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旖旎 《辅导员》2014,(5):43-44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它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指导思想。习主席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习主席用“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日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构建的愿景目标,从历史渊源、时代特征、价值诉求和国际比较等维度看,“中国梦”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理想性与现实性、集体性与个体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一词迅速成为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什么是“中国梦”?它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国梦”又具有怎样伟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基地,高校在面对“中国梦”这一理念时,又该怎样去理解、借鉴和运用它来进行思想教育?在实践中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强烈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本文将从“中国梦”的定义、本质、内涵出发,以“中国梦”对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指导,探讨高校如何在“中国梦”理念下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浅析中国梦     
新时期习近平主席提出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是什么,有哪些基本内涵?如何实现中国梦?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的提出再一次唤醒了国人心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伟大实践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仅是“中国梦”的现实诉求,而且还构成了“中国梦”的实现方式,另外文化自强与“中国梦”体现出一致的文化话语表达,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文化途径.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后,袁贵仁部长提出了“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有教无类,意指教育公平化,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意指教育个性化,这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思想;终身学习,意指教育可持续性,这是我国全民发展的不竭动力;人人成才,意指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也是全面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支撑。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梦”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有利于“中国教育梦”助推“中国梦”,最终实现人人成才、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90多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目前,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建设方面,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对于中国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中国梦”乃民族复兴之梦,是国之大事,民之大业。实现伟大“中国梦”,靠的是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尽展其才。如何做到人尽其才?须有爱才之真心、识才之慧眼、用才之胆略。本文就人才建设对“中国梦”的实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张华 《成才之路》2011,(28):99-I0016
未来30年中国怎么办?近日,“中国发展道路研讨会暨《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新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书中将“中国梦”具体化为成为“成为城里人:数亿中国农民之梦”“安居和乐业梦”“生活的社会保障梦”“公共服务梦”“生态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精神生活之梦”等六个民众个人愿望与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最高梦想,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与“中国梦”的联系深厚紧密。本文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梦”的引航人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要求实现每一个人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和弘扬新时代民族精神这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上到下,从国家到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梦”不仅是许多渴望成功的中国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坚持、创造力、聪明才智,去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梦想,而且是全中国的梦,中华民族的梦,中国人民的梦,而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更要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夙愿,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梦,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信仰危机弊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当提升“中国梦”的生活契合度,坚持主体性“中国梦”认知教育,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指明了我国未来的发展目标,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强调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融合,是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实现中国梦必须由一个被公众高度信任的政府领航,而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的基石,良好的地方政府公信力能够提升地方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降低政府政策执行成本,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如果地方政府失去了公信力,那么,美好的中国梦就永远不会实现。为了实现中国梦,地方政府必须加强服务意识,完善法律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平台,从而重塑政府形象,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公共领域的核心话语.因此,从时代精神这个维度理解和宣传“中国梦”很有必要.“中国梦”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蕴含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现代民本精神、个体与共同体和谐发展精神、革命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而这些时代精神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起着精神屏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梦什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l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2013年,“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亟待阐释的重大课题。加强“中国梦”的研究与实践,逐渐成为当前理论研究与从事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高校在投身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笔者认为,当前,高校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探索投身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保证实效,形成氛围,引导高校师生员工准确理解“中国梦”并为之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如何具体投身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一经提出便引起热议,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阐明了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在我国的构建,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是每个现实的个人的梦,是为了实现“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它包含丰富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常委在北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系统论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习总书记的讲话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反响,教育界人士更是倍感鼓舞.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必选的根本路径.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有委员提问“教育复兴的中国梦是什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教育中国梦第一句是有教无类.不分男女,不分民族,不分地域,都应当平等接受教育.第二句是因材施教.因为不同的人,兴趣、爱好、特长不一样,他可以选这个路,也可以选那个路,这是老百姓的选择权.第三句是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要一辈子学习.最后一句话是,每个人都应当成为有用之才.这对教育“中国梦”作了具体描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有梦理就有追求,有追求就要奋力拼搏.作为教育人,要有“教育梦”,并要为实现“教育梦”作不懈的努力,以“教育梦”助力“中国梦”.在基础教育领域,应该有什么样的梦想,如何实现基础教育“中国梦”?这是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推出《我的基础教育“中国梦”》专栏,约请福州市教育局局长郑勇、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吴飞、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校长肖学平等教育界人士撰写专文,他们从不同的站位、不同的视角分别描绘了他们心中的基础教育“中国梦”.期望广大读者共同关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愿望。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理应成为荬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国梦”方面,高校应以德为先培育“筑梦人”,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和社会的双向互补、共同发展,成为加快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主权者”拥有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关系到共同生存及公共幸福的“公意”.“中国梦”属于一种“公意”.今天的“中国梦”是以现代梦和复兴梦为基础的人民幸福梦,它的提出时间切合了“公意”的一种表现——法律提出的时间规律;“公意”与“众意”不同,“中国梦”不是某个政党梦、政府梦,也不是所有“我的梦”的集合,它的基础是公共利益;“公意”的实现没有统一模式,需要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个人的力量的结合,公共权威促进这种力量的结合,中国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要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要明确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的提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创新,是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发展。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选择科学合理的途径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期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树立目标、奋发有为,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