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研究从企业的双元创新模式选择出发,探究双元创新行为在知识场活性的中介作用下对于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构建的影响。同时基于不同领导人调节焦点对于双元创新行为的选择偏好,探究其对双元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构建的调节作用。对378家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对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具有倒U型影响,且均对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但探索式创新对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具有负面影响而开发式创新为正面影响。知识场活跃度和开放度在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及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的路径中均起到中介作用,但作用的方式不同。促进型调节焦点对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防御型调节焦点在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管理能力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使用途径更为多样化,知识产权管理已不再是"成功的创新需要控制",而是更多地关注知识产权的跨组织流动和优化配置,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与开放式创新有机结合的模式。为此,创新企业应采用积极的和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实现知识产权有效利用和增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IT)的广泛应用,中小企业面临更加开放多变的环境,如何提升开放式创新水平是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点。本文以知识产权为调节变量,深入分析IT灵活性和IT整合性对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2683家中小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IT灵活性和IT整合性对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正向调节了IT灵活性和IT整合性与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程度的关系。该结论说明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是提升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水平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式创新范式的基本特征出发,辨析了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综合考察了开放式创新所处的环境、知识资源利用、关系情境和知识特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进而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和管理策略,即探索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商业模式,开发评估知识产权价值的工具和手段,培育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进行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为在全球竞争中获胜而进行的重要举措。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就需要进行知识创造,而在知识创造的各个阶段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风险。本文首先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创造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区分,然后详细分析了在知识创造各个阶段企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最后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创造各个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文涛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3):12-14,54
21世纪的技术创新趋势是网络化合作创新和开放式创新。这一趋势对现有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在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知识产权制度。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企业需要构建外部创新网络,逐步搭建内部创新平台,同时灵活运用知识产权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国际国内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新态势,分析了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制度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提出要发展和实践以专利制度为纽带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对我国企业实践开放式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里,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运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对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配置产生巨大影响;其作用本质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知识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基础,而随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专利信息则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9.
甘静娴  马蕾 《情报科学》2018,36(2):146-152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背景下,知识产权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与前沿对于我 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中关于开放式创 新视域下国际知识产权研究的历年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 软件的聚类分析和共引分析来绘制该研究领域 的知识图谱,探索创新视域下知识产权研究的知识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开放 式创新视域下的知识产权研究呈上升趋势,但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创新视域下的 知识产权研究前沿集中在知识产权制度、技术战略、新经济和技术发展四个主题。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制度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今社会上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两大热点问题,通过运用博弈论建立的博弈模型对以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得出:知识产权制度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约束和规范着科研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行为,这对于创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知识产权制度可以看作是科技成果转化博弈模型中的博弈规则,它促使转化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以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日本制造客户企业的服务需求为基础,首次全面探求其与知识密集服务业合作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对117家日本著名制造企业问卷调查回收数据的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获得结论:日本制造客户企业需要知识密集服务业为其提供关于知识产权知识的服务而不是直接的知识产权;知识密集服务企业的地理位置、企业规模以及服务价格成为日本制造客户企业衡量知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知识密集服务业的服务传递方式能够解决甚至避免双方所面临的相关合作障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弱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一个新的诠释视角。文章引入结构化镶嵌理论架构说明跨国公司通过加强在弱知识产权国家研发的成果与公司内部网络其他知识的关联,使知识得以"隐性化",从而实现对创新知识的保护。通过专利自引用衡量研发网络中的结构化镶嵌,证实了跨国公司通过知识的结构化镶嵌保护机制作为弱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替代。文章最后从企业经营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部分工业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它们与跨国公司在企业知识产权的策略安排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从实证的角度,以中国制造业最发达同时也是近年来取得专利授权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宁波为例,通过分析宁波获得授权专利的类型和行业、区域分布。以及三个不同规模和行业地位的宁波企业在应用专利策略上的不同选择,提出在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时,应适应中国国情,较多地考虑专利保护和技术扩散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产权体制的适宜性对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和成功有重大影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动力,它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必须重视新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权衡问题,过于严格的知识产权规制同时可能会阻碍知识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general framework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university IPR regulations in Europ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patenting activities of universities and on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es.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IPR regulations on academic patenting is a complex issue, and parallels with the US case can be misleading. First, despite the general trend towards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university IPR regulations in Europe remain extremely differentiated and there is no one-to-one mapping to the US system. Second, it is difficult to disentangle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ffects of changes in IPR ownership regulations on academic patenting activities from the effects of concurrent transformations in the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nd organizational landscape surrounding academic knowledge transfer. The article proposes a review and 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national university IPR ownership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their development since 2000, and uses it to analyze the aggregate dynamics of academic patent ownership in several European countries. The analysis of patterns of ownership of academic patents shows that there has been a general increase in university patenting since 1990, with a significant slowdown (and even reduction in some countries) after early 2000s accompanied by a switch in academic patents ownership in favor of university ownership though preserving the European specificity of high company ownership of academic invented patents.  相似文献   

16.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浙江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调查表明,知识产权流失是我省高校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管理失控是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的主要原因,而法制意识淡薄是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若干对策和措施,包括提高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立专利专项资金,加强对人才流动中的知识产权成果管理,完善高校现有的业绩考评体系,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联合,加强对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知识培训,注重对学生知识产权课程教育,建立与完善政府科技项目知识产权导向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条例等。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管理是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知识产权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我们应当通过认清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将有助于确立和贯彻知识产权战略。文章同时探讨了应采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何构建知识产权战略,如何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增加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作用,并针对当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詹映  张弘 《科研管理》2015,36(7):145-153
为对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状况作出客观评判,以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审理的4768件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司法判例为统计对象,重点围绕权利人维权成本和侵权人侵权代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维权"(经济)成本高"问题并不显著,但维权"周期长"问题确实存在,且多由确权程序引发诉讼中止所致。在侵权代价方面,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低"问题十分突出,法院过多适用"法定赔偿"标准确定赔偿额,使权利人常常得不偿失,而"举证难"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建议我国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以提高侵权者侵权代价,并从解决"举证难"入手,破解"赔偿低"问题。同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确权机制,以根治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之痼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38所“985”高校2009-2014年知识产权成果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能力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类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较强,理工类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得分高于社科类高校;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能力地域发展不均衡,东、中、西部“985”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成高低三级阶梯状;大部分高校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较低并且成果转化率较低,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管理效率有待于提高。论文建议:提升知识产权成果质量,加强科研资金利用率;建立高校教师职务发明专利权以及学生专利权共享机制,加强科研人员的创造动力;提升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能力,建立产学研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