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化生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现今我国德育存在着低效性,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对文化生态的认同不够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文化生态与德育的关系,构建德育生态化之路。其基本路向应包括构建德育生态场、建立生态型师生关系、开展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为内容的“三生”德育活动、遵循理解型德育原则等,回归生活世界检验,形成德育生态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们重新厘定和审思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空场”关系,促成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孕育、发展,并为高校德育由“人际关系”之“单向度”灌输向“生态德育”之互动实践范式的“突围”提供出路。基于此生态文明为理论的出发点,探讨生态文明与高校德育之间的“理论耦合”,指出生态文明之于高校德育优化的“正能量”,并提出构建高校生态德育的创新路径选择,为高校德育建设路径的新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学校德育生态要紧紧抓住学校德育生态打造的契机,可从“德育缺位”到“德育首位”、从“大而虚化”到“德育生活化”、从“课堂德育”到“全场域德育”三方面进行转型,充分展现德育新生态的现实意义,使德育生态系统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周玲 《中国德育》2005,(6):23-24
德育“回归生活”已成为目前教育界一个热门词语,但如果我们希望真正实现德育的“回归生活”,首先需要对德育的“回归生活”进行理性分析,即应该把握清楚为什么需要德育“回归生活”?应该回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应该如何回归?如果这一切都还处于模糊的状态,那么它很可能只是一股转瞬即逝的潮流,难以生根发芽,更难以显示其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25处“环境”、39处“生态”的字样,并专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章节,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如何将生态问题以教育的形式渗透到中职德育课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通过理清生态教育的理念,抽取适合中职学生德育课堂教学的生态教育目标,构建以生态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堂体系,使中职学生通过有效的生态教育课堂,获得对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文明的新德育观.  相似文献   

7.
德育生态性功能注重“人-自然一社会”的和谐统一,强调受教育者生态伦理、生态人格、生态智慧和生态保护能力的培养。德育生态性功能的意蕴主要体现在与全球道德教育相接轨、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开发途径主要有六个方面:即关注生态道德意识、形成生态人格、进行课程开发、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营造生态体验场和推展个人“美德袋”评价。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无形的,它渗透于学校的整个教育之中,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成为滋养学校教育生命的血液。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芦墟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结合自身的特色,提出了“生态德育”这一理念。所谓生态德育,即区别于一般的“环境教育”或“自然保护教育”,也区别于传统的“人际德育”,  相似文献   

9.
高校生活德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玉珍 《教育探索》2008,(11):114-115
造成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是德育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脱离。基于高校德育的现状,主要应从德育“内容实起来”、德育“形式新起来”、德育“过程活起来”、德育“手段多起来”和德育“周边环境净化起来”等方面构建高校新型德育观,使德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0.
推荐理由 本文作者从学术的角度,结合青少年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客观需求,找到了德育与“三贴近”工作原则的契合点,从回归现实、回归需求、回归主体着手,使“三贴近”贯穿德育的全过程。将“三贴近”落实到“三回归”,将使德育工作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说服力和感召力,实现了德育观念与实践的创新,对德育工作的“做实做深做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观点新颖,论述高屋建瓴,视野开阔,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生态式德育的理念是借用生态智慧,将受教育者置身于其所处的德育环境中,通过回归社会生活,尊重生命、认真面对每个生命背后承载的价值,秉持和谐、人本、动态的德育观点,运用整体性、综合性的德育思维、德育活动建构高职学生的和谐人格。生态式德育是对建构高职学生和谐人格的一种新探索。文章浅析了生态式德育对高职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三个维度即高职学生人格体系中诸要素的和谐以及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和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生态德育”是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德育策略。生态德育,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校园文化的和谐统一、人与家庭的和谐统一。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自我接受教育;通过参与校园的文化建设,自我受到熏陶;通过家教活动,不自觉中接受爱的洗礼。实施“生态德育”应坚持的三个原则:一是追求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生态性道德教育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不仅是一个学科术语,在“后工业”时代到来之后,它亦成为一种理念、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文明观。道德教育作为过滤、传承社会文化、“促使灵魂转向”的途径之一,自身具有生态本性,其因子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了一个生态共同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德育的生态本性,建构一种生态性道德教育是其现时发展的必然选择,即建构生态和谐的道德教育理念、生态互动的师生关系以及生态型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的兴起,带来了伦理学、生态学的革命。与之相适应,“生态德育”也应成为德育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体系之中。作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与自然相和谐统一,“生态德育”更多地昭示着德育的一种趋势、一种方向。它把培养人作为其起点和终点,葆有永恒性和普遍性两个显著特征,指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一、注重教育者主体意识,做“个性人”生态学注重物种的多样性,而物种的多样性是鲜明的物种个性体现。传统的德育忽视受教育者个体独特的情感、意志和个性;把受教育者视为被动的受体,强调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结果造成“德”的无奈,“育”的无力,“德”和“育”貌合神离、背道而驰。“生态德育”正视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视个性为教育的珍贵资源,尊重学生的主体,主张通过教育者和道德冲突,从而让受教育者的主体内化成具有一定意义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生活化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德育思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合理本质与内核。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作为理论依据,文章解释了生活化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即把社会生活作为德育的本源与基础,在新课程的教材上体现了回归有意义的儿童生活的主题;“做中学”思想说明了“经验”和“活动”在生活化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是形成儿童道德品性的重要教育方法;“儿童主体性原则”确立了德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儿童主动性,培养儿童的能力和情感。文章从杜威的思想联系德育实际探讨了生活德育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学生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德育回归生活,是回归孩子的本真。鲁迅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鲁外”)以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为依据,提出了“适性教育”理念下的“三自”德育原则——自主管理、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7.
刘苗  肖联龙 《中学生物教学》2003,(5):47-48,F00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部立项的“中学生态德育理论与实践”专设课题的研究工作 ,在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立足学生的终生发展 ,注重培训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和生态道德素质 ,帮助学生形成大德育观等诸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 ,充分体现了生态德育的时代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1 生态德育的时代性———与时俱进生态德育是一种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共处的生态伦理、环境道德观点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了“自然无为”的基本思想。“自然无为”思想对于高校生态德育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熏陶感染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等隐性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完善高校生态德育方法,增强生态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林青 《中国德育》2005,(11):64-66
2002年,我们确立了“德育生活化,生活主题化”的德育思路与策略。提出了“德育要源于生活、融于生活、高质量地回归生活”这一主体思想,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使孩子的心灵成长始终与生活同步!  相似文献   

20.
德育的科学化、理想化、成人化以及泛政治化是德育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要走出当前困境就需要“回归生活世界”。而回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和“怎样回归生活世界?”是其走出低效性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