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应具有的素质 学科带头人是优秀的科技人才。是知识层次高,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领导一批人为学科发展共同奋斗的宝贵人才。他们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善于组织和协调科技队伍的活动,使本学科不断创新、发展。未来21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科学实验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这就要求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科技人才最基本的素质,还要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以适应迅猛发展的科学事业。那么作为一个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政治素养 作为学科带头人应该有理想、有信念,学风端正。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执着的追求,为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而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并能虚心学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宝贵经验,具备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学风。作风端正,谦逊大度也  相似文献   

2.
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阐述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涵义,其次对浙江高校学科带头人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加强培养和造就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人才评价是发现、选拔和合理使用科技人才的前提,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科技人才评价的基础.本研究期望运用文献调研、职责功能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评价体系,为培养造就一支优秀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队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的选择──培养复合型跨学科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展望新世纪,可以预期,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界。国际间科技、人才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各国都将面临因此而产生的实力和地位的重新划分。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各国权威机构都在预测本国至21世纪对科技人才的需求缺口。美国到2006年,将缺少67万名科技人才;日本到2000年,将缺少50万名科技人才。我国的情形更不容乐观。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0年,我国将有一大批目前活跃在第一线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到达离退休年龄。因此,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良…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初,“博士后”这一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还相当陌生,如今年轻干练的博士后纷纷崛起,30多岁的年轻人晋升为教授、研究员,或成为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已不再是新鲜事。 “要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这一目标,是我国改革开放,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断。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安排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中磨炼,是  相似文献   

6.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是‘第一生产力’的担当者”。当代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核心,仍是提高科技队伍的素质问题,青年科技人才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力,提高他们的素质,造就一批能担当跨世纪重任的科技人才是时代的呼唤。 一、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政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是新形势下促进学科发展特别是促进基础性研究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及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措施.有效地运用科学基金,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重要作用,大力促进基础性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的稳定发展,发现和培养人才,努力为技术进步提供科学动力,为实施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提供科技成果和人才储备,促进我国基础性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众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8.
霍成 《软科学》1994,8(2):32-34
加速培养造就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电子科技大学霍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21世纪,人才的竟争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乃至国力竞争的关键。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高校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仍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推进跨世纪人才工程,加速人才培养,中科院决定从1994年开始实施“百人计划”,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在更大范围内再选拔一批优秀人才。通过该项计划的实施,每年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条件的许可,将选拔10-15位,到本世纪末将选拔100位左右的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为迎接21世纪的严峻挑战,提出了“百千万人工程”。目的是要改善我国学术带头人队伍的结构,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对策 要提高对培养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重要性的认识 当代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着科学技术本身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说经济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那么科技进步则取决于科技人才的素质。目前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学术上作为一流科学家的人才不仅数量少,质量也不高,这是我国许多技术研究始终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进一步提高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认识和理解,以全新的观念、未来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德江县新出台的《全县“科技兴德十佳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选拔管理暂行办法》在第五章的管理一节中规定:“‘科技兴德十佳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实行动态管理,届期满后其资格自动终止,不再享受有关待遇,但可继续参加下一届评选”。这就意味着曾经呵护“荣誉终身制”的科技人才管理条例结束,不再发挥作用。专家认为:新的管理条例更科学,更加符合德江县科技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 培养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 培养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主要是采取特殊的措施和政策,积极选拔、扶植和培养一批新的德才兼备的学术带头人,配备合理的学术梯队,以期在新老交替过程中能及时接班,并成为下个世纪各学科领域的学术骨干。为此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方面采取了许多举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教委坚持改革与发展结合进行的方针,提出了抓好“基地、项目、人才” 三位一体的全面规划设想.1993年推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人才工程).由于这项工程切中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全国高校有400个左右的国家重点学科,3年以后,将有89%的学科带头人因年事已高而退掉,因此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个大问题.从现在起,加强选拔和培养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加速学科带头人的代际转移已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并以显著的地位列入各校的“211工程”计划.在落实人才工程中,管理人员特别是科研管理人员应转变单纯行政管理职能为服务型管理,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挑起人才工程战役服务员的重担.使优秀人才茁壮成长,构筑起合理的人才梯队,坚实地支撑起“211工程”大厦.1 科研活动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活土科研活动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对已有认识的能动作用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两个方面.一般地说,由于对这两个方面侧重不同.而把科学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含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  相似文献   

14.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业务建设的中心工作,它涉及到专业教学、学术方向、研究基地、学科梯队建设等内容。其中,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它包括的主要内容一是梯队合理结构的建设,二是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年龄老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新老交替的矛盾比较突出。面临21世纪的发展与竞争,高等教育体制及教学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培养跨世纪的学科骨干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信息学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从资助情况、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培养学术带头人,加速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均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但对申请材料是否有包装和水分,评审机制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等问题还需要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6.
陈宇  何杰  潘庆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139-14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设立,体现了国家资助基础研究方式从以资助项目为主的单一模式到资助项目、资助带头人、资助团队的多元模式转变。实施十五年来,它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加速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评审机制和如何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等问题仍需要不断地改进。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院校改革发展和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主力军,是决定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因素.在新的世纪,要充分发挥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培养新型高级技术人才,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正> 淄博市为改变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不足的现状,促进科教兴市战略向纵深推划”。 该计划实行滚动管理,五年为一个周期。在第一个周期内,将采取选人与选项目相结合、以人为主选择资助对象的办法,从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中选拔、资助50名左右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独立开展科技工作,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使其脱颖而出,成长为能担负跨世纪重任的新一代科技带头人,从而带动全市整个科技后备军的迅速成长,“托起21世纪的太阳”。  相似文献   

19.
1986年以来各种基金制的设立,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促进科技迅速发展特别是促进基础性研究顺利开展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及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有力保障,是“科教兴国”人才培养的基石.它对基础性研究的稳步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创造与人才储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基础性研究的前沿阵地,高校的科研力量是基础性研究的主力军.有效地运用科学基金,大力推进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稳步发展,为学校实施跨世纪宏伟目标提供科技成果和人才储备,提高学校自身的知名度和信度,是科技管理部门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0.
<正>专家简介:江西省二级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校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所长)、生态学学科带头人。从1998年开始至今,4次(届)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评为"江西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3年被选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4年荣获首届"江西青年科学家"称号,2013年荣获"全省农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