公众形成强烈反差;(4)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图书馆实践中地位尴尬;(5)传统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仍残留在三个群体尤其是公众的脑海中;(6)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内一外群体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根据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研究结论,对当今图书馆事业边缘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方法/过程]综合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系列研究的成果,对与当今图书馆事业边缘化相关的4个议题--图书馆学理论和教育与实践相脱节、尴尬的图书馆学学科地位、图书馆员自我边缘化、图书馆学学生职业背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①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参与实践,加强研究理论和教育对图书馆实践的专业化改造,可以解决图书馆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②专业化职业价值的展示与传递,是提升学科专业地位的潜在路径;③恢复图书馆学专业在实践中的话语权,重拾职业的专业自信,是解决图书馆员自我边缘化问题的最根本途径;④取消本科教育与提升未来职业者的专业认同感,是解决职业背离现象的可行方案.总之,解决图书馆事业边缘化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重塑对职业专业化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全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的调查研究,选取地区与图书馆类型作为自变量,研究其对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影响。通过多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到地区和图书馆类型对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主要差异源集中于东北地区和其他馆类型。  相似文献   

9.
个人关系的三个指标——与图书馆员有工作外的交往、朋友在图书馆工作、亲戚在图书馆工作均显示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有显著影响.其表现为:①对图书馆员的印象更好,更愿意与图书馆员交往;②认为图书馆工作更复杂,但不那么舒适;③弱技能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更多偏袒;④印象依个人关系类型不同有所差异.个人关系对刻板印象的影响特点表明,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较为客观地展现了其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0.
当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职业刻板印象的分析视角对公众心目中的图书馆员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发现:图书馆员让人感到亲近、不疏离;图书馆员事物管理能力和信息素养突出,人际沟通和创新能力略逊;图书馆职业具有明显的女性特征;公众非常愿意与图书馆员交往;图书馆员的图书管理员形象深入人心。但图书馆员总体形象与新时期服务型馆员期许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未来职业者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研究,从图书馆职业和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两个方面分析未来职业者产生职业背离现象的原因,并从图书馆工作服务水平、专业技能性以及图书馆学教育与实践的关系、专业认同感、学历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天津地区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实证研究”项目调查问卷结果,从理论准备、调查过程、内容分析、对策探讨等角度,对天津地区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进行全面分析,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包括图书馆员印象、图书馆员工作印象和与图书馆员交往意愿三个部分,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图书馆员形象较好,但仍有些许问题,需要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全国各类型图书馆正式在编的图书馆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研究学历和岗位对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影响,并对不同专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学历对于"亲近感"和"强技能"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岗位对图书馆员的"热情"及其子维度"亲近感"和"工作印象"及其子维度"复杂性"有十分显著的影响。通过多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学历和岗位的交互效应存在于疏离感、热情、弱技能、复杂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从公众图书馆使用情况的4个方面分析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图书馆服务感到满意的公众在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各维度上的评价指数与不满意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到馆频率不同的公众在除舒适度外的其他维度上的评价指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馆时长不同的公众在除舒适度和能力外的其他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与馆距离不同的公众在对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和图书馆员交往意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全面系统地考察影响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因素,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手段,建立以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筛选出该模型的9个自变量,即图书馆服务满意度、复杂性、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是否是在读学生、教育程度、公众所在地区为东部地区、去图书馆频率每周至少一次、舒适度。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这些影响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变量。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图书馆理论与实践》连续两期集中刊发了"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的系列论文,这表明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已引起业界的关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图书馆界大力奉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读者  相似文献   

17.
女性图书馆员的媒介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丽 《新闻传播》2010,(2):28-28,30
本文选取电影作品和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女性图书馆员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改写女性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郭学敏 《兰台世界》2016,(19):31-34
有别于记者、教师、工程师、编辑等社会认知度较高的职业角色,档案工作者对于大众而言可谓陌生。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职业示范"的作用,目前却经由角色、情节、对话等向受众塑造了档案工作者较为负面的刻板印象。通过观察档案工作者在不同的影视剧中出现的角色特点,总结在大众传媒视角下关于档案工作者的刻板印象,分析其成因及负面影响。并基于档案业界的工作现状,对消解此类负面的刻板印象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访中刻板印象的影响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新闻前哨》2008,(8):66-67
刻板印象是一种人类天生具有的认知策略,它自动地、无意识地、难以改变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动。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刻板印象是可以控制和调节的。本文引用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对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分析它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影响,探讨记者应该如何控制刻板印象的不利影响,实现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20.
编后     
本期着重推出由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李强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撰写的一组关于"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的专题研究稿件,共6篇,分两期载完。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中对人或事物形成的一种固定不变的印象。通过科学的方法及规范性的实证研究,切实了解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