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的困惑一:“怎么都讲一百遍了,学生还是不会呢?“   某节九年级数学新授课上,教师设计学习二次函数应用的题目,出示一道二次函数应用的例题,题目特点是文字阅读量大,兼以表格形式呈现问题,教师自己大声将题目通读一遍,继而进行侃侃而谈的分析、讲解,约10分钟后,讲解完毕,教师随即出示同一类型题目,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再训练.……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困惑一:“怎么都讲一百遍了。,学生还是不会呢?” 某节九年级数学新授课上,教师设计学习二次函数应用的题目,出示一道二次函数应用的例题,题目特点是文字阅读量大,兼以表格形式呈现问题,教师自己大声将题目通读一遍,继而进行侃侃而谈的分析、讲解,约10分钟后,讲解完毕,教师随即出示同一类型题目,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再训练。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困惑一:"怎么都讲一百遍了,学生还是不会呢?"某节九年级数学新授课上,教师设计学习二次函数应用的题目,出示一道二次函数应用的例题,题目特点是文字阅  相似文献   

4.
在一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复习课上,教师先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前一天布置的课外练习题的答案,然后只对学生回答错误或不会做的题目进行讲解.那么,学生"会"做的题目,教师真的就不用讲了吗?下面仅选择其中一道选择题和一道填空题来说明学生"会"做的某些题目,教师适当的讲解还是有必要的.实例1(选择题):已知函数y=(k-3)x~2+2x+1的  相似文献   

5.
教过一年级数学的教师大都会有这样的苦恼:"人人都说一年级的数学知识简单,教起来容易,却不知道我们天天都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呢?一个班级有40人,一道有汉字的题目就几乎要重复讲解30遍呢""我们数学老师,首先要当语文教师,教学生识字""学生不识字,怎么理解题意,怎么做数学题"……由于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物理教师经常听到学生反馈:上课时明明都能听懂老师讲解的思路,但轮到自己做题的时候又没有方向。教师也经常抱怨:有些题目明明都讲过无数遍,可是学生一做就出问题。这是因为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习惯用讲解代替学生自己分析和思考,尤其在抽象难懂的物理问题上,教师会反复强调关键点和易错点,  相似文献   

7.
黎芳 《福建教育》2007,(11):29-29
一堂练习讲评课上,我在讲解一份阅读练习。其中有一道题:摘录文中表示颜色的词。题目出示后,学生积极回答。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数学检测中,经常听到老师的抱怨“这种题目已讲过许多遍了,学生还是错”和学生的无奈“我一听就懂,可一做就错”.究其原因,大概有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讲解、题目难等诸方面的问题.在这些诸多因素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应是关键原因之一.本文拟从一道选择题的教学谈一点个人的试卷讲评教学的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史建生 《小学生》2012,(12):26-26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些类型相似的题目或完全相同的题目,教师讲解了多少遍,学生还是一知半解;教师在课堂总结时,往往只重视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的结果,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知识形成过程,前人探索知识过程的方法的总结,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我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成就的高低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触类旁通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密切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分别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和"鼓励算法多样化",这与传统数学教学中"每种运算一般只讲一个方法,每道题目只有一种解答思路"相比,无疑有助于避免学生思维僵化,发展学生数学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面对新课程,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开始了自觉的探索.笔者在调研中普遍看到这样一种倾向:教师先出示问题,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有的题目学生只能想出一种解法的,教师也不遗余力地启发、引导;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花在这一环节,而后面的交流、评价似乎变得异常"轻松",学生依次发言,教师一律称好,最后出几道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就算结束.  相似文献   

11.
一、选题讲究严谨性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教师在选题目时就得注意题目本身的严谨性,存在争议的内容一定不选,描述不清楚的话不讲,没有经过自己亲自论证过的题目坚决不用。如一次听九年级一个数学教师上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像课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y=ax^2+。的图像有可能是()。”  相似文献   

12.
一道分数应用题的教法探讨中宁县石空镇张台完小黎文君有一次听数学课,教师出示了下面的题目要求学生列出算式。某校有男生600人,比女生多,女生有多少人?一部分学生列出了错误的算式:。针对这道错误算式,教师是这样讲解的:这道题的关键词是什么(“比”和“多”...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教师,都曾为这样的的教学经历烦恼:每当考试结束时,教师都要对试卷进行讲解、因为班内的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是把考题从头到尾讲一遍,还是只讲部分重点、难点的考题呢?按照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掌握题目做错的原因,但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寻找其它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李春燕 《教育》2014,(6):55-56
正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巩固和提升,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然而,我们却往往发现:教师一遍遍地详细讲解每一道题目,生怕学生没听懂,一边问学生"听懂了吗",一边还不顾学生的反应再讲一遍;当学生听累了讲话开小差,教师善意地提醒学生"管好你的嘴"。其实,有时候教师也要适当地管好自己的嘴,要清楚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多讲、什么不需要讲。  相似文献   

15.
<正>实践证明,学生的发现欲望是无穷的,教师过多的讲解只会抑制学生的探究热情,而教师适当的放手更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本文以2014年苏州数学中考题为例,谈谈如何以学生的"发现"为目标,进行习题讲评教学.题目如图1,二次函数y=a(x2-2mx-3m2)(其中a,m是常数,且a>0,m>0)的  相似文献   

16.
二次函数是初三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初中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总是有很多的困惑,对学习二次函数总是无从下手,不理解函数的意义,许多学生甚至患有恐“函”病,一见到函数题就怕。那么,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相关基础知识点时怎么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现状透析 走进新课改的数学课堂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上课伊始,学生四人(六人)一组,团团围坐,面面相觑;授课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或出示学习题目,各小组或讨论、或操作,或窃窃私语、或高谈阔论,气氛不能说不活跃;合作完毕,开始集中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依次听取汇报并评论;问题解决后,小组合作便告一段落,教师又进行下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19):23-24
<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指先让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开始自学,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后,教师出示相关题目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然后让学生"兵"教"兵",互相指正。在全体学生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再由教师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讲完之后留一半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本节课的知识点。学校引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已近四年,虽没有强行要求教师平时授课必须都"一刀切"按照"一二  相似文献   

19.
1 设计开放性教学情景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开放性教学能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和平等。所谓“开放性教学” ,就是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多提供给学生一些具有开放性思维过程和思维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多向思维的机会、自主创新的机会 ,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往 ,形成数学结论 ,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数学活动 ,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一课中 ,我首先提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在二次函数图像上的意义 ,即两个根为一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然后出示习题 1“m为何值时 ,…  相似文献   

20.
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初中学习的,高中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讲解它,但是到了高中,由于数学知识的增多,思维能力的增强,就能够以二次函数为生长点演变出许多新的内容。如果说,二次函数的题目在初中阶段还是一潭死水的话,那么到了高中,二次函数的题目就变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