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设立公诉权司法审查机制、建立证据展示制度、适度引入“辩诉交易”、实行公诉人当事人化、建立公诉变更制度、适当限制庭审案件的补充侦查是完善公诉程序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诉案件的预审程序是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与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判之间设置的由预审法官对公诉案件进行事先审查的程序。通过考察西方主要国家的预审制度的具体设置和运行机制之现状,从人权保障和公正、效益的诉讼理念方面分析,预审制度对于防止庭审法官的事先预断和对公诉案件进行筛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诉讼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其存在之合理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的现状,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诉案件预审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诉案件预审制度的合理运行是刑事诉讼运行中程序正义和诉讼效率价值的具体体现。然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并未设置专门的公诉案件预审程序与独立于实体审判法官的预审法官,新近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虽然将非法证据排除等重要事项纳入了审前准备程序,但却依旧存在"预审内容"和"预审法官"的规定空白。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三法域都在刑事诉讼立法中明文规定了公诉案件的预审制度,其中设置独立于庭审法官的预审法官、完善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增设庭前预备会议程序等许多立法制度与司法实践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诉制度在公诉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过小,在适用形式、效力、程序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应基于起诉便宜主义的确立扩大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可从扩大相对不起诉的范围,完善撤回公诉制度,借鉴选择起诉制度这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公诉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国有资产流失有多种手段和途径,但运用民众公诉不失为一剂良方。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公诉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在我国尚未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情况下,探讨国有资产公诉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以及设立公诉制度的可行性,对我国将来建立国有资产公诉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和处置法,为了能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建符合当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公诉制度,显得尤为迫切。结合司法实践,从诉讼程序、原则和制度等方面,提出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公诉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龚群 《高教研究》2006,22(2):49-51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和处置法,为了能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建符合当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公诉制度,显得尤为迫切。结合司法实践,从诉讼程序、原则和制度等方面,提出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公诉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行政诉讼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仅仅扩大行政诉讼的范围,而不建立行政公诉制度,将会收效甚微。确立行政公诉的涵义、主体,探讨进行行政公诉制度的必然性,是创建抽象行政行为公诉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中缺少行政公诉制度,在此情况下无法有效保障公共利益,所以应当建立我国的行政公诉制度.行政公诉的受案范围作为行政公诉制度中的一项核心内容,需要在综合考虑一国的政治制度、法律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基础上来进行具体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撤回公诉是一个融合了检察权、审判权、辩护权等的课题,涉及到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被害人、被告人等多方诉讼主体。司法程序的存在与发展,与程序主体的存在和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撤回公诉在立法和司法上的诸多问题,与中心审判主体的定义和选择不无关系。该文提出了中心审判主体界定的一种标准,同时选择以控诉方和辩护方为中心审判主体,以期突破在以审判方和控诉方为中心审判主体的法理基础上而产生的现存制度和程序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在推导出撤回公诉制度的一些具体规则的同时,还论述了以控辩双方为中心审判主体来重构撤回公诉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庭前会议是新刑事诉讼法中新增的一大亮点,它不仅从程序上改变了原始的“一步到庭”的诉讼模式,而且从实质上完善了公正和效率两大诉讼价值。司法解释以法条为基础对庭前会议的召开、参加人员、适用范围等事项作出了较为细化的规定,但是其仍然存在很多关中不足之处。本文重点从庭前会议制度的实质功能、内容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庭前会议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便于更好地发挥庭前会议制度在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Excel 2007"数据"菜单中"高级筛选"命令的分析,设置高级筛选中条件区域的构造方法,能够弥补目前Excel 2007教材中对高级筛选功能过于简单的不足。介绍如何掌握高级筛选的应用技巧,便于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东 《成都师专学报》2013,(2):83-87,103
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方面的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动,增加了电子数据证据,改“鉴定结论”为“鉴定意见”,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原来的证据排列体系作了调整。为了防止诉讼突袭,还特意规定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些改动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新《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定仍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是没有彻底解决现行法律关于证据分类前瞻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质量工程”的背景下,当前高校的学科竞赛存在管理和运行机制上的一些问题。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应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制定与实施健全的管理制度,确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搭建有力的支撑性平台。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生态旅游政策制定不仅是民主与法治的需要,而且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旅游政策制定存在着缺乏法律、制度、程序上的硬件支撑和引导以及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与障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参与环境条件已日趋成熟,应该从加快经济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与科学的参与程序、转变消极的政治文化氛围、强化公民参与意识与水平等多层面寻求发展对策。使整个生态旅游政策参与过程制度化、程序化是实现公众真正有效参与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相对欠缺的部分,为此,提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易操作实行的适合生态旅游领域的公众政策参与程序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冀中一日》写作运动是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却没有引起学界重视的大众文学写作运动。它开创了现代中国新的写作形式"一日体",集中呈现了大众文学写作的诸多问题。孙犁对这场运动的介入,以及《冀中一日》的重新发现和利用,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文学话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特殊时代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政治产物,创制之初就与法律逻辑没有多大关系,造成目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权制度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是重新调整农村土地利益分配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重的制度变迁过程,法律改革的核心在于在集体所有权的框架下理清农民集体的法律内涵、通过对征地制度和农村建设使用权制度进行调整以实现集体所有权在经济利益、平衡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成员土地使用权的关系及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着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与学生思政工作脱节等问题。提出要建立"两会两仪式"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和挂职锻炼制度。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在良知学说的基础上,从哲学的层面思考教育问题,通过"致良知"的修养功夫和诗教乐教的道德教育,追求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想人格,构建起一套独特的美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