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1-MCP处理对南果梨15℃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明显抑制南果梨果实硬度的下降,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推迟乙烯释放峰值出现的时间,抑制果胶酶活性的剧烈变化,延缓南果梨的后熟,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前后的紫苏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同时进行NIST11谱库检索。结果表明:鲜紫苏、干紫苏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 91±0. 25)%、(0. 70±0. 37)%; GC-MS法分别鉴定出22和27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紫苏醛在鲜品和干品挥发油中含量分别为52.50%和43. 08%,两者之间有的差值为9. 42%,茴香脑在鲜品和干品中的含量分别为2. 87%和12. 75%,两者差值为9. 88%,此外在干品中出现了Α-毕橙茄醇、4-烯丙基苯甲醚等新挥发油成分。新鲜组和干燥组化学成分组成有明显差异。应加强对紫苏产地加工干燥过程的质量控制并进行工艺优化,保障药材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差异。方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10hm;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款冬花中芦丁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v:v=20:80),柱温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不同产地的药材含量差异较大。6个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均以甘肃含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应注意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产地的茶叶在品质上有较大的差异.本根据地方资源开发的需要,对我区紫阳、平利、岚皋三大茶叶生产基地的茶叶进行了茶多酚含量的分析和比较,为茶多酚的提取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比色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总酚、总糖含量;HPLC测定7种黄酮类成分、绿原酸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贡菊、滁菊、亳菊和杭菊中几类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遗传和生态因子是造成不同种源和不同产地的药用菊花成分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有些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为提取挥发油的较理想的方法,有机溶液萃取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有些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为提取挥发油的较理想的方法,有机溶液萃取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56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0.14%,其中主要成分为烯类化舍物(9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8.29%、脂肪酸类化合物(7个)占挥发油总含量的13.10%、醇类化合物(5个)占挥发油总合量的9.51%,其中多种成分具有药理活性。通过对冷水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江西省赣西地区(上高县和靖安县)和赣南地区(南康区、信丰县)纽荷尔脐橙成熟果实的外观品质及果肉的TSS、糖、酸、Vc等内在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4个产地的纽荷尔脐橙果实单果重、外观色泽、TSS、TA、TSS/TA和Vc含量差异显著。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果实糖、酸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4个产地的纽荷尔脐橙果实蔗糖、果糖、葡萄糖、柠檬酸、奎尼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同样存在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4个产地的纽荷尔脐橙果实外观形态、果皮色素含量及果实品质均存在差异,与赣南地区纽荷尔脐橙果实相比,赣西地区果实具有高酸、高Vc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南果梨经保鲜纸包装后冷藏时果皮和果肉的蛋白质含量及多酚乳化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南果梨在冷藏中,果皮的蛋白质含量始终高于果肉,果皮的蛋白质含量至下降趋势;2月份多酚乳化酶同工酶谱带共有六条,其Rf值分别为:0.032,0.063,0.094,0.212,0.263,0.425,果肉的多酚乳化酶同工酶谱带明显少于果皮,保鲜纸处理后的南果梨在贮减时果皮多酚乳化酶同工酶谱带少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南果梨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微波消解方法处理南果梨样品,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南果梨中的K、Ca、Mg、Fe、Mn的方法.优化了火焰原子吸收的工作参数,考查了消解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微波消解方法对南果梨样品进行预处理,消解时间短,准确度高,5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DS均小于7%,回收率为95.6%~103.6%.该方法用于南果梨中多种元素的元素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外包装设计是品牌文化的最直观的视觉载体,鞍山特产南果梨的品牌文化是通过包装设计来实现的.文章以南果梨的品牌文化为视角,在综合分析南果梨品牌文化与包装设计的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南果梨包装设计实例中的几个问题.提出南果梨包装设计是其品牌文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的有形形象,包装设计是南果梨产业工程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商品彼此缺少个性特点、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包装设计已经成为商品流通中在同质化现象大环境里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同时包装设计可以提升商品的品牌效应,品牌形象理念能造就成功的包装设计,美观的包装设计又是产品推广的催化剂.本文通过对鞍山土特产"千山王"南果梨所做的包装设计实例,抓住南果梨的核心识别元素,进而提升了"千山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包装,通过向社会提供质量上乘、性能优良、造型美观的产品包装设计和优质的服务来塑造良好的南果梨品牌形象,提升了土特产南果梨的市场竞争力,为通过用包装设计来促进地方品牌崛起找出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休闲农业得到蓬勃发展。为推动鞍山南果梨文化开发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其深层文化价值定位、丰富文化内容,拓宽文化产业链,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和整合。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海岛棉“Hai1”作为供体亲本,陆地棉“中棉所36”作为轮回亲本,构建的BC5F3:5陆海渐渗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2015年、2016年新疆石河子和河南安阳4个栽培环境中的棉籽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等主要营养成分及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伸长率等纤维品质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揭示棉花陆海渐渗系BC5F3:5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性状之间及其与棉花纤维品质性状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BC5F3:5群体中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及纤维品质性状均呈正态分布,棉籽油分与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基本接近轮回亲本中棉所36,超轮回亲本比例在35.49%~76.00%之间,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环境下棉籽油分与蛋白质含量、棉花纤维品质之间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棉花纤维品质之间呈正相关,故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同步改良具有一定难度。筛选出四个环境下棉籽油分、蛋白质含量与棉花纤维品质均优异的材料各20个,为棉籽油分、蛋白品质与棉花纤维品质QTL挖掘及分子聚合育种等储备了大量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Zhao  Yanan  Geng  Jinhui  Zhang  Ying  Nam  Kyongil  Xue  Zhaohui  Kou  Xiaohong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2019,25(4):389-399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changes in sugar metabolism and fruit quality of different pear cultivars during cold storage using seven major commercial pear...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贵州安顺地区野生密蒙花为原料,分别提取其干花、干叶精油,并应用GC/MS/DS技术,在干叶精油中共检出48种物质,鉴定38种,其主要成分由醇、酸、烷等三类化合物构成,涉及化合物共22种,次要成分由酮、醛、醚等三类化合物构成,涉及化合物共11种。在干花精油中共检出34种物质,并全部鉴定,其主要成分由醇类化合物构成,涉及化合物共18种,次要成分由醚、酮、酸、醛、烷等五类化合物构成,涉及化合物共14种。结果表明,由于花、叶处于植株的不同部位,生理作用各不相同,故所得精油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的差异;此外,与大多数巳知的植物精油相比,密蒙花精油中酯类化合物的品种及含量均很低,这是其鲜花香气浓郁但欠柔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潮州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Jiao gan’)果皮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利用比重瓶法等测定挥发油的相对密度等理化性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为受试菌株,观察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对各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考察挥发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精油共鉴定出66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89%,主要为:D-柠檬烯(93.75%)、β-月桂烯(2.46%)、β-芳樟醇(1.55%)、α-蒎烯(0.57%)、乙酸乙酯(0.34%)、3-蒈烯(0.14%),α-水芹烯(0.05%),4,5-二甲基-2,6-辛二烯(0.03%).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的相对密度为0.83,折光率为1.47,酸价为7.29,过氧化值为8.33 meq/kg,含皂量0.07%.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生长.抗氧化性分析表明:潮州柑果皮挥发油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其IC50值为50.16μg/mL.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潮州柑果皮精油可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或抗氧化剂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