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重要思想,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扶持. 高校通过学科建设、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方式为经济发展服务. 在本溪地方经济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中,需要地方高校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开展学科建设、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产学研紧密融合、协同创新,塑造创新驱动力、建设符合本溪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提供服务地方发展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为国家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当今高校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应带头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创建区域创新体系作出贡献.地方高校的法律专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创建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3.
特色专业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如何建设特色专业是许多地方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地方高校介于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之间.具有"双边市场"的特征.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所办专业符合就业市场需求,并在生源市场具有吸引力.北京服务业产业结构特色与发展服务贸易的趋势决定了北京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北京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的专业人才;特色是形成有自己优势的课程及课程群;并对课程体系与结构、授课内容与方式进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4.
地方本科院校因其发展定位与服务面向,具有开展社会服务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美国高校的"合作教育"机制、德国高校的"双元制"机制、英国高校的"三明治"机制和日本高校的"官产学"机制为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模式有技术合...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确定服务创新目标,打造服务创新"特色品牌",为提高地方综合竞争力、实现地方高校教学科研与区域经济建设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是高校转型发展当务之急.安徽科技学院在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实践中,转变办学观念,以服务求发展,创新运作机制,学科产业互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能型"师资,有效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溢出效益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在常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溢出效益作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在常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溢出效益的总体特征是"两高与两低并存"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起多赢、互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新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点,来探讨新乡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从而实现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能够与新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其发展中存在基础薄弱和教育理念不明确等问题,并逐渐形成以重点服务本地区建设为发展目标、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发展协调性较差和办学特色不明显等特征.它的发展定位应遵循的价值取向是:尊重传统和办学历史,为地方经济服务,依托传统优势学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追求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从隶属关系和经费来源看,都需要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同时,地方高校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地方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同时,应该注意引导地方高校积极地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王敏 《成人教育》2016,(2):19-22
近些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高等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高校继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地方企业发展、地方社会服务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是推行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机构,也是高校服务社会、地方和企业的纽带和桥梁,为社会培育出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的高等人才.当然,在高校继续教育培养人才中仍面临一些问题,阻碍了高校服务地方社会作用的发挥.论文基于此背景,首先介绍了高校继续教育的概念,接着分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而指出目前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解决措施,从而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继续教育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美国高校高度重视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与政府、企业、社区积极互动,形成了"高校主导型"社会服务模式。我国高校可借鉴美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以质量和效益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逐渐提高我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高校服务地方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行政区域分布的概念,一般是指建立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的高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等特征。区域性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具有水乳交融的天然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人才、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参与、引领,区域性高校也需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突显特色优势,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提升浙江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浙江省成为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点省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给浙江地方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重大挑战.浙江省地方高校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中求生存,在贡献中求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5.
制度保障下的高等学校为地方发展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为地方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上世纪90年代的体制改革.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以确立,从制度层面促进了高等教育为地方发展服务,地方发展高等教育的热情也优化了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扩张高等教育的势头过强、高校功利思想过重、部分高校与产业的联系减弱、西部地区高教发展相对薄弱等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政策加以调整.当前,政府仍需继续完善地方高校发展的制度保障,学校也要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中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地方性"和"应用型"决定了它的服务功能导向,在当今这个以创新为主题的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只有把握当今时代精神,围绕服务于区域产业的发展,通过创新与行业、产业对接机制,创新产学研合作形式,创新改革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升自身服务地方区域驱动创新发展能力.在分析外部政策环境不优,学校的...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有其天然优势和动力来源.主动参与、全力参与、有效参与乡村振兴,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需要,是乡村振兴对地方高校提出的挑战和要求,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韶关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农业发展,开展教育服务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实践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一般模式已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7年,武汉等多个城市兴起的"新时代校友经济",为地方政府的招商引智带来了客观的成效,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也开创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新模式.地方政府和高校需要激发、 强化和运用校友的母校情结和第二故乡情结,内外兼修,不断提高人才培...  相似文献   

19.
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与本地域的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应,并为本地域的经济发展服务.本文结合地域经济和地方高校的关系,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地方高校应用"CDIO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相结合,从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构建符合地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日语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提高为地方服务的能力,已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路径.地方院校要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强服务能力,在服务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能没有理想抱负、更不能没有脚踏实地","不能没有积极思考、更不能没有积极行动","不能瞧不起别人、更不能瞧不起自己","不能大事做不了、更不能小事不愿做","不能对社会没有责任、更不能对自己没有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