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概述元认知研究的历史、内涵、构成成分,着重对运动元认知进行了界定,并对运动元认知的研究范畴、国内外有关运动元认知研究的现状与分析、运动元认知理论体系构建模型、以及运动元认知实验研究方法的构想进行了合理化地探索,试图为丰富和完善运动心理学和认知运动心理学体系提供可借鉴和可操作的范本。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中等以上心理问题(SCL-90各项因子分均不超过4分,而有一项或多项≥3分者为中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68%的人有不合理的认知,从而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异常。采用元认知的方法对大学生的情绪、人际关系、自信心三个方面进行了干预和训练,纠正了不合理的认知,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秦镜 《体育世界》2007,(10):79-80
文章通过对元认知、运动元认知理论的探讨,对运动元认知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探索,试图构建运动元认知因素多维体系,试图丰富和完善运动心理学和认知运动心理学体系,进一步指导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4.
元认知能力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对元认知能力对运动技能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能力高的大学生运动成绩也高,元认知能力低的大学生运动成绩相对要低,高元认知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比低元认知水平要大。  相似文献   

5.
张蔚明  李银萍  庞庆军 《精武》2012,(14):35-36
本研究依据元认知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针对元认知学习策略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足球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学习策略使用频度与足球运动技能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取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元认知学习策略与网球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掌握定向、成绩接近定向与元认知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②元认知学习策略与网球运动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成就目标定向与网球运动成绩没有直接的显著相关.③与大二学生相比,大一学生更多的采用掌握定向.更积极的使用元认知学习策略,更少的采用成绩回避定向.④相对大学男生而言,大学女生更多采用成绩接近定向、元认知学习策略和更少采用成绩回避定向.而大学生在网球运动成绩上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这可能与影响网球运动成绩的身体素质、努力程度、能力知觉、动机气氛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对元认知学习策略对网球运动能力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在网球教学中通过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元认知意识水平;(2)元认知学习策略使用频度与网球运动能力水平呈显著正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中事先计划类、自我监控类、自我评价类三类策略对网球运动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各类元认知策略的训练,不可忽略某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也是教学研究中的1个热点,而元认知在学习和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备受关注。本文对学习健美操的学生进行元认知培养和训练进行了探索,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元认知能力来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管理的能力。文章基于元认知理论,探讨了元认知在高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元认知在高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学生对元认知作用的理解、创新元认知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开发有效的元认知训练资源以及强化实践中的元认知应用指导等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课程中运用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3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复合策略、认知策略以及无认知策略)的对比实验研究,探讨元认知行为在学生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研究发现:元认知行为可以帮助一个初学者将先前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转换,并联系现在的学习内容,进而加快新的技能学习进程和发展思维过程.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运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元认知训练对大学生游泳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元认知训练的理论,对大学生游泳教学进行了元认知训练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游泳教学中运用元认知训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游泳学习过程的监控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元认知--体育教学认知论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晓赞 《体育学刊》2003,10(3):127-130
元认知是一种高级的认知,通常被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在我国,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学生合学习”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认知心理学家开始注意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重视元认知研究。体育心理学也由动作技能的外部控制研究转向了内部控制、调节等认知因素的研究。对元认知的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旨在为体育教师寻找一奈省时省力、高质高效的教学途径,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足球训练监控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许多缺陷之处,主要表现为训练监控主体偏失、训练监控内容单一、缺乏运动员元认知的有效监控.根据训练学、元认知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足球运动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和运动员自我监控两个方面构建和完善足球运动训练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体育游戏对矫正城市幼儿不良心理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使城市幼儿的不良心理行为得到广泛的矫正乃至预防,迫切需要探索一种能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在自然状态进行、幼儿乐于接受的方法,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矫正,不良心理行为逐步消退。研究采用体育游戏的方法矫正幼儿的不良心理行为,结果表明: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状征,消除不良的心理行为,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挫折心理、意志、情绪、不良个性等方面,这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文章通过运用体育的手段针对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改善现有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中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运动员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对山东省1296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旨在评定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性生活事件.研究发现,青少年运动员SCL-90各因子发生频率除抑郁、恐怖、精神病性三因子较低外,其它因子相对较高.从各组检出率结果来看,13岁以下组各因子发生频率相对较低,而其它三组发生频率相对都很高,尤以躯体化、焦虑因子为甚;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中,"训练、比赛失败或成绩不理想"、"期望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与队友或好友发生纠纷"等事件无论在应激强度还是在发生频度方面都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构成较强的应激刺激,我们认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变联系密切,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女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进行体育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结合个人体会,对女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女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求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使其在享受体育乐趣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